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11 15:34

原创 沪小康 

这两天睡觉总是容易惊醒,健康手环上显示的深度睡眠图像就跟“条形码”一样,白天工作时感觉精神不济。这可怎么办?

睡眠图像呈现碎片化特征,这说明“深度睡眠连续性差”。该如何正确应对,我们赶紧听听专家怎么说!

医学顾问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江桥分院神经内科

王晓平 主任医师

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刘慧

什么是“深度睡眠连续性差”

健康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显示的“深度睡眠”,并非我们日常观念中的“睡得香”或“睡得死”,而是医学上根据睡眠脑电图的电波特点所划分的一个睡眠阶段。

一个典型的睡眠周期包括两个主要阶段: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其中,非快动眼睡眠阶段包括入睡、浅睡眠、深度睡眠。

每个睡眠周期通常持续90-110分钟,整个夜晚会经历4-6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整个夜晚,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快动眼睡眠比例逐渐增加。如果睡眠监测时发现深度睡眠无法持续应有的时间,断断续续,即“连续性差”。

图片来源:摄图网

智能设备如何监测睡眠

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多种方式,监测、评估穿戴者的睡眠情况。

例如,加速计和陀螺仪等内置传感器,可监测穿戴者的体位变化、翻身次数等;一些设备使用光电传感器,可测量心率变化;还有一些设备可通过测量呼吸频率和深度,评估睡眠情况;部分设备还会测量穿戴者周围的光照强度和环境噪声水平。

这些信息均可对睡眠质量和觉醒状态提供一定的参考,综合这些信息,能评估穿戴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长、睡眠阶段、觉醒次数等整体睡眠情况。

不过,可穿戴设备的准确性,可能因品牌和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能仅依赖心率、腕部活动辅助参数推测的深度睡眠连续性。

图片来源:摄图网

睡眠行为的复杂性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上并没有单一“金标准”,更重要的是将客观数据与个体主观的日常功能和感受相结合。

即使数据提示深度睡眠像条形码,但如果对自我睡眠满意、身体感觉舒适、日常生活能力等都正常,就没有必要增添心理负担。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对症施治

如果有失眠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下降(通常少于6.5小时),并伴有日常能力下降,建议及早就诊。

排除躯体疾病引起的失眠后,一般干预手段包括4个方面。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等。

药物治疗:短期疗效好,长期应用有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潜在风险。

物理治疗:作为辅助,包括光照疗法、饮食疗法、芳香疗法、音乐疗法、按摩等。

中医治疗:根据中医师诊断,个体化辨证施治。

图片来源:摄图网

注重养生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帮助身体建立规律的生物钟。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睡眠环境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等,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干扰睡眠的噪音或光线。

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避免在睡觉前剧烈运动或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脑力活动,也不要在睡前摄入大量咖啡因或饮酒。

养成放松的睡前习惯:在睡前可以听轻松的音乐、泡个热水澡或阅读一本轻松的书籍,帮助身体和大脑准备入睡。

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白天适度的短暂午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长时间午睡或傍晚的睡眠,会减少晚上的睡眠质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减少压力,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封面图素材来源:Freepik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