小黑盒游戏新闻 ( ) • 2024-06-10 00:16

       哈喽,朋友们好,我是大怪鹿,今天来聊聊原著《西游记》中的“大圣出世”。

        开始之前,我想明确一下这篇文章中的“出世”并非只是指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那一幕,而是从悟空诞生到其大闹天宫这一段时间的故事。我认为悟空大闹天宫是小说中一个高潮点,也是悟空被西游世界广泛认识的一个事件,可以说是悟空“入世”了。

        其实悟空的故事,各位绝对多少都知道大概的发展。先是石头中蹦出来一个猴子,这只猴子跳水帘洞成了猴王,猴王之后去学习法术,学成之后回到花果山,去了龙宫找武器,去了地府划生死簿,之后被天庭招安成了弼马温,再后来作为“齐天大圣”守蟠桃园、乱蟠桃会,两战天兵后被捕入炉,出炉大闹天宫后被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这些故事各位或许从经典的暑假档86版《西游记》或者小时候的西游记动画片中了解过,说不定都能倒背如流了。当我去读了一遍原著中这一段剧情,发现了很多了以前没有了解过或是已经忘掉了的细节,在这里与各位一同分享。

        首先是西游记的世界观,书中所言为: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州,曰西牛贺州,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这里交代了西游世界的起源与格局与花果山位置: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治理世间,定下伦理规矩;世界分为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南赡部洲以及北俱芦洲四洲。故事主要发生在东胜神州海外的傲来国附近海域中的一座名叫花果山的山。

自己画的示意图,大家凑合看看

        这里额外说一下三皇五帝,不同书中的三皇五帝有不太一样的说法,西游记中并未明确表明这三皇五帝是哪一些。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史记》《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摘自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原著中有很多场景描述,使用的都是工整的骈句,这里花果山就有一段“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这里给大家展示出来,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暂停看看。从描述来看,花果山真是给绝妙的地方。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人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屋离渊。木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太地根”

 

找不到合适花果山的图,给大家一张小爱同学生成的图。我觉得文中的花果山应该壮观多了。

        而悟空的妈妈石头就在这花果山顶上: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也就是说悟空最开始还是石头的时候,高约12米左右,石头一周约8米。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这个大小,一块约四层楼高、直径2.5米的石头。嗯,这高度大概是6.7个1米8大汉叠在一起。

大家借助我抽象的图感受一下就行

这个高度大小其实是有讲究的:

“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周围,按政历二十四气”。

就是要凑上周天以及节气的相关数目,主打说明这石头是天选之石。

那么悟空就是直接从这石头里蹦出来的吗?并不是。书中说道: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悟空属于是胞生和卵生都具备了,胞生出了一个石头蛋,石头蛋变成石猴。

而且悟空出生后做的事情也很有意思: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悟空很快就学会爬学会走,朝着四个方向拜了拜,感谢了天地孕育。而且还从眼中射出一道激光直达天庭,天庭还真注意到这事,当时玉帝也没在意,只说那是凡间天地精华孕育的东西,不足为奇,没想到以后就是这个东西闹了一番天宫。

        书中特别写了这一句,即像是悟空向天庭示威说一句“俺老孙来了”;也可能是为了与之后天庭的遭遇做对比;或许是作者无意为之。这里我想额外说一嘴,书里面玉帝的名字老长了,叫“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无需在意

       最开始的石猴其实是个交际花: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跟谁都能玩得来。之后就是跳水帘洞,成美猴王。猴子们之间的交流其实相当拟人化,包括说话言语以及礼仪制度之类的。例如石猴就引用过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其他猴子们也会“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就是猴子们按年龄次序排着给猴王行礼,称猴王为“千岁大王”。终究还是没有称万岁,估计是有顾忌,不知道是猴子有顾忌还是作者有顾忌。猴群也是包含了猿猴、猕猴以及马猴,还分了君臣使佐。

        猴王如此过了三五百年,某一天突然产生了对死亡的忧虑,猴群中一个通背猿猴则建议出海同那“佛与仙与神圣”学法术。由此,猴王离开花果山去寻仙求法。

        到这里可以发现悟空目前的性子还是很好的,敢作敢为,居安思危,也乐于与人接触,其实后面悟空的性子会有一些转变的,不过这就要等到之后再讲述了。

        此文就先讲到这里,下篇文章咱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