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news ( ) • 2024-06-15 07:08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申铖

  14日,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次发行,发行规模达350亿元。自5月17日“开闸”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序推进。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认购情况如何?对市场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专家和业内人士。

  50年期首发,认购情况如何?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通知,当日发行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招标结束至6月17日进行分销,6月19日起上市交易。

  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看来,发行50年这一超长期限的国债,能够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国债期限和品类,对于提升债券供给、促进债券市场供求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出炉的招标结果显示,本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53%。“市场认购热情高涨。”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和此前发行的多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样,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受到市场欢迎。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发行计划,今年总共发行22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自5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中旬。“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提前公布,发行节奏较为缓和,供给间隔较长,有利于减轻对债券市场的冲击。”高瑞东说。

  自5月“开闸”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序推进,于5月17日、5月24日、6月7日、6月14日发行共4次,发行总额达1600亿元,均受到市场欢迎。

  在高瑞东看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充分协调配合,这是超长期特别国债能以较低利率成功发行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于长期限国债的配置需求也比较旺盛。

  市场化发行,个人可以买吗?

  发行方式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采用市场化方式发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监敖一帆表示,自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以来,我国国债市场深度与广度显著提升,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全部采用市场化方式顺利发行。

  “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坚持采用市场化原则,面向国债承销团成员公开招标发行,有利于健全长端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国债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敖一帆说。

  从已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看,主要投资者依然是机构。同时,部分银行也开放了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渠道。

  “买了超长期特别国债,要一直持有几十年吗?”“50年太长了,如果急用钱怎么办?”……当前,个人投资者能否购买超长期国债,也受到一些关注。

  实际上,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虽不能通过发行系统直接参与招标购买,但可以在交易所市场或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开通账户购买和交易。个人投资者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持有至到期,可以提前出售。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出手”需谨慎。专家建议,考虑到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对部分人来说很难持有到期,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谨慎投资。

  财政部在此前发布的“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中提示: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

  发行有序推进,资金效用如何发挥?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不仅可以拉动当前投资和消费,还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介绍,从今年2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梳理储备今年能开工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梳理出一批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的重要抓手。”高瑞东说,未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陆续到位,这一重要政策工具在促投资等领域的作用将快速显现,有助于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趋势。

  国债资金筹集之后,后续如何管好用好?对此,财政部表示,将在做好发行工作的同时,加强中央和地方资金、存量和增量资金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能。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际,研究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行全过程、全链条严监管尤为关键,这是保障国债资金切实发挥效用的重要工作。”何代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