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6-16 11:29
大叔你真棒的回答

记得这场医药反腐风暴从是从去年8月份开始的,并且一直持续着

这简直就是史上最强、最长的医药反腐。

举报的举报,调查的调查,带走的带走。随即股市做出了反应。

二级市场医药板块也是持续低迷,以前喝酒吃药的行情早已不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一次闹得这么厉害?是冲着谁来的?

站在医药行业的视角,是很难看明白医药行业的。

医药行业的巨变,可能只是更大变化中的一步,这个更大的变化叫做“人口结构”。

包括了鼓励生育、延迟退休、福利机构、医疗保障、养老基金、福利体系,等等。

人类的生命大致分为三段,少年、成年、老年。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都是:成年人工作,养活老年和少年,这就是所谓的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从生产的角度看,这三段人口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就直接决定了中国的生产能力。这个相对数量关系,就是人口结构。

那么,中国的人口结构怎么样呢?看图。

意味着从差不多从2022年开始,连续14年的第二次婴儿潮正在变为退休潮,意味着中国要从2000年的轻度老龄化,走向真正的深度老龄化。

那怎么办?调整。

除了“增长治愈一切”之外,面对老龄化的问题有这么两种基本的逻辑:

1. 降低养老成本。

2. 增多分担养老成本的人。

怎么增多分担养老成本的人?答案是鼓励生育、延迟退休、福利机构......

怎么降低养老成本?答案是医疗保障、养老基金、福利体系......

当你理解了这两个面对老龄化问题的基本逻辑,你就会理解各种已经发生的变化,甚至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了。

比如,教育的变化。该来的生育政策基本都已落地,有待商榷的生育政策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讨论。大家也都知道要生,但是为什么不生呢?

因为,成本太高。孩子出生有个“三育成本”:生育、养育、教育。

三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让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不敢生孩子。所以想让小夫妻们多生,就要推翻这三座大山。

再比如,医药的变化。

培养一名医生的成本很高,就像段子里说的那样:其它专业的孩子早就开始赚钱了,你这个学医的败家子儿还在往里头搭钱。

研发一款药物的成本也很高,人力、物力、脑力,样样都得花钱,还要算上研制失败的代价。

但是,这些钱最终是由谁来承担的?医保范围之内的国家承担,医保范围之外的个人承担。

为什么要取消药品加成?

因为在这之前,医院是被允许按批发价采购药品、按零售价销售给患者的。取消药品加成后(中药饮片除外),所有公立医院都将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将平均下降12.7%左右。

为什么要推动“两票制”改革?

因为药品从药厂到医院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说自己是有价值的,都要拿钱,药品流通的发票甚至能多达7、8张。

“两票制”就是为了减少流通环节,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从而减少层层加码、人人盘剥。

为什么要启动集采、国采?

因为要通过“大量”来换取“低价”。

为什么要严厉整治医药腐败?

因为人性最难猜测。私下交易,金钱贿赂,阴阳合同,讲课费用......只要愿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那怎么办?

强监督、强力度、强制性。别碰,一碰就要严惩,别伸手,一伸手就要抓。

这也就是你看到的,史上最强医药反腐。

站在医药行业,你看到的是咬牙切齿,是大快人心。

但跳出医药行业,你看到的可能就不是一次行动、一条政策了。你看到的,是“人口结构”的问题。

医药是一个市场,是市场,就有市场的规律。

但医药,以及它背后的人口结构又是国家大计。国家大计,就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意志。

医药反腐只是手段,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甚至改善人口结构本身,才是真正的目的。

不针对你,不针对我,不针对任何一个个体。针对的是我们脚下共同的土地,和我们眼前共同的未来。

国家重点整治医药腐败,可能只是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