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6-17 17:15

这年头,只要“听劝”就能火?

素人听劝变成大V,各地文旅听劝秒出圈,天润酸奶听劝热卖……

聪明的饮品品牌也嗅到这股商机,瑞幸、蜜雪、茶百道都开始“认真听劝”,不仅销量攀升,品牌热度更是不断。

“听劝营销”到底怎么玩?

01 认真“听劝”,瑞幸、蜜雪赢麻了

“听劝”的风已经吹到茶饮和咖啡圈。意思是品牌愿意听粉丝的主意,愿意按粉丝说的来。

举个例子,今年“520”,蜜雪冰城推出限定饮品“粉椰表白水”,在售卖过程中发现很多顾客会去掉茶底,于是火速对配方进行优化,主打一个听劝宠粉,赢得一波不小的热度。

“听劝”其实已经在网络上火了一段时间。

起因是,2021年有素人在征集网友意见后成功完成形象改造,逆袭成为知名博主。此后“听劝”的魔力开始全网扩散。

去年尔滨大火,各地文旅部门在线“听劝”,网友出谋划策,带动许多特色景点出圈。

知名度强如小米汽车,也“听劝”改进汽车尾部的logo排版,极大提了用户满意度。

截至目前,小红书上的“听劝”相关笔记高达421万+篇,“听劝营销”似乎成了各行各业的新型流量密码,聪明的饮品品牌也相继加入。

早在去年情人节,瑞幸联名“线条小狗”,推出情人节限定带刺玫瑰拿铁和相思红豆拿铁,引发网友疯狂cue何广智(带刺玫瑰的创作者)。瑞幸快速听劝,只用了3天便与何广智达成合作,称其为“被迫产品体验官”,再次引发热议。

一次“听劝”两次曝光,瑞幸这波属实赢麻了。此后,瑞幸官方经常在小红书收集意见,走在“听劝”一线。

我还注意到,茶百道、吾饮良品、放哈等品牌,甚至许多独立门店都在“听劝”引流,他们是怎么做的?

02 “听劝”屡屡破圈,品牌都在怎么玩?

1、瑞幸、茶百道“听劝回归产品”,稳稳赚销量

今年1月,瑞幸在小红书发布“在线听劝”笔记,引发1.3万条评论,网友的意见五花八门,其中“呼吁回归柚C美式”的评论获得500多个赞。

3月,瑞幸回归柚C美式,网友喜大普奔:“瑞,你是真听劝。”

同样在3月,茶百道推出变色星光杯,多地很快售罄,粉丝吐槽“一杯难求”。

4月,茶百道开启星光杯全国返场,不出意外又引发了一波抢购热潮。

2、吾饮良品“听劝道歉”,真诚求爱赢好感

吾饮良品官方在5月15日发布“致歉声明”,对于“品牌老气,产品没有特色”的消费反馈诚挚致歉:“今年是吾饮的第18年,吾饮深刻认识到品牌不能一直吃老本,落后就该挨打。”

“听劝”不只停留在口头,还体现在行动上。

5月15日-6月14日,吾饮良品开启了为期31天的活动,将原价13元的有颗柠檬绿茶、有颗柠檬红茶、暴打柠檬三款饮品,以感恩价8.8元/杯的价格在武汉所有门店开售。

甚至在武汉高流量地铺设巨幅道歉灯箱,醒目表达“对不起!请再爱吾一次”。令网友哭笑不得:“太有诚意了,全武汉人都看到了”。

据了解,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全渠道曝光量超1亿,“有颗柠檬”销量同比提升218%。

3、1点点、放哈“听劝蹭热点”,名利双收

今年春节后,网友掀起了一股DIY“上春山”奶茶的风潮,1点点的饮品定制小程序“趣开一点点”成为网友的最佳创意发挥地。

而1点点官方却很“冷静”,让一众网友干着急:“1点点你不宣传这个,你糊涂呀!”

1点点赶紧“听劝”,官方在小红书上主动宣传起了饮品定制小程序的玩法,吸引了许多网友晒自己的“上春山”,最终销量、热度都拿捏住了。

听劝联名的效果也更好。比如西北茶饮品牌放哈最近与甘肃博物馆联名,相关负责人透露是听取了消费者的提议。由此被网友称为“两个甘肃top的联名”,引发全网刷屏。

而且联名新品之一“香菜酸梅茶”中也听劝使用了香菜。

4、瑞幸、天润“听劝换包装”,拿捏顾客忠诚度

去年10月份,瑞幸与TOM&JERRY推出联名周边,在双杯纸袋的基础上,“听劝”地准备了单杯纸袋,解决部分消费者无人拼单的困扰。

最近,天润酸奶靠包装盒走红网络,靠的也是认真听劝。

起因是有消费者发现天润酸奶的包装盒很适合做收纳,于是掀起了酸奶包装盒再利用的热潮。许多打工人想用来带饭,但担心存在食安风险。

天润酸奶赶紧升级包装盒,使用食品级材料并加厚桶壁,确保可微波炉加热,还采用反扣式封口盖,防止汤水外漏。

结语

“听劝营销”流行,但也有人说,不就是听取顾客意见,没什么新鲜的。

但正如Citywalk被调侃成“上街溜达”一样,互联网时代,任何一种市场现象风靡,背后都暗含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对品牌和经营者来说都是机会。

就像“听劝”流行的背后,是消费者渴望被喜欢的品牌倾听、重视的诉求。品牌“听劝”,会传递出愿意沟通、想变好的信号,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

“听劝营销”对个体从业者同样适用。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涌现出一批“听劝”的咖啡店、茶饮店创业者,他们每走一步都积极听取网友建议,还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与网友紧密互动,店还没开就已经积累了一批粉丝。

但“听劝营销”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快速响应:当大家都在“听劝”时,就到了卷速度的时候。

付诸行动:只收集意见,不做出行动,反而会损害品牌的信誉度。

日常听劝:听劝本质上是消费洞察,不应局限于一两次,而是要融入经营日常,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读懂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一切生意的起点。品牌只要向消费者开放一个“我想变好”的接口,力量自然会以想不到的方式涌进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静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