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19 10:24
针对行政院长卓荣泰主张覆议案,国民党立委傅崐萁质询时数度拍桌怒骂。记者曾原信/摄影针对行政院长卓荣泰主张覆议案,国民党立委傅崐萁质询时数度拍桌怒骂。记者曾原信/摄影

行政院就国会三读通过的国会改革法案提出覆议案,行政院长卓荣泰今(19)赴立法院报告并备询。国民党立委傅崐萁作为首位质询,与卓揆间火药味十足,指行政院称立院可依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对官员课以刑责,这是诈骗。傅崐萁也驳斥政院称藐视国会定义不明,卓揆反酸,「花莲县议会的质询也很精彩」,傅拍桌回呛「如果你的态度是这样,你的水平是地方议会议员,你可以这么做」。

傅崐萁首先说,国会改革是过去30年,民进党先进不断要求,要民主、要阳光、要反贪腐,让国会有能,政府廉能。前立委林浊水也好,前立委沈富雄也好,有这么多民进党先进希望国会有听证、调查,看到这代民进党对自己的主张放弃,非常遗憾。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傅崐萁表示,这次国会改革法案经过共13次的院会、委员会及协商,举办过3场公听会,才三读通过,哪里没有经过实质讨论?卓荣泰回应,5月17日、21日、24日、28日,那时呈现什么状况,就是为国人诟病,3场公听会是谁举办?

傅崐萁说,经过13次院会、委员会讨论,才把国会改革法案三读,若认为13次还不算实质讨论,以后民进党推出的法案要在立院通过,要几次讨论?卓荣泰拉高音量,回应「我不是跟你算数字,我在跟你讲文字!」

傅崐萁接著播放影片,质疑国务机要费阿扁除罪化,怎么通过的?民进党直接宣布会计法90-1条修正案送出委员会、散会。2017年2月3日国会直播,这是民进党提案,在立院讲什么、做什么,通通清楚。他接著向卓荣泰表示,国际常识不足可以教,欧洲议会、英国议会、联合国到现在都是举手表决,没有什么叫做「举手表决有谁知道」。

傅崐萁又反驳行政院称「混淆双首长制,不可质询总统」,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以前要求前总统马英九国情报告接受即问即答,昨是今非。卓荣泰说,当时为何没有通过,就是不适当,傅是重蹈错误。

傅崐萁指出,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46-2条增订后,行使职权调查的事项、范围界定清楚,对诉讼中、审判中的案件不得行使,且通过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46-2条,是通过民进党团版本。卓荣泰回应,过去没有过,就是不适当。

傅崐萁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条,除非是犯罪嫌疑人才可以请律师,证人到法院可以请律师吗?来立法院听证的民众都是与案件有相关的,作证怎么可以带律师,当然要经过主席同意,百姓到立法院听证,没有刑责,只有官员有刑责。卓荣泰回呛,为保护人民基本权利,一点水都不能放。

傅崐萁再反驳审查人事无期限恐瘫痪政院,表示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29条修正后,立法院审查人事期间,不得少于一个月,并于院会表决前10天拟具审查报告,这样哪里有问题? 卓荣泰回应,只说不得少于一个月,这样不是会放半年吗?傅回应,法条修正前就没有期间,胡说八道,原本就没有期间限制。

傅崐萁再说,政院称怀疑官员虚伪陈述可以课以刑责,这完全是行政院诈骗。是中华民国刑法第141-1条,哪里是立法院职权行使法?此时法务部长郑铭谦欲插话被傅打断。

傅崐萁指出,公务员于立院听证或受质询时,为虚伪陈述,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不是立法院来判 ,是送法院处理,全世界只有民进党官员可以伪造文书、伪证免罪。

傅崐萁再驳所谓藐视国会定义不明,播放行政院前院长苏贞昌接受质询反呛立委的影片,例如苏呛蓝委郑正钤「你懂我刚刚的答询吗,吵死了!」、呛前立委郑丽文「不要脸」、呛蓝委洪孟楷「你妈妈质询不会像你这样」。卓荣泰不甘示弱,回应「花莲县议会的质询也很精彩」。

傅崐萁怒而拍桌,表示「如果你用这种态度在立法院,你不但不是大师兄,没有调和鼎鼐。这是国会!如果你不是行政院长,你的水平是地方议会议员,你可以这么做。请尊重你自己是行政院长,你不是地方议员,面对国会,要谦卑,要调和鼎鼐,要把职务做好。」

傅崐萁总结,赖清德总统是中华民国总统,按著宪法宣誓就职,他连说三次「不要再推两国论」。卓荣泰酸,不要超过质询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