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18 22:23
立委要求教育部把闽南语改为台语。联合报系资料照立委要求教育部把闽南语改为台语。联合报系资料照

民进党立委要求教育部把闽南语改为台语,引起客家团体大反弹!

社团法人台湾客家语文学会、台北市客家文教发展协会等客家团体,针对民进党陈培瑜委员要求教育部将闽南语窜改并独占台语一词表达严重抗议,要求尊重教育中立之客观价值,避免政治干扰。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民进党陈培瑜立委日前质询教育部长,要求教育部在一个月内,将学校本土语言的「闽南语」改为「台语」,客家团体认为此举显然违反国家语言发展法与实施本土语言政策的旨意,特提出严正的抗议,其理由如下:

(一)根据国家语言发展法第3条与第4条,已明文规定在台湾地区各族群使用的母语名称及地位应一律平等。

(二)再根据教育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本土语言课纲,对本土语言的类别(闽南语文、客家语文、原住民族语文、闽东语文)与定义已有明确的规范,且行之多年。

(三)从85年起国小到高中教育阶段,已陆续实施本土语言教学超过28年,各类本土语言在学校受到公平对待,实施成效逐渐彰显。

(四)之前曾有少数学者与社团,或以个人见解或意识形态认为闽南语名称应以台语替代,甚至在网路发起台语正名连署运动,此举恐造成校园单纯的本土语言教学,逐渐被政治或少数团体干扰,造成校园内本土语言教师与家长及学生的困扰。对于纯净的学校教学弊多于利(其行动主张等同于50年前独尊华语为国语,贬抑国内已有之各族原住民语、客语、闽南语族群之身分认同与文化传承之弊,实非民主国家确保各族裔国民地位平等、文化等值、话语平权之举,落实闽南语使用族群沙文主义之逆行,非我国家长远发展、多元并陈、深积文化之福。

客家团体认为,台语是近卅年来为对抗华语专擅为国语,并为确立台湾主体性而来之民间对闽南语的俗称,有其政治上的对抗功效,我们予以尊重。但是在学校课程名称与教材编选上,应以教育部正式称呼的闽南语,才符合教育价值与教学需要,不宜以台语混淆闽南语专属闽南族群之属性。正如客语仅标示使用该语之台湾人、中华民国国民为客家人,使用各原民族语者也仅标示其中华民国国民之族裔与其文化传承之骄傲;闽南语并非模糊化使用该语族群之台湾人、中华民国国民属性,而在保留并彰显其族裔文化之特色,台湾之成为一个伟大并被世界广泛认知与肯定的国家-中华民国,乃源于对多元族群之尊重、包容,连近廿年来进入我国成为国民或工作者的新住民语言都获得尊重与包容,甚至在学校开班授课,正彰显我台湾社会对多元文化之包容,对各族裔国民之尊重。台湾、台,这两个字词代表的是认同、骄傲,应属于所有族裔全国人民共有,不该专属于特定族群。

客家团体指出,就现况而言,所有居住在台湾的族群使用的固有母语都属于台湾语言之一,如果以少数学者与社团的主张将闽南语窜改并专擅台语一词,将引发其他族群母语者的疑虑与相对的语言歧视感,影响社会和谐,族群互相撕裂,非政府办教育与学校存在的旨意。

聚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