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17 11:41

原创 关爱您和家人健康 人卫健康

高血压的季节性变化,在大部分四季分明的地方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往往是比较好过的季节。相对于冬季而言,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血压会普遍降低。

那么,是否到了夏季,高血压患者就可以对血压掉以轻心了呢?当然不行。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既要注意血压过低,也要注意血压过高。

先说说血压过低的情况。夏季控制血压,要先了解血压的变化特点,理解血压季节性变化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比如,气温升高会引起全身动脉扩张,高温时汗液排出增加会使体液减少;随着气温升高,全身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较寒冷时下降;夏季大家户外活动的时间会比冬天多一些。上述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压降低。

如何在夏季保持血压平稳

规律监测、计划用药可保持血压平稳。一些有经验的高血压患者到了每年3—4月即将换季的时候,会开始很规律地监测血压;当观察到血压降低时,就会开始有计划地减少用药,以做到在整个夏季都保持血压很平稳。

血压变化有规律,偶然变低不必焦虑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并不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可能偶然测血压发现血压降得特别低,甚至直接出现头晕、黑矇、乏力及出汗等一系列低血压症状。这些患者会因此而感到焦虑,甚至恐惧,认为自己的血压波动非常大,难以控制。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平卧,一般会很快缓解;如果出现低血压,同时合并有意识障碍、心律失常、体温过高或过低、四肢冰冷、便血或呕血、明显皮疹时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夏季应该如何应对低血压

是否减药和减药时机 很多患者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血压正常了,是不是可以减点药?” 这个问题涉及减药时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用药的目的是让血压得到控制,而不能做到像肺炎等疾病那样治愈。只有在血压持续偏低时,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

减药时需要为血压回升留空间 几乎每种抗高血压药物都会带来降低收缩压10mmHg左右、舒张压5mmHg左右的效果,减药后的血压势必要比减药前回升一些。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减药的时候,就要为减药后的血压回升留出空间。比如,若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刚刚降到130/80mmHg的时候就减药,之后血压很有可能会回到140/90mmHg以上的不理想水平;如果等血压降到120/70mmHg甚至更低的水平再开始减药,则之后的血压往往会比较平稳。

减药的选择 首先,要知道哪些药可以减,哪些药不能减;哪些药先减,哪些药后减;哪些药可以掰开吃,哪些药不能掰开吃。其次,减药的选择涉及内容很多,比如是否存在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额外保护作用,不同的年龄段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性变化,每一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减药之后的依从性如何,同时还要结合患者本身的一些检验结果(如心功能、肾功能等)来给综合考虑。所以,究竟要将哪种药物减量,最好交给医生来决定。

减药的方法 这里要告诉各位高血压患者的是,在减药的时候,需要“有耐心、等一等”。通常在看到血压降低之后,开始规律地监测1周左右的血压情况,如果大多数测量的血压都有下降趋势,则可以开始减药;如果只有某一次血压降低,则可能是偶然的波动。每次减少药量都要观察1周,看看是否会回升到比较合适的水平。如果1周后血压仍偏低(持续低于110/70mmHg),则可以继续减量。如果不进行监测,快速、大量地减药,则可能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

为何有些患者夏季血压不降反升

刚才讲到,在夏季,也会有一部分患者的血压不降反升,这是为什么呢?夏季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气温升高会让他感觉非常不舒服,有些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举一个很极端的案例: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就因为舍不得开空调,每天在家里都热得坐卧不安,清醒的时候还可以扇扇子降温,但睡觉的时候就在床上辗转反侧,以致睡眠质量变得非常差。这导致他每天血压的最高值出现在他睡醒之后,无论是早上睡醒还是午觉睡醒,收缩压都能升高到160~170mmHg。但通过扇扇子、喝几口凉水,血压就会开始下降。医生向老大爷解释原因后,他回去把空调打开并调整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血压就控制得很平稳了。

除了气温对血压的影响,睡眠质量降低也是夏季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夏季白昼延长,天亮得比较早,会使一些对光线比较敏感的患者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降低。此时,应更换遮光效果更好的窗帘,增强窗户的隔音效果,甚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睡眠的药物,这些都是改善睡眠、保持血压稳定的好方法!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生活与健康》杂志

文章标题:

《夏季降压药如何减量》

文章作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徐昕晔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