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虎嗅网 ( ) • 2024-06-18 21: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讲述了丹麦足球运动员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经历心脏骤停后重返赛场的故事。

• ⚽ 埃里克森在欧洲杯比赛中表现出色,展现出生命的奇迹和坚强意志力

• 🏥 现场急救团队的高效救治和使用AED设备挽救了埃里克森的生命

• 🌟 埃里克森重新回到足球场上,展现出对足球的热爱和坚定信念

6月17日凌晨,在欧洲杯小组赛C组第一轮比赛中,丹麦队以1:1战平斯洛文尼亚队。效力于英超曼联俱乐部的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首发出场,打满全场,贡献七次关键传球,传球成功率高达88%,上半场更是上演胸部停球后的抽射破门,为丹麦队取得领先。赛后,埃里克森当选本场最佳球员,他所效力的曼联俱乐部官方表示:“没有人比你更值得。”

这是埃里克森时隔三年后再次站在欧洲杯赛场上。2021年6月12日,在上届欧洲杯小组赛B组首轮比赛中,丹麦对阵芬兰。上半场临近结束前,埃里克森接边线球后在没有任何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昏迷,经过14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急救后,埃里克森被护送离场,紧急转移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在成功进行ICD(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植入手术后,埃里克森于6月18日出院。

这并不是埃里克森这位生命斗士第一次上演奇迹,这三年来,他已经一次次战胜命运。

三年前的惊魂14分钟与除颤器植入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生于1992年,也就是丹麦队递补进入欧洲杯决赛却神奇夺冠、上演“丹麦童话”的那一年。他三岁时便开始接触足球。2005年,他签约丹麦超级联赛的欧登塞俱乐部青年队。2006年,他帮助欧登赛青年队打入丹麦青年锦标赛半决赛,并当选当届赛事的最佳潜力新人奖。2007年,他率领欧登塞青年队夺得丹麦青年锦标赛冠军。

2008年,16岁的埃里克森以100万欧元转会费加盟有球星摇篮之称的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2010年初进入阿贾克斯一线队,并在那年1月17日完成荷甲首秀。3月25日,他在荷兰杯比赛中打进自己的阿贾克斯生涯首球。

2009-10赛季,埃里克森代表阿贾克斯在荷甲出场15次,在荷兰杯出场4次,随队夺得荷兰杯冠军,在欧联杯也出场两次。

2010-11赛季,埃里克森随队获得荷甲冠军,并以联赛出场28次、打进6球、送出10次助攻的表现当选荷甲最佳新秀。

2011-12赛季,埃里克森代表阿贾克斯出场44次,贡献8粒进球和22次助攻。2012-13赛季,他又代表阿贾克斯出场46次,贡献13粒进球和22次助攻。

2013年8月,埃里克森以1200万英镑转会费加盟英超的托特纳姆热刺俱乐部。

2013-14赛季中,埃里克森共代表热刺出场41次,贡献12粒进球和16次助攻。2014-15赛季代表热刺出场48次,贡献12粒进球和5次助攻。2015-16赛季代表热刺出场47次,打进8粒进球和14次助攻。2016-17赛季代表热刺出场48次,贡献12粒进球和23次助攻。2017-18赛季出场47次,贡献14粒进球和12次助攻。2018-19赛季出场51次,打进10粒进球和17次助攻。

在国家队方面,埃里克森于2010年3月完成丹麦国家队首秀,当时仅有18岁,仅次于哈拉德·尼尔森和米歇尔·劳德鲁普,是完成丹麦国家队首秀的第三年轻球员。也是那一年,他随国家队出征南非世界杯,并以18岁零4个月的年龄成为该届比赛最年轻球员。

2020年1月,埃里克森以2000万欧元转会费加盟意甲国际米兰俱乐部,在经历一段时间低迷后,他成为球队绝对主力,并帮助国米在2020-21赛季提前四轮获得意甲冠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首个五大联赛冠军。

但在2021年12月17日,由于意大利不允许带有心脏除颤器的球员上场踢球,埃里克森与国米解约。

三年前埃里克森能够死里逃生,离不开堪称教科书一般的现场急救。

当埃里克森昏倒后,附近的队友梅勒和两名芬兰球员立刻上前查看情况,随即向主裁判摇动双手,示意发生紧急情况。执法经验丰富的裁判安东尼·泰勒立刻吹停比赛,并示意丹麦队相关医护人员立刻进场。显然具备急救知识的队友梅勒立刻扶埃里克森侧躺,队长克亚尔则冲过来掰开埃里克森的口腔,保证空气畅通并防止其吞舌窒息,随即及时对其进行心脏复苏按压。

抢救心脏疾病患者时,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根据现场视频,埃里克森倒下后,场上球员在3秒后举手示意,裁判吹停比赛是在第5秒;第8秒,队医冲入现场;第37秒,携带急救设备的医务人员冲进场地;第52秒,AED到位;第1分36秒,医务人员开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黄金4分钟”被充分抓住——根据统计,心脏骤停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达80%至90%,4分钟内的成功率下降至50%左右,6分钟后的成功率下降至4%,10分钟后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

现场最让人感动的是埃里克森的队友,他们脸朝外排成人墙,挡住直播镜头和媒体的相机与摄影机,为埃里克森保留着隐私和尊严。当埃里克森恢复意识被抬出场外时,丹麦队的球员仍然围成一圈紧紧跟随,延续着这足球史上最感人的“生命之墙”。有芬兰球迷献上两面芬兰国旗,将移动的担架车紧紧围裹,继续保护着病人的尊严。在这一刻,全场都为了埃里克森祈祷,无分丹麦球迷、芬兰球迷还是第三方球迷。

这惊魂14分钟不仅仅挽回了埃里克森的生命,也见证了竞技场上的温情脉脉。

埃里克森遭遇的心脏骤停由室颤引起。所谓“室颤”,即心室颤动,是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

室颤非常凶险。心脏结构犹如“两房两厅”(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正常情况下,心房心室心肌细胞按照统一指令,有序同步收缩、舒张,形成合力输送血液。一旦发生室颤,意味着心肌细胞同步收缩被打乱,没有合力,供血不足、心跳骤停。一旦室颤发生5分钟以上,脑细胞缺血5~6分钟就会坏死,心脏没有血供,导致猝死。

挽救埃里克森生命的关键,是现场配备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在顶级足球赛事的球场上,AED早已是标配。这当然与许多沉痛的历史有关,在足球史上,有多位球员曾因心脏问题突然晕厥甚至猝死。这些悲剧也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球场急救,AED逐渐成为标配。

在现场心肺复苏约15分钟后,埃里克森恢复神智,随后被紧急转移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随后完成心脏手术,植入ICD并努力进行复健。7个月后,恢复健康的埃里克森在足坛重新出发。2022年3月,他在丹麦与荷兰的友谊赛中重新披上国家队战袍。

埃里克森能够重新走上赛场,火柴盒大小的ICD功不可没。专家认为,有过心脏骤停的患者,更容易再次出现心源性猝死。对于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除了使用药物和定期到医院随访之外,还有植入ICD这一“救命神器”。ICD的历史可追溯到1980年,当时美国霍普金斯医院为病人植入第一台ICD,即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ICD主要包括除颤器、电机和体外程控器。它埋在皮下,通过导线连接到心脏内,一旦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情况,可以检测心律进行判断,通过自主放电去除恶性心律失常。

在与国米解约后,埃里克森于2022年2月1日签约英超布伦特福德俱乐部。当时,他曾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继续踢球,并出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他做到了。这显然是个奇迹,因为在埃里克森植入ICD后,媒体采访的专业医生们多数认为: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但不可能继续从事高对抗的足球运动。此前也有类似例子,2012年,刚果国脚穆安巴在英格兰足总杯中因心脏骤停而昏迷,虽然被抢救过来,但不得不提前退役,年仅24岁。可埃里克森却重新走上球场,而且延续着球星级别的表现。

2022年2月26日,在英超第27轮主场对阵纽卡斯尔的比赛中,埃里克森替补登场,时隔259天后重返绿茵场。3月5日,布伦特福德对阵诺维奇队,埃里克森时隔266天后回到首发阵容。4月2日,英超第31轮,埃里克森打入回归英超的首球,赛后被评为全场最佳。

埃里克森重新站在球场上,这已经是一场胜利。他的出色表现感召了全队,布伦特福德队在赛季后半程表现出色,提前数轮保级成功,豪门曼联队也因此向埃里克森伸出橄榄枝。

在国家队层面,埃里克森于2022年3月27日,也就是时隔287天后,再次为丹麦国家队出场,而且首次触球就实现进球,这是他在国家队的第37个进球。

2022年11月,埃里克森入选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丹麦国家队名单。在此之后,他一直是国家队的一员,表现依旧出色,是丹麦队当之无愧的中场核心。他对足球的热爱,是前行的最大动力。

曾经的那些悲剧,还有医疗设备在绿茵场上的进化

早期足球领域并没有“队医”这一配置。二战前的足球比赛中,如果有球员受伤,为他们止血或送他们就医的是所谓“杂役”。以上世纪30年代的尤文图斯为例,当时的“队医”同时也是球场的草皮维护员。

最早为运动队配备专业队医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人,此举逐渐延伸至足球领域。上世纪70年代,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队和大牌俱乐部都有了专业队医。

上世纪90年代,足球医学逐渐成为一门有针对性的科学专业,涵盖了训练规划、恢复和伤病治疗等多个领域。

以配置最完善的英超俱乐部为例,球队的每个梯队都会配有自己的医疗小组,通常由7~8名成员,主管一般为全科医生,负责信息搜集、整理和工作统筹。队医不但要为球员提供医疗服务,还要监测球员身体状况,提供针对性的训练、赛后恢复和食谱配置。人们最熟悉的赛场应急处理,仅仅是他们工作的其中一部分。

在足球医学发展的同时,球场上的悲剧也从未消失过。以心脏骤停猝死为例,最早的官方记录可以追溯到1906年10月27日,英格兰利兹联队球员大卫-威尔逊在与伯恩利的比赛中,因为胸部疼痛而暂时下场,然而由于有两位队友受伤,作为球队头号射手的威尔逊争胜心切,不顾医生劝告重返球场(当时足球规则允许下场球员再度上场)。结果在打进一球后,威尔逊昏倒在球场上并猝死,年仅23岁。

不过在当时,足球规则十分简单,对犯规的约束非常有限,导致“野蛮足球”大行其道,加上医疗条件限制,因此对球员来说,更大的危险来自于剧烈冲撞导致的脏器出血、颅骨骨折和脑震荡等。还有外伤导致的破伤风等问题,直至青霉素被广泛使用后才有改观。因为心脏问题猝死的球员,在1945年之前有记录的不超过五位。

二战后,因为在战争中积累的医疗经验,医学界在临床、救护和输血等领域都有很大发展,加上X光和CT的使用,内外伤不再是球员面临的头号杀手,心脏问题成为足球运动员乃至整个体育界的“第一杀手”。在欧洲,心源性猝死发生最为频密的运动是足球,而在美国则是篮球和橄榄球,这显然与两地的运动喜好有关。

1996年,在英国举行的欧洲心血管学会会议公布数据:从1981年到1994年,各运动俱乐部中猝死的运动员达2000名,其中足球运动员628名,是所有运动员中猝死率最高的。2000年后,心源性猝死的球员也超过百位,涵盖了不同年龄段。

喀麦隆国脚维维安·福的不幸堪称标志性事件,在2003年联合会杯半决赛中,喀麦隆队与哥伦比亚队交锋。维维安·福在无球状态下突然倒地,哥伦比亚球员第一时间托起他的头部,队医紧急入场实施急救,但维维安·福在被送往医院途中不幸离世,年仅28岁。

这一令人沉痛的事件,让国际足联痛定思痛。联合会杯从两年一届改为四年一届,以便球员获得更多休息和恢复时间。

在维维安·福之后,仍有悲剧一再发生。2004年1月26日,葡萄牙本菲卡俱乐部的匈牙利国脚菲赫尔在比赛中不幸猝死,他的29号球衣在队内永远退役。2007年8月25日,塞维利亚与赫塔菲的西甲比赛中,塞维利亚队球星普埃尔塔因心脏病倒在场上,虽然队医马上抢救,并将他送进医院,但三日之后,普埃尔塔离开人世,年仅22岁。

2012年4月14日,意乙利沃诺队球员莫罗西尼在比赛中突发心脏病,因抢救无效而离世,年仅25岁。2015年5月11日,效力于比利时第四级别球队比尔肖特的蒂姆·斯科特在赛场上晕倒,三天后不幸离世,年仅23岁。

2021年6月2日,前帕尔马球员朱塞佩-佩里诺在比赛中心脏骤停,之后不幸去世,年仅29岁。更令人难过的是,朱塞佩-佩里诺所踢的这场比赛,是为自己三年前去世的亲弟弟举办的纪念赛。2018年6月,朱塞佩的弟弟罗科-佩里诺在骑行时发生心脏骤停去世,年仅24岁。2021年,佩里诺家族在家乡那不勒斯举行这场五人制纪念赛,可却成了朱塞佩-佩里诺的绝唱。

2021年12月22日,29岁的阿曼国脚拉卡迪在国内联赛的赛前热身中晕倒并离世。12月23日,效力于克罗地亚二级联赛杰廷斯图队的卡西奇也不幸因心脏骤停离世,年仅23岁。12月25日,效力于阿尔及利亚第二级别联赛塞达队的28岁后卫卢卡尔在比赛中因心脏骤停而猝逝,四天里的三宗悲剧令人难过。

2023年11月11日,加纳国脚德瓦梅纳在比赛中因心脏病倒下,送入医院后离世,年仅28岁。2024年4月14日,效力于意大利第五级别联赛球队卡斯特尔菲奥伦蒂诺的边锋马蒂亚-吉亚尼,在比赛中心脏骤停,送医后抢救无效离世,年仅26岁……

中国足坛也有这样的悲剧,2014年11月12日,中乙球队大连超越球员王仁龙在训练时猝死,年仅18岁。31岁的五人制国脚张文在宁波踢球时不幸心脏骤停猝死。

但与此同时,足球医学也开始更加多元化,比如通过高科技手段监测球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状况,并进行数据总结,寻找更适合球员的训练、比赛方式与强度。当然,更重要的是设施的发展,埃里克森之所以能够奇迹生还,正是因为AED的配备和及时使用。

从维维安·福到埃里克森,生与死的背后是足球领域不断增加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持续优化的紧急方案和流程。

如今在国内,许多公共场合都配备了AED设备,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球场也是如此。

2021年7月4日,成都一位足球爱好者在业余比赛中不幸猝逝,时年53岁。当时医护人员表示了惋惜,因为救护车虽然迅速赶到现场,但仍然赶不上黄金4分钟抢救时间,他们认为,如果现场有AED,或许有机会挽回生命。

此后两年多时间,AED在公共场合的覆盖明显加强,在公共球场上也是如此。

2022年9月8日,一位长沙足球爱好者在踢业余足球比赛时,突发心脏骤停。在现场毫无准备,120并未短时间赶到的情况下,他被现场众多热心人专业及时抢救,并依靠AED设备挽回了已经暂停的呼吸和心跳。

2023年2月19日,南京白马公园内的足球场上,一位业余踢球者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心脏骤停,情况危急。所幸现场人员在黄金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并以AED设备对其进行除颤,将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这场救援堪称“教科书”式,从踢球者倒地到被送上救护车,只用了短短13分钟。球场内的AED设备和工作人员经历的心脏复苏培训,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当然,在职业足球领域,球员面临的问题或许并不是AED可以解决。心源性猝死之所以在球场上相对高发,是因为职业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状态下,身体更为疲惫甚至透支。但这个问题又很难解决,尤其是足球运动最为发达的欧洲,足球产业与资本高度捆绑,球员的身体机能处于被压榨状态。

如果说大俱乐部可以拥有高质量的医疗团队,球星能够拥有私人医生,比赛往返甚至可以动用私人飞机,那么大多数金字塔底层的普通球员,面对这样的透支毫无办法。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心源性猝死仍然是球员面临的最大威胁,最能降低这一风险的办法,是让他们别太累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 (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