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18 16:24

(中央社记者张瑷台北18日电)蓝白提案修正财划法,19日将在立法院逐条审查。学者指出,地方盼中央释出财源无可厚非,但目前各版本聚焦中央应下放多少钱,事权划分却缺乏讨论,恐重蹈财源未能合理配置的覆辙;另有学者认为,若中央大幅释出财源,恐影响经济、科技预算,降低台湾国际竞争力。

攸关中央、地方财源分配的财划法吵嚷多年,在新政府上任后,国民党团、民众党团及多位立委分别提出修正草案,19日将在立法院进行逐条审查。

国立政治大学财政学系教授陈国梁指出,地方政府希望中央释出财源无可厚非,但财划法是谈「收」与「支」,现在各修法版本都有一个盲点,就是仅聚焦在「收」、即中央应该下放多少钱,然而,释出更多财源后该如何分配,却缺乏通盘、审慎讨论。

陈国梁形容,收支如天秤,如果收入变多,支出面也要增加,不过目前试算草案版本,出现部分县市获配的金额,甚至比该县市全年岁出金额还要高的情况,这会重蹈财源未能正确、合理配置的覆辙,且可想而知将衍生出蚊子馆乱象、社福资源浪费等后果。

陈国梁认为,中央应提出行政院版修法草案,并连「地方制度法」等一并修正,严肃检讨地方自治事项,完善财权、事权的衡平,才能同时提升地方财政自主,以及整体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

国立成功大学经济系教授蔡群立表示,财划法是合理分配政府财政资源的重要法规,一旦修正,将牵动人民福利、国家竞争力的改变,怎么样才算合理分配,须以全体人民、地方政府与中央3者的效益加总来思考。

针对垂直分配的调整,蔡群立认为,首先可从103到112年度的中央政府岁出(总支出)来看,社福、教育科学文化、经济发展与国防支出,占总岁出金额的比例相当稳定,显示民众对中央规划的总预算支出项目具高度依赖。

蔡群立指出,从112年度中央编列岁出也可发现,政府推动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强化台湾经济成长动能,挹注税课收入增加,透过此方式把中央统筹税款的饼做大,中央、地方财源都受益。

不过,他表示,在每年岁入(总收入)固定情况下,若财划法修正大幅改变中央、地方的财源额度,恐使中央过度缩减财源,而减少社福、教育、经济、国防等支出,影响民生,且若没有足够财源支应经济、科技预算,难以大力推动重点产业发展,除恐降低台湾在国际间的竞争力,连带也可能导致税收减少,等于是把饼做小。(编辑:张均懋)1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