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14 17:13

乔迁新房后要请朋友们来暖房,汇聚人气,喜气洋洋。而在俄罗斯,来暖房的居然是猫!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一直将猫视为吉祥物。据说,让猫进入新家会给主人带来好运。猫也是唯一被允许进入东正教教堂的动物。俄罗斯的冬宫博物馆养了几百年的猫,猫在列宁格勒围城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1

你能猜出在中世纪俄罗斯,一只猫值多少钱吗?答案是,和一头牛的价格差不多!这并不奇怪,因为猫是俄罗斯的外来动物。传说,拜占庭公主安娜,即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的妹妹,也就是弗拉基米尔大帝(Vladimir the Great)的新娘,于989年将第一只猫带到了俄罗斯。在俄罗斯的历史上,猫曾经受到法律保护。据13世纪的俄罗斯法典《大都会司法》(Pravosudiye Mitropolichye),若有人杀死一只猫,他将会面临1格里夫纳(重约205克的银条)的罚款。

猫“入住”圣彼得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十八世纪初,彼得大帝要求市民在谷仓里养猫,恐吓老鼠,以保护谷物。当时,俄罗斯喀山的猫以善于狩猎闻名。彼得大帝的女儿伊莉莎白(后成为俄罗斯女皇)下令从喀山运来30只“最好、最大的适合捕鼠的猫”,以防止宫殿出现鼠患。后来,凯瑟琳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喜欢猫,但她还是尽量容忍猫的存在,并养了很多只俄罗斯蓝猫和白色的安哥拉猫,她称这些猫是“冬宫画廊的守护者”。后来的俄罗斯君主也都在王宫里养猫。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冬宫(冬宫博物馆)里依然住着几十只猫,每只猫都有名字,如高更、梵高、海明威,甚至希拉里和特朗普!冬宫的猫就像冬宫的藏品一样出名,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罗夫斯基(Mikhail Piotrovsky)称它们是“冬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博物馆安排三人照顾这些猫咪,还为它们配备了一名新闻秘书。猫咪们的生活费主要靠慈善机构的捐赠,一些宠物食品厂家也为它们贡献了猫粮。

    

冬宫博物馆的猫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冬宫博物馆开展了许多和猫有关的活动。比如2011年,博物馆举办了“猫咪节”,包括猫咪绘画比赛和儿童寻宝游戏等。博物馆甚至每年都会举办 “冬宫猫日 ”活动,以表彰猫护卫。

冬宫的猫也激发了作家、艺术家的灵感。美国作家玛丽·安·艾林(Mary Ann Allin)是俄罗斯的常客,她创作了童书《安娜和冬宫猫》,美国音乐家克里斯·布鲁贝克(Chris Brubeck)将其改编成儿童音乐剧《冬宫猫拯救了世界》。

《安娜和冬宫猫》书封

冬宫的猫也被画进油画。一组猫身着俄罗斯宫廷华丽服饰的肖像画,出现在2012年的《冬宫杂志》里。这些肖像画按照荷兰服饰肖像画的风格进行描绘,猫咪们的服饰和配饰由博物馆俄罗斯服饰部的一位馆长精心挑选。这些画作的创作者是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家埃尔达·扎基罗夫(Eldar Zakirov)。埃尔达表示,他努力画出每只猫的气质。这些猫的肖像画被制作成了明信片。我曾于2016年冬天参观冬宫,带回的纪念品便是这组冬宫的猫的明信片。

    

    

    

埃尔达·扎基罗夫画的猫

2

十八世纪之后,圣彼得堡(注:圣彼得堡数次更名,1914年改为“彼得格勒”,1924年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又改回“圣彼得堡”)也有没猫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期872天的列宁格勒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水和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这是德国纳粹对平民犯下的最残酷的罪行之一。封锁期间,100多万人死于饥寒,并且,城里的猫都被吃光了,包括冬宫的猫。

“1941年12月3日,今天我们吃了一只烤猫……味道非常好。”一个十岁的俄罗斯男孩在日记中写道。一位名叫佐娅·科尔尼列娃(Zoja Korniljeva)的女士写道:“我们和市政公寓的其他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猫吃了。”一个女孩回忆道:“猫咪瓦斯佳是我们的心肝宝贝。1942年冬天,妈妈把它带到一个地方,说要把它送给动物收容所,因为我们没办法喂养它了。当天晚上,我们吃了一些肉丸子。我很惊讶,问妈妈这些肉是从哪里来的……因为瓦斯佳,我们才熬过了这个冬天。”“我外婆总是说,她和我的妈妈能在纳粹围攻列宁格勒时幸存下来,多亏了她们家的猫。如果没有那只可爱的小淘气,她们俩很可能会像许多人一样饿死。”

猫消失后,老鼠大量繁殖。成千上万的老鼠在街上窜来窜去,电车有时也因为它们而不得不停运。它们扫荡了城市的所有贮藏室。人们不得不向它们开枪,但效果甚微。封锁结束后,人们赶紧把猫请回这个城市:5000多只猫(其中大部分来自雅罗斯拉夫尔和西伯利亚)被火车运到圣彼得堡,并被送到各个机构和居民手中,其中一些被带到冬宫博物馆。很快,猫打败了老鼠。

20世纪60年代,冬宫猫的数量大增,老鼠早已没有了踪影。人们一度认为是时候把猫送走,但把猫送走没几天,老鼠又开始出现。看来,没有猫是不行的。

3

在俄罗斯,最著名的猫大概是普希金笔下的“有学问的猫”。1820年,普希金创作了一首奇幻童话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这首长诗的灵感来源于古俄罗斯时期的壮士歌。故事开篇的引言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国度——卢科莫里,据说作者从“有学问的猫”那里得知这个故事。

诗中这样写道:

海湾上有一棵绿橡树,橡树上有一条金链子:链子上有一只有学问的猫,不分黑天白日转来转去;往右一转……唱一支歌,往左一转……讲个故事。

在海边看到了绿橡树;还在树底下坐了很久,会说话的猫给我讲故事,其中有一个我还记得:现在就给大家说一说……(余振译)

这只猫以“讲述者”身份出现,还“学识渊博”。虽然只有短短几行诗句,但这只猫已经在俄罗斯妇孺皆知。因为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笔下的猫自然会远近闻名。

普希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内页

俄罗斯文学中的另一只名猫是贝希摩斯(Behemoth),出自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在《圣经》中,贝希摩斯是一个怪物,是撒旦的跟班恶魔,有人将它描述成狼猫, “一只巨大的黑猫,留着小胡子,用两条腿走路”,也有人描述它“戴着破帽的矮胖子”,长着一张猫脸。大多数时候他以猫的形象出现,却像人那样做事。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Mikhail Bulgakov)于1928年至1940年间创作的一部小说。米哈伊尔去世后,他的遗孀伊莱娜·希洛夫斯卡亚(Elena Shilovskaya)于1966-1967年在莫斯科的杂志上发表了该小说,其中有几章被编辑删去。小说中,魔鬼化身为沃兰德教授,挑战公民的宗教信仰,并谴责他们的行为。贝希摩斯是沃兰德教授的随从之一,被描绘成一只据说像猪一样大的黑猫: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甚至可以短暂地变成人形。它喜欢国际象棋、伏特加和手枪;它爱讲笑话,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哲理思辨、举止优雅与无赖好斗都滑稽地集于它一身。这部作品将超自然元素、黑色喜剧和宗教哲学结合在一起,既有自传元素,也有虚构内容。许多评论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也是苏联最重要的讽刺作品。

英文版《大师和玛格丽特》书封

4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的高管们一定是猫奴,不然怎么会拿猫搞促销?2014年俄罗斯爆发经济危机,俄罗斯央行不得不上调关键利率,据《莫斯科时报》报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积蓄在卢布贬值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励大家买房,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出了大招——请猫做帮手。购房者的房贷批准后,他可以挑选(甚至可以在网上挑选!)一只神奇的猫到他的新居暖房,为他带去好运气。不过,这位“幸运之神”只能和新主人玩两个小时,因为之后,它要赶赴下一个工作岗位。

想要继续和猫咪玩耍的话,可以前往圣彼得堡的猫咪共和国咖啡厅,这里是欧洲最大的猫咖啡厅。这个咖啡厅也是流浪猫收容所。这里养着约60只猫咪,它们都可以被领养。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抱着猫咪喝咖啡,可以边吃蛋糕边画猫,也可以和猫咪一起打个盹儿……只要在“猫咪理疗大厅”待一小会,所有的烦恼、焦虑烟消云散。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因为俄乌冲突,可爱的俄罗斯猫也无辜“躺枪”。2022年3月1日,“国际爱猫联盟”(FIFe)官宣:从3月1日起到5月31日,该组织所有联络机构不接受在俄罗斯繁育的猫,不为这些猫提供认证。居住在俄罗斯的人繁育的猫不得参加该机构举办的任何展览。但这不妨碍猫主子们在本国举办的各类猫展上亮相。2024年春天,莫斯科举行了春季猫展,喀山举办了慈善猫展。当老百姓被动地卷入战争时,他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努力维持正常的生活。而一份安稳的生活,大概也是猫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