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10 12:15

(中央社记者张雄风台北10日电)天气炎热,民众前往海边游玩时常会擦防晒乳。化学署提醒,防晒乳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流入海洋,造成珊瑚白化,呼吁选用附友善海洋标章的产品,才可以永续享受阳光和戏水乐趣。

中央气象署表示,本周天气闷热,各地高温约摄氏30至34度,东南部地区可能有焚风发生机会。

炎炎夏日,许多民众将海边或是水上乐园戏水作为休闲选项之一,为了避免紫外线伤害,也会使用防晒乳。环境部化学物质管理署说明,目前市售防晒乳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反射或分散紫外线的「物理性防晒乳」,另一种是能吸收紫外线的「化学性防晒乳」。

化学署表示,物理性防晒乳常见成分为氧化锌(又称锌白)、二氧化钛等,原理是在肌肤上形成一层均匀保护层,也因为涂抹的物质多为细小微粒,因此皮肤容易感觉闷热,但低刺激性、对肌肤比较温和。

化学性防晒乳通常含有二苯甲酮、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等化学物质,需要定期补擦才有用,且化学性防晒产品会渗入皮肤,较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化学署说明,如果去海边游泳或潜水时,防晒乳的化学成分会随著人体汗液和皮脂分泌,直接从皮肤表面流入海洋中,导致珊瑚礁白化;一般人在上班、上学时,防晒乳也会在洗脸、洗澡时,透过污水系统流入海中。

化学署引用国际珊瑚礁学会(ICRI)调查,每年大概有1.4万公吨防晒乳流入海洋,其中所含化学成分,可能使75%珊瑚礁受到威胁。

化学署表示,为了帮助消费者识别环保的防晒产品,许多品牌和组织会推出友善海洋标章,通常代表产品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人们才可以更永续享受阳光和戏水乐趣。

另外,为促进科普,化学署编撰「中小学生一看就懂!生活中的化学物质」一书,希望民众在拥有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能兼顾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编辑:张雅净)1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