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12 11:02

2018年,27岁的洪金雕从自己的家乡泉州出发,骑着自行车,沿着中国的海岸线一路南下。告别了他体制内的单位,他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几尊提线木偶,还有打小从学校和师傅那里学会的偶戏技艺。没有明确的方向,大致目标是云南。身上揣着仅有的两万块钱,是自己制作的醒狮木偶刚刚卖了换来的。年轻人总是无所畏惧,他寻思,凭着自己会的几个节目,一路吃饱饭应该没问题。

从福建到广东,洪金雕没有找赚钱去处,却一路寻觅儿童福利院和孤儿院。泉州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创作过一个《驯猴》的节目,演出至今一直很受欢迎。洪金雕从老师那里学会了这个节目,自己也曾创作了一个节目《猴趣》,小朋友都很喜欢。

就这样一路骑行,漳州、厦门、韶关、陆丰、潮州、汕头,所到之处,他都会找一个福利院给孩子们义务表演。很多场景,让他一辈子无法忘记。有的孩子有狂躁倾向,看见东西就会打砸闹,但当他们看见木偶表演,突然就安静下来,聚精会神看完整场,这让老师们瞠目结舌。有的孩子则有自闭症的倾向,但当演出结束,他们会默默走向洪金雕手中的猴子,静静地来一个拥抱。

在汕头福利院为小朋友表演

 

一个多月的走走停停,洪金雕到了深圳。他看见了沿途的南山戏剧节海报,很多演出可以免费观看。他找了一个房子住下来。看了近一个月的戏,他遇到了深圳荔枝青年剧团负责人刘子源。一番长谈,洪金雕决定留在深圳。不久,深圳木偶剧团成立,洪金雕成为这个新生剧团的艺术总监。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成为了古老提线木偶开枝散叶的沃土。

2024年6月,洪金雕带着他的独角戏《千里走单骑》第一次来到上海演出。这部剧是关公的“千里走单骑”,也是他自己20多年木偶学艺路上的“千里走单骑”。

独角戏的框架下,洪金雕一人展现了他生平所学,提线木偶的精华剧目一一登场,《祥狮献瑞》《小沙弥》《猴趣》《钟馗醉酒》《千里走单骑》《书香中国》,串联起他学艺从艺的人生自述。一个小时的演出里,布袋木偶、杖头木偶,还有皮影也都轮番出现。中国偶戏的艺术魅力,被浓缩在这一个小时的方寸舞台。

在此之前,《千里走单骑》已经从深圳演到了北京,在鼓楼西剧场“独角短剧竞赛单元”获得第一名,在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演出收获众多国际嘉宾的赞叹。今年,它还有不少巡演计划。

从泉州到深圳,一千多公里。这位90后传承人停留下来,但“千里走单骑”的旅程,仍在继续。

 

学艺

泉州,是世界非遗之城,也是提线木偶的主要发祥地。如今但凡去泉州旅行的人,提线木偶,几乎是必打卡项目。与南音、梨园戏等泉州非遗相比,提线木偶是更为古老的演剧和艺术形式,古称“悬丝傀儡”,最远可追溯到秦汉时代,距今有千年的积淀和传承。

一般木偶有16根纤细悬丝,最复杂的40余根提线,艺术家仅凭借手指间对悬丝的灵活控制,就能让偶表现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姿态,加之精美的偶头雕刻和偶服刺绣,以及偶像制作技艺,泉州提线木偶精妙绝伦的艺术体系,让见过它的人无不叹为观止。

和大部分木偶戏不同,泉州提线木偶戏是边唱边演的。它和闽南的各种古老戏曲之间有着各种借鉴交融,也是唯一保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曲调和当地的世界非遗“南音”非常相似。据说,泉州提线木偶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将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调及南鼓(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

精美绝伦的泉州提线木偶,《钟馗醉酒》

 

洪金雕从小长在泉州,而他的学艺之路,却是从南音开始,中学时报了一个兴趣班,一年后就被老师推荐去泉州艺校学习。没想到,来到艺校的第10天,他就被学校木偶班吸引。当时木偶班需要男生,于是,入校才10天的他转了班,就此开启了和木偶结缘的人生。

在艺校学习的日子枯燥无趣,日复一日的练功,指法、吊嗓,背唱,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不是太美好的回忆。直到有一年夏天,他被木偶戏大师林文荣老师叫到了家中。“你们这些小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我家学戏吧。”

林老师家有一个大露台,铁皮棚子,闽南的夏天酷热难当,几个学木偶戏的男孩子就光着膀子,在老师家里练功。提着木偶练习线功,看似简单,却是个极大极枯燥的体力和耐力活。很多人坚持不下去,走了。

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愿意把自己的戏码和绝活教给学生。毕竟,教会学生饿死师傅,很长时间都是传统艺术的训条。但林文荣不是,他收学生教学生,不仅毫无保留,还包吃包住。只是有一条,“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洪金雕是为数不多留到了最后的学生。不仅如此,他还在那个夏天真心喜欢上了提线木偶。林老师擅长偶戏表演,也精通木偶装制作技艺。除了教了他很多传统剧目,他还跟着老师学制作,爬上爬下跟着学穿线。在戏校的时候,他又自己学了偶头雕刻。从那时候开始,除了表演,洪金雕也开始慢慢成为会自己制作木偶的演员。在木偶界,能做会演的全能型演员并不多见。

泉州提线木偶偶头雕刻

 

跟随老师学戏第二年,林文荣生了一场病,行走不便。因为家在老房子的顶楼,洪金雕就每天背着师傅下楼看病,上楼回家。师傅在医院打点滴,他就跑去边上的一个绣坊呆着。绣坊里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绣娘,常年给当地的木偶制作绣服。在那段时间,洪金雕又慢慢学会了偶戏戏服的刺绣制作。

学戏的日子,洪金雕经常跟着老师下乡演出,他负责帮老师提箱子。在闽南,木偶戏以往都在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演出,几乎和所有民众的人生礼俗相伴共生,因此也被称作“嘉礼戏”,是泉州乃至闽南人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偶戏不开锣,人戏都不能开演。以“相公踏棚”开场,也是当地演剧的重要仪式和古老传统。

《千里走单骑》中讲述了这些往事和传统,更有洪金雕作为一个木偶戏传承人的心路历程。而其间,师徒情谊和艺术传承,是核心的引线。《小沙弥》、《钟馗醉酒》,虽然在剧中只出现短短的片段,但活灵活现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动作,尽显泉州提线木偶之精妙。这是泉州提线木偶当下演出最多的剧目,洪金雕学自林文荣,而林文荣则学自他的老师、木偶大师黄奕缺。古老技艺,就这样代代相传,又历久弥新。

在剧中,林文荣还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他为自己的学生录制了剧中的所有旁白,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师傅并未看过这出戏。因为很多创新,洪金雕有些忐忑。但老师其实了然一切,还是欣然答应录音。即便,在传统的规矩里,专业的提线木偶艺人,是不会去涉足布袋木偶和杖头木偶这些的。

传统仪式“相公踏棚”

 

出发

洪金雕是年轻人,他的想法不一样。

刚毕业的时候,他就觉得,提线木偶不能一成不变。还是需要发展,要跟上时代的精神和步伐。怎么创新,一直萦绕在心头。

泉州提线木偶是民间戏曲艺术的一部分,传统都是按生、旦、北、杂的行当角色扮演。演员既要操偶,也要唱戏演戏。据说,保存至今的有700余出传统剧目,从中还能看到许许多多宋元南戏的剧目、音乐、表演形态等。

林文荣就说起,以前,《目连救母》曾经演过7天7夜。但现在,年轻人能演的传统剧目也就十来出,最多20余出。而能把绝活全部继承下来的年轻演员,几乎没有了。

老戏在流失,观众亦是如此。没有人再有耐心在剧场里连看7天7夜的《目连救母》。传统折子戏的演出场合也是与日俱减。如今,游客打卡的演出,大多演的还是当年黄奕缺创作的《钟馗醉酒》《小沙弥》《驯猴》这样雅俗共赏的短小节目。

 

黄奕缺是洪金雕老师的老师,辈份上是“师爷爷”。“师爷爷”很早就提出,要不断有新作品,绝不能满足于过去,艺术要提高,不然观众不会来。这种创新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洪金雕。

作为泉州提线木偶的泰斗级人物,黄奕缺除了是表演艺术家,也是木偶制作和偶头雕刻大家,他雕刻的木偶头,如今是很多国家及地区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品。他同时更是一个创新改革家。正是他在1980年代自创的这些作品,开启了提线木偶可以“单枪匹马、轻装上阵”演出的新样态,也让这门古老艺术得以走得更远,被更多人看见。

木偶表演的创新,离不开木偶的制作。洪金雕此前在剧团工作时,就喜欢把各种木偶拆开了看。当年在参加团里大戏《火焰山》演出时,他每天都提早很久到剧场,把所有的木偶的提线都一一拆看复位,记下所有构造后回去尝试复制。几台大戏下来,他前后拆过看过的木偶有将近100个,这让他对提线木偶的制作有了很大的体悟。之后新创作的《猴趣》里的猴子形象,很多灵感就来自这些启发。

在《千里走单骑》中,台上20多个偶,大部分都是洪金雕自己制作的。其中也不乏一两尊收藏偶,诸如那尊擎着青龙偃月刀的关羽木偶,光华灿烂,极尽精美。

 

因为各种交流演出和因缘际会,这些年,洪金雕还学会了很多种木偶表演的技法,诸如在晋江工作时学了掌中木偶的技法和剧目,在四川和同行交流时学会了变脸的大木偶。

深圳开放自由的气息,也让他的创作之路变得开阔。他看各种剧场表演,在网上看各种国外偶剧,搜集世界各地木偶制作的素材和灵感。这些年,他做了不少新的偶,很多都借鉴西方的偶剧。在深圳木偶剧团的工作室里,几百个各种创新尝试的偶,让他自己都记不清数目。

 

在《千里走单骑》中,他尝试把各种木偶表演融合在一起,还包括皮影等其他艺术形式,让演剧形式更为丰富。而导演马远的加入,让这部剧更接近于一部当代剧场作品。

虽然争议始终不绝,但掌声和鼓舞也纷至沓来。更多人因为《千里走单骑》了解到了泉州提线木偶和中国偶戏,感受到这门古老艺术的美妙和精湛。

 

洪金雕对传统提线木偶的感情始终未变。千百年来娱神娱人,提线木偶早已是故乡闽南文化和风土的一部分。而多年学艺从艺,他深感,在中国这么多传统木偶戏中,泉州提线的技巧和表现力,是伟大,也是最强大的。

他期待有一天能有机会再演出老师口中那个七天七夜的《目连救母》。为此他搜集着散失的剧本和曲谱,也寻觅着各种传统的木偶。“也许,有一天,机缘就到了。”

 

在深圳,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和他学习提线木偶。年轻的学生尝试用3D打印的方法为他做了一个提线木偶,并出现在剧中。而这个木偶形象,正是6年前,那个扎着发髻穿着T恤踩着自行车,“千里走单骑”的年轻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