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21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发文,指责对手拜登“是推动关闭TikTok的人,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在Facebook上的朋友变得更富有、更有影响力”,敦促美国年轻选民“在投票日考虑拜登的这一立场”。

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媒体6月15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他永远不会禁止社交平台应用程序TikTok。报道指出,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反转,因为在2020年担任总统期间,他曾试图禁止这个应用程序。

特朗普突然转向

当地时间6月7日,特朗普在一段广泛传播的30秒视频中回答提问时表示,“我永远不会禁止TikTok。”
这是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特朗普及其阵营对强制收购TikTok问题最新、也是迄今最明确的反对性表态。
今年3月11日,在接受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特朗普虽含糊其辞地重复了自己昔日著名的“TikTok危及美国国家安全”论调,却同时表示尽管如此,它“仍有理由和必要继续在美国存在”,因为许多美国人需要,更因为倘禁止它,就“等于帮助了‘人民公敌’Facebook及其所属Meta Platforms增强实力”。
4月21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发文,指责对手拜登“是推动关闭TikTok的人,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在Facebook上的朋友变得更富有、更有影响力”,敦促美国年轻选民“在投票日考虑拜登的这一立场”。
5月下旬,特朗普的儿子小特朗普及助选团队“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等,相继开通TikTok账号,替特朗普的刑事诉讼官司辩解,并为特朗普助选。
6月1日,特朗普在TikTok上开设了个人账号@realDonaldTrump,并发布了长11秒的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内容为,此前不久在新泽西州纽瓦克保城中心举行的终极格斗冠军赛(UFC)上,特朗普向支持者致意。在UFC首席执行官怀特捧场下,他表示“我很荣幸能成为演员……这次表演很棒,对吧”,承诺“将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直接与美国人民对话”。
2017年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推出热门视频应用抖音的国际版TikTok,迅速在北美引起轰动。2019年,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率先发难,质疑其与中国的关系。随后美国两党几乎同时发起针对TikTok的围剿和“中国威胁论”炒作。
特朗普当时很快成为这股狂潮当之无愧的领军者。2020年7月,其竞选团队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一款运行在移动端上的社交应用)上发布了政治广告,指责TikTok“监视”用户,并置顶发布“你认为我们应该禁止TikTok吗?立即签署请愿书!”的广告(现已删)。
当年8月6日,特朗普甚至等不及国会“走程序”,直接签署第13942号行政命令,称“当前必须采取行动应对一款特定移动应用程序TikTok所带来的威胁……美国必须对TikTok的所有者采取积极行动,以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
特朗普要求字节跳动同意在45天内将TikTok出售给一家美国公司,否则将实施禁止该应用“落地”美国的禁令。但随后两家美国联邦法院驳回该行政命令,随着一个月后特朗普败选,这次尝试不了了之。
然而拜登的做法比特朗普走得更远。
2020年7月,拜登要求其团队工作人员必须从其工作和个人设备中删除TikTok。2022年至2023年,拜登政府不断加大对TikTok的“围剿”力度,并推动参众两院在3月通过要求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将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的法案,拜登在4月签署生效。
针对外界强烈的质疑和批评,白宫发言人振振有词地多次公开表示“我们并不是想搞死TikTok,我们只是在想办法让它变成美国公司所有罢了”,这种言论甚至被许多在TikTok上留言的美国人斥为“恬不知耻的强盗逻辑居然毫不脸红地公开说出,连我们都感到羞耻”。
最初,国会共和党人和一些共和党政要,如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前驻联合国大使黑利等,还继续“搞死TikTok”的调门,甚至试图将禁止TikTok和军援以色列捆绑提案,但这个势头很快便因“领头人”特朗普的突然转向而陷入尴尬的沉寂中。

何以“前倨后恭”?

选举年“逢对手必反”的策略让特朗普必然坚决与拜登政府的一切政策唱反调,尤其当他发现这一政策不受公众普遍欢迎之际。2023年皮尤民调发现,1/3的美国人正在使用TikTok(约1.7亿),且18岁—29岁年轻人中该应用使用率高达62%,而他们中绝大多数坚决反对“搞死”TikTok。
特朗普团队发现,“攻略”TikTok可能对特朗普当选有极大帮助。
根据5月芝加哥大学的相关调查,如今只有33%的18岁—29岁黑人选民、28%的同龄拉丁裔、34%的同龄白人选民会投票支持拜登,而4年前它们分别高达89%、69%和51%。与此同时,特朗普在这三个人群中的支持率分别为23%、32%和35%,其中两项都超过拜登。
综合支持率,拜登33%,特朗普31%。而4年前特朗普在这一年轻人群中的支持率被拜登拉大至24个百分点。
民调同时显示,在关键的各战场州,30岁以下选民投票意愿较4年前大幅降低,且即便投票,也可能“放弃性”地把票投给几乎不可能当选的独立候选人小肯尼迪。而年轻选民和TikTok用户高度重合。《纽约时报》5月份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26%的小肯尼迪支持者表示他们经常使用TikTok,这一比例高于拜登 (15%) 和特朗普 (14%)。
考虑到在接受调查的30岁以下受访者中,有18%表示他们支持肯尼迪,而不是特朗普或拜登。精于算计的特朗普在TikTok上“变招”,就变得顺理成章。
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承认,对TikTok立场的转变“是赢得年轻选民的另一种方式,且已获得巨大成功”。前述13秒“入住”视频在推出10小时后就收获150万点赞,当天就获得6100万点击,一周点击数突破8700万。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账号不到一天关注过百万,3天360万,4天500万,不到一周就突破560万。而早在2月就开通的拜登团队账号(拜登未开设个人账号)4个月仅收集到361000的关注者。
其实,特朗普第一次当选就是充分借助网络社交平台,他也一度被戏称为“推特总统”。但2021年“1·6美国国会暴乱”事件后,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台相继加入对他的“围剿”行列,一度几乎将他逼入绝境,以至于解除禁令后,他仍坚持自办社交平台。
尽管他如今在X上有关注者8700万,在Truth Social上逾700万,但被认为只能辐射“铁杆群体”,TikTok是现存为数不多对自己无特别偏见、受众又有别于自己“铁杆粉”的大众性社交平台。既然对手拜登都一面“喊打”一面进驻,自己自然也不会自缚手脚。
事实上,经过短短几个月折腾,TikTok上表示“对特朗普有好感”的帖子数,据称已两倍于表示“对拜登有好感”者。
特朗普能够转变,也与其竞选顾问团队结构发生变化有关系。知情人披露,原本立场接近于极右派的代表人物班农的团队,日前被资深共和党民意调查专家法布里齐奥为首的团队所取代。
前者为特朗普制定的一系列带有鲜明极右派色彩、但不受美国选民主流欢迎的政策,被后者以“经济诉求为核心”的新方略所替代。班农从不掩饰彻底“搞死”TikTok的意图,不久前还大声斥责部分美国政客在这个问题上“出工不出力”。
“班农系”在特朗普竞选团队中的淡出,不可能不影响到特朗普及其竞选班子在TikTok问题上的态度与方向。

“永远”未必有很远

绝大多数观察家相信,特朗普在重大问题上轻率许诺和随意毁诺,会进一步损害其原本就“不甚靠谱”的政治诚信,对他在TikTok问题上的许诺,大家也只能姑妄听之。
随着拜登政府的得寸进尺,一度希望委曲求全的字节跳动也逐渐收回了此前同意的许多妥协。而拜登团队和特朗普团队,却仍在“大限将至”的TikTok问题上打得不可开交。
或许,这第二次的TikTok强制收购闹剧将重演上一次那一幕,随着本次选举的落幕不了了之,待下次选举开锣前再翻出来折腾。
谁知道呢?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永远”未必有很远,拜登的,特朗普的,都一样。

文章来源: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