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11 11:44
公民团体今天于立法院召开「基隆不该是国门弹靶,核火均应退场转再生」记者会。记者李柏澔╱摄影公民团体今天于立法院召开「基隆不该是国门弹靶,核火均应退场转再生」记者会。记者李柏澔╱摄影

经济部长郭智辉日前指出,因应北东电网的电力缺口,协和电厂改建(四接)必须推动,且没有替代方案。环团今天表示,经济部缺乏政策高度、沦落为台电的发言人,也逼迫台湾社会在核能与天然气这两种不应依赖的桥接式能源中二选一。

公民团体今天于立法院召开「基隆不该是国门弹靶,核火均应退场转再生」记者会,针对郭智辉日前的发言,现场团体表示,这种政策倾斜除让台湾社会与产业落后于国际零碳与公正转型的趋势,更让台电站在自己的行政本位便利超译「能源转型」,而持续推动核一核二延役、协和LNG天然气电厂等同在重要军事与运输用地的基隆港摆上3颗大炸弹,经济部长不惜牺牲基隆市安全,换到的却是饮鸩止渴式的能源转型。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针对北部用电缺口问题,台电在2021年藻礁公投争议时说「三接与大潭电厂可以解决北部用电问题」,以及「大潭新增机组列为2024年协和除役的替代方案」;但到了2022年为了要强盖四接,又硬将北部电网切成北西与北东,强调加上北西电网融通上限420万瓩,北东电网仍有50万瓩缺口;到了2023年再改口为470万瓩缺口,再度以缺电恐惧、区域平衡的说词掩饰政策的错误。

王醒之指出,50万瓩电力缺口是指「全年只占2%时间的尖峰用电」,与其四处盖高碳排的天然气电厂、强建天然气接收站,牺牲基隆港市安全与海洋生态,不如老老实实做好用电管理需量反应,如何检验新政府的沟通能力与诚意,协和四接是一个关键的指标。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专职律师蔡雅滢提出,协和年底除役后不该改建燃气火力电厂,而应以「永续四能」替代,首先协和去年发电量仅占全国用电量0.8%,应以总统赖清德倡议的「深度节能」省下;其次透过「能源管理」引导用户减少尖峰用电或移转至离峰时间使用,较增建电厂更环保与经济;「储能」则将白天多余的光电递延到夜间使用,或将离峰时间过剩的电力贮存到尖峰时间使用,可提高电力调配能力并辅助再生能源发展;协和转燃气每年排碳623万公吨、空污1221公吨,运输若遭封锁即断气断电,反观再生能源不仅低碳、低污染且高自主,又可提供产业发展需要的永续能源。

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发言人陈薇仲表示,近百年来,从北部火力发电厂、深澳燃煤电厂,再到戒严时期强硬兴建的核一厂与核二厂,接续著燃重油40余年的协和发电厂,让基隆人用生命为台北和台电的利益发电,基隆人盼了多年的能源转型正义,换来的却是给台电双赢的一场骗局,整整6年来将基隆放上核火二选一的超烂选择题,怎么选都是基隆输。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理事长陈宪政指出,天然气接收站不是愈多愈好,盲目竞相兴建天然气接收站并无法解决问题,尤其是政府一下说不缺电,台电一下却又说北东电网有470万瓩的缺口,电够不够是客观事实,政府更有义务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