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17 15:31

注:本文有剧透

也许更多观众熟悉的管虎导演,是那个擅长驾驭大题材大场面,能够把商业大片拍摄得很有质感的导演,比如他执导的《八佰》《金刚川》。管虎人高马大的形象似乎强化了这一印象。

事实上,管虎比想象中的要多面,他的作品有着文艺范十足、人文色彩浓烈的一面,比如《斗牛》《杀生》《老炮儿》。斩获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的《狗阵》、入围今年金爵奖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属于此类。

《狗阵》海报

怎么理解《狗阵》?管虎在采访中如是谈论《狗阵》的创作初衷:“生活在中国,我亲身体验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巨大发展。我一直很想知道,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大城市以外的地方和更偏远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人被抛在后面或被抛弃。但作为渺小个体,怎样的力量让他们继续前进并帮助他们生存?我对这些人群的兴趣和反思,是激励我制作这部电影的原因。”

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转型,特别是大城市的日新月异,让我们引以为傲。高楼林立、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光鲜面。

管虎导演的视角转向另一个方向——那些远离都市霓虹,身处偏远地区的人们。在这股汹涌的发展浪潮背后,总会有一些“掉队”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是怎样的?“掉队”的他们如何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不要认为这是“自我揭短”,甚至扣上类似于“抹黑”的大帽子。恰恰相反,这体现的是电影作为艺术的社会责任感,即关注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声音,探讨发展的全面性与人性的深度,唤醒公众对时代中“掉队”的人命运的关注和理解。

《狗阵》的故事发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这是充满荣耀与激情的盛会,象征着国家的崛起与对全球化的拥抱。电影并非这类宏大叙事,它聚焦我国西北地区一个没落的工业小镇“赤峡”。

小镇的人迎接奥运的到来

赤峡,昔日工业文明的缩影,但随着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小镇逐渐衰败,在时代发展中“掉队”,它失去往日的光彩,人口流失,楼栋废弃,流浪狗泛滥。

流浪狗的命运与小镇的拆迁紧密相连,它们是“被清理”的对象,这一设定巧妙映射出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的生活空间均受到挤压。

如果说小镇里的人是“掉队”的人,那么故事的主人公二郎(彭于晏 饰)则排在“掉队”的队列里的最末尾。他因过失杀人入狱十年,才刚假释出狱。

二郎(彭于晏 饰)

二郎是“失语”的,虽然从小镇人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得知入狱前的他是小镇里的风云人物,他应该是外向的、新潮的、张扬的。但是,长期的监狱生活导致二郎与社会脱节,面对外界的快速变化他感到不适,沉默成为一种自我保护。同时,过往的经历也让二郎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难以启齿或是不知从何说起,只好沉默。

二郎怀抱重启人生的愿景,期望能在熟悉的故乡找回归属感,重新融入社会,重新获得尊严。他收敛起张扬,沉默以待,甚至显得“逆来顺受”。

贾樟柯饰演的小镇上的“话事人”,毫无表演痕迹

但二郎很快发现,融入并非易事。故乡虽旧,人心已变,小镇里一些人对于有过犯罪记录的他带有偏见和戒备,死者家属对他进行持续的报复,这让二郎感受到冷漠与排斥,他要获得社会的重新接纳甚至比法律上的自由来得艰难。二郎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自我价值的质疑,他的内心有难以言说的孤独。

二郎不被接纳

在小镇联防队捕捉流浪狗的行动中,二郎显示出他的“不作为”,也许是他发现,自己的遭遇与流浪狗的相似。作为假释出狱人员,二郎的处境使他感觉自己处于社会边缘,而流浪狗同样处于人类社会的边缘,它们没有固定的家,被驱赶或捕杀。这为二郎对流浪狗的同情提供了情感基础。

在与黑狗一同“隔离”的十天里,二郎意外地与二狗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与人类社会中复杂的评判标准不同,黑狗对二郎的接纳是无条件的。在黑狗的眼中,二郎不是带有过去标签的“犯人”,他是给予它温暖和庇护的“主人”。这种无条件的爱与信任,对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二郎来说,是极大的慰藉,使他感受到久违的归属感。

二郎与黑狗成为亲密的朋友

二郎原本在人类社会中受到的冷遇让他封闭了自己——他更加失语、不苟言笑;但在与黑狗的相处中,他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可以展现真实的自我。黑狗的忠诚与依赖,填补二郎内心的空缺,他在与黑狗的互动中找到情感的出口,进而第一次自然地笑了出来。由衷笑起来的二郎,是真的开心,也如此帅气。

二郎由衷地笑

一人一狗,这段关系超越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展现在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交流中,生命与生命之间能够产生的深刻连接和治愈。这不仅是二郎个人的救赎故事,也是对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隔阂与偏见的一种反思。

黑狗果决的“动物性”,也让二郎真正意识到,忍气吞声换不来尊严,救赎不能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而源自内心的强大与自我价值的重塑。

所以,虽然聚焦的是时代中“掉队”的区域、“掉队”的人,《狗阵》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悲观绝望,也没什么影射,它的最终落脚点充满希望和力量,即,掉队的人如何“再上路”。不是“掉队”了,就只能一直被抛在身后、就无法赢得认可和尊严;生活总要向前,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人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努力追赶时代的列车。

《狗阵》截图

当然,二郎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个体关怀,不应忽略对那些在时代大潮中“掉队”的人的理解和帮助。这在今日,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