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12 15:32
环境部长彭启明。(中央社档案照片)环境部长彭启明。(中央社档案照片)

(中央社记者张雄风台北12日电)环境部长彭启明今天表示,碳费制度预计下半年上路,随著未来3、4年碳费阶梯式调升,的确需要总量管制排放交易,才能促成经济市场驱动减碳,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开会讨论过。

彭启明今天接受YahooTV「齐有此理」主持人王时齐访问。他在受访时表示,2050净零是全世界的目标,但真的很难达到,「中国订2060净零、印度则是订在2070年」,全球2050怎么可能做得到;然而全世界都在拼能源转型,愈早有雄心壮志要达成,机会就愈大,日美都投入大笔经费,也是有效的。

彭启明指出,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决议是排碳有价,排碳就是成本,企业必须纳入考量。

就台湾而言,彭启明以台电电费试算,台电1度约新台币3元,而每度电排碳量约0.5公斤,依此估算「每吨碳是6000元」;但他强调,台湾碳费的订定仍需经由碳费费率审议会来订,「不会是直接用这个数字」,会参考日韩、新加坡等邻近国家,今年底前完成制度。

至于媒体报导未来将朝碳费及总量管制排放交易双轨并行。彭启明接受媒体联访时坦言「目前还没有真正开会讨论过」,但对于未来的想法是希望建立中长期的机制,因此评估在订定总量之后,才能促成经济市场驱动。

彭启明指出,碳费制度会在今年底上路,试行1、2年后就可以搭配另一个制度补强;现在的问题在于台湾还没有真正进入排碳有价的时代,虽然大家都在喊,但没有真正理解;等碳费制度上路后,企业真正试算出内部成本后,再执行碳交易就会更顺利,一开始就2种制度一起走「会容易打架」。

彭启明说,碳费收费制度中包含高碳泄漏系数、起征排碳量、碳费阶梯式调整等都有时间序列,也都需要在审议会中讨论,如果走到最后「碳定价可能高达1、2000元」,这时候推动碳交易就会比较有效果,「大概3、4年后就有机会」。(编辑:李亨山)1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