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10 11:00
诈骗者挖空心思,手法不断翻新。诈骗者挖空心思,手法不断翻新。

反恐工作向来以三项活动为主:搜集关于人的情报,这既困难又危险;监听电子谈话,这犹如试图从消防水带啜饮;追踪可疑的国际资金流向,在每天有数以兆计美元绕著地球跑的情况下,这犹如试图过筛整个海滩,以找出特定的几粒砂子。

发动九一一攻击的十九个男人,动用的总资金是三○三、六七一.六二美元,相当于每个人用不到一万六千美元。有没有第四种方法可帮助找到恐怖分子呢?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如何追捕恐怖分子?

伊安.贺斯里(Ian Horsley)相信或许是有的。贺斯里并非任职于执法机构、政府单位或军方,从他的背景或行为也看不出一丁点跟英勇事迹的关联性。他成长于英格兰中部,父亲是电气工程师,现在接近中年的他,仍然快乐地住在远离狂乱伦敦的地方。贺斯里是个友善可亲的人,但并不外向,也不活泼,套用他自己的形容,他非常普通、平凡,很难令人留下印象。

(本文出自《超爆苹果橘子经济学》)(本文出自《超爆苹果橘子经济学》)长大后,贺斯里曾想过要成为会计师,不过毕业时,女友的父亲帮他谋得一份银行出纳员的工作。在银行里,他担任过几种职务,没有一个职务是特别有趣或酬劳优渥的,其中一项职务是电脑程式设计师,让他觉得比较感兴趣,因为可以让他「对银行赖以运作的资料库有基本的了解,」他说。

贺斯里是个谨慎的人,对人们的行为有敏锐的观察,也是个清楚明辨是非的人,因此银行后来指派他,担任侦察银行内部员工是否有舞弊情事的工作,经过一段时日,改而负责侦察客户的欺诈盗伪行为。

客户欺诈盗伪行为对银行构成的威胁更大,英国银行每年因为这类情事损失约十五亿美元。近年来,网路银行的兴起,以及银行之间激烈竞争新业务,这两股力量使得这类情事更加增多。

曾经有一段期间,资金十分便宜,信用非常容易取得,任何人,只要是脉搏仍然跳动著,不论其工作性质,不论有没有公民资格,不论信用程度如何,只要走进英国的银行,几乎都能取得一张签帐卡。(事实上,连脉搏跳动这个条件都不需要,诈骗者也很乐意使用死人或虚构人物的身分。)

贺斯里对于各种族群的惯用伎俩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西非移民是支票洗钱高手,东欧人最擅长身分盗用。这些诈骗者挖空心思,手法不断翻新,他们会追踪到银行的电话客服中心,在外等候伺机,等到有员工离职时,就贿赂他提供银行客户的资讯。

贺斯里成立了一支由资料分析师和档案管理员组成的小组,他们撰写能够搜寻银行资料库以侦察出诈欺活动的电脑程式。这些程式设计师很高明,诈骗分子也很高明、机灵,一旦旧计谋被识破,就立刻端出新手法。

这些快速变更的手法磨砺增强了贺斯里的能力,使他能像个诈骗者般地思考,纵使在睡梦中,他的脑海也航行过无数笔银行资料,寻找可能暴露出不法情事的型态。他的电脑侦察系统变得愈来愈精练、严密。

约莫此时,我们有幸认识贺斯里,并开始思忖:若他的电脑程式能够过滤详查银行消费金融的庞大资料,侦察出诈骗者,那么有没有可能用相同的资料侦察出其他坏人,例如潜在的恐怖分子呢?

九一一恐怖攻击的资料追踪印证了我们的这个预感,那十九名恐怖分子的银行交易纪录显示,他们有一些跟一般银行客户不同的行为:

■ 他们用现金或约当现金在美国开设银行户头,平均开户金额约四千美元,通常是在大型知名银行的分行开户。

■ 他们通常使用邮政信箱作为联络地址,且经常更换联络地址。

■ 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定期收到从其他国家以电汇方式汇入的款项,或是以电汇方式汇出款项到其他国家,但这些交易的金额总是在银行必须呈报的限定额度以下。

■ 他们多半一次存入一大笔钱,然后每次提领少量现金。

■ 他们的银行交易纪录不会反映一般的生活开销,例如房租、水电瓦斯费、汽车贷款、保险费等。

■ 他们的存款和提款时间并没有呈现典型的每月一致性型态。

■ 他们不使用储蓄存款帐户或保险箱。

■ 他们的(现金提领、开立支票)比率明显高于一般客户。

(本文出自《超爆苹果橘子经济学》作者:史帝文.李维特,史帝芬.杜伯纳 译者:李芳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