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20 15:39

6月19日,上海“入梅”首日,暴雨雷电双预警高挂,大到暴雨来袭,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面对这场考验,上海市气象部门未雨绸缪,把握节奏精准调控,以“31631”强降水风险预警应对机制筑牢申城全域的“生命线”。

2024年6月20日,上海,松江区降暴雨,市民冒雨骑行。视觉中国 图

今年6月,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本市强降水风险预警应对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明确以“31631”各时间节点巧妙发力,实现预报预警与应急响应的高度耦合,为汛期气象服务起好步。

“3”——提前3天,市气象部门便通过防汛直通车、应急气象直通车向市委市政府发布强降水过程提示,并联合防汛部门开展视频会商,对未来3天内申城可能出现的强降水天气类型、大致时段及服务节奏进行详细分析。

“1”——提前1天,市气象部门于6月17日发布《重要气象信息市领导专报》,深入分析梅雨前期大气环流形势和降水特征,对可能引发的雷雨大风、高温高湿等灾害性天气及其对城市运行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建议,为城市安全运行描绘出清晰的蓝图。

“6”——18日16时40分,气象部门发布强对流预通报,提前6小时以上提示半夜到次日将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电天气,累积雨量达50毫米以上。收到消息后,水务部门第一时间加强对各水利片区水闸的调度控制,提前做好河道水位预降、排水管道水位降低等工作。

“3”——18日22时10分,梅雨带初具规模,开始影响长江中下游,上海中心气象台提前3小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全市防汛防台IV级(四级)响应同步启动。

风雨未至,行动先行。在预警发布的30分钟内,徐汇区衡复物业天平维修站点40名一线维修人员已全部到岗,报修平台后台一有消息弹出,立马就能“接单”。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老年人应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彻夜坚守待命,一旦接到老年人应急铃或电话,随即开展处置措施。在巴士三公司,值班人员正对所有营运车辆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特别针对车辆雨刮系统、灯光系统、制动系统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雨刮工作正常,灯光照明达标,制动效果安全可靠。

“1”——在暴雨的关键时刻,上海市气象局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力度,将视情启动1小时临灾预警机制,通报未来1小时内强降水落区、小时雨强极值等,及时给出风险隐患点的提示。

“31631”模式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技术层面的坚实支撑。去年刚刚业务升级完善的上海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为前期的“3”和“1”提供有力支撑。1公里短临数值模式的试运行则实现了逐小时高频率、1km高分辨率、高准确性的滚动预报,让“6”的预通报和预处置紧紧咬合。同时,人工智能预报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全国首个大城市相控阵雷达组网助力对流扫描无盲区、风暴追踪不遗漏,高效保障了临灾预警的“3”和“1”。

气象部门统计19日00时至24时累积雨量,大部分站点达到了大雨量级,金山、奉贤及浦东南部的部分站点达到了暴雨量级。国家站中,雨量最大的是金山站44.3毫米,徐家汇站为29.2毫米。

6月20日,“暴力”梅继续出击,但到了中午前后雨势开始趋弱,阴到多云为主,阵雨的范围减小,时间缩短。6月21日,“暴力”梅将收敛,上海以阴到多云为主,有时有阵雨或雷雨,南到西南风3~4级。气温回升一些,全天在25~31℃之间,午间的闷热感加重。

周六至下周中期,梅雨带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多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其中周日至下周初的雨势较为明显一些,请大家及时关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气温起伏不大,总体在25~32℃之间。由于湿度大,气温一旦高过30℃,闷热体感就会加重,需要注意做好防霉、防潮、防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