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6-21 10:16

欧委会名义上对中国车企进行反补贴调查,实质上或许是在刺探中国电动汽车机密信息。

车东西6月20日消息,日前中欧新能源10家车企在商务部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议,共同反对欧委会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

会上,中国车企明确表达了对欧委会反补贴调查的不满,认为调查不仅范围过广,还带有窥探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嫌疑。

可以说这次欧委会的反补贴税十分离谱,有中国车企披露,欧委会在反补贴调查中,要求企业提供电池配方等五项核心技术信息和机密信息。

除此之外,欧委会还要求中国企业提供核心商业秘密和运营秘密,如产能计划、销售策略、客户名单等。

对此,也有中国企业建议中国政府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自欧进口的大排量汽油车实施更高的暂定关税,最高可提升至25%,以此作为反制措施。

截止到目前,关于反制的内容还没有进一步官方消息。

商务部也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对欧盟方面的反补贴税进行了反对,提到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的有关做法罔顾世贸组织规则。

01.商务部反对不合理反补贴税,有企业建议考虑反制措施

针对欧委会不合理的反补贴税,在今天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进行了回应,他提到:“中国企业对此非常震惊和失望。欧方有关做法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公平竞争,破坏全球绿色转型和开放合作,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现场(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据了解,在本次的反补贴策略上,欧委会方面具体要求包括详细列出电池原材料的构成及供应商信息,而这些数据被视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命门”,其泄露可能会严重威胁企业和国家的技术安全。

除此之外,欧委会还要求中国企业提供核心商业秘密和运营秘密,具体分别是:

1、企业的五年产能、产量及所有固定资产的清单;

2、企业未来在中国、欧盟及第三国新增产能的计划;

3、企业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电力、人工费用及设备折旧信息;

4、企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条款及定价策略;

5、企业在欧盟所有客户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可以说,这样的要求是有些过分的。

在会议上,中国车企质疑欧委会的行为,反问如果欧洲企业被中国政府要求提供类似信息,他们会作何反应。这一质问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欧委会的调查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此前的反补贴调查大多针对简单制成品,而电动汽车产业链复杂,涉及上千家供应商。

有不少人认为欧委会可能在试图通过调查了解中国电动车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这种行为显然超出了合理调查的范畴。

与此同时,并非所有人都觉得反补贴税是合理的,不少欧洲国家和车企也反对欧委会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

参会的欧洲企业表示,他们在新能源转型阶段与我国的技术合作密切,很多产品销往欧洲和全球市场。

此外,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传统燃油车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来自中国。针对欧洲大排量汽油车的反制措施,将使这些传统欧洲车企的市场遭遇重创。

同时,有企业建议中国对欧洲大排量汽油车采取的反制措施,这无疑将对这些传统欧洲车企的市场造成新的重大冲击。

可以说,欧委会这样的做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市场一直是欧洲车企的重要营收来源。以大众集团为例,这家公司长期以来在中国燃油车市场占据最大份额,其与南北大众共同占有近20%的市场份额。

评论人士称,如果欧委会坚持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车企将面临“双倍打击”。

02.最高征税超48%,欧委会关税大棒挥向中国车企

而之所以如此紧急,就是因为欧委会发布的一则公告。

欧委会对华反补贴税政策出台

6月12日,欧委会在公告中说明结论,经其调查,中国的纯电动汽车(BEV)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这对欧委会BEV生产商构成了经济损害威胁。因此,委员会表示,已与中国当局联系,讨论这些调查结果,并探讨解决该问题的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方法。

在此背景下,欧委员会已预先披露了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反补贴税

其中,欧委会对三家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分别额外征收17.4%、20%、38.1%的反补贴税。

而欧委会也指出,对于配合其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将额外征收21%的反补贴税

而对于所有其他未配合其调查的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对这些中国纯电车生产商额外征收反补贴税额为38.1%

据悉,目前欧委会对所有进口车征收税额为10%,这也就意味着,此次反补贴税生效后,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这三家被抽样调查的车企,面向欧洲出口电动车分别要缴纳27.4%、30%、48.1%的关税。

而像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南京金龙、蔚来、特斯拉中国、小鹏等配合欧委会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出口欧洲要交31%的关税。

而其他未配合欧委会调查的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缴纳关税高达48.1%

不过此公告也引起了多家欧洲巨头车企的纷纷反对,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大众汽车集团都表达了反对。

03.结语:合作共赢才是真

相互敌对,加增不合理关税最终不会有赢家。只有中欧双方应一道共同努力才会双赢。

欧委会应重视中欧企业的共同呼声,摒弃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由和公平贸易,共同促进中欧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东西”(ID:chedongxi),作者:Janson 迩言,编辑:志豪,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