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21 13:54

在美国和拉美制造业产业链“近岸外包”合作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近期,美科技巨头开始要求中国台湾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伙伴在墨西哥落户。目前,富士康在墨西哥新建的大型工厂已经在为亚马逊、谷歌、微软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生产人工智能服务器,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关键制造商英业达也正在寻求在墨西哥发展生产,其他亚洲制造商包括和硕、纬创、广达和仁宝也都纷纷选择扎根墨西哥。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国家似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热土”。但当前拉美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呢?

根据2024年公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指数,美国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和新加坡,而拉美总体AI实力有限,基于该地区综合情况,勉强排名第35位。拉美的人工智能总体实施率仍落后于其他经济体,为37%,而全球为42%。由此可见,拉美地区人工智能整体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不小。国际数据公司估计到2024年拉美人工智能增长率将高达69%。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30年人工智能将占拉美GDP的5.4%。

AI发展现状:投入少、缺人才、还有2亿人上不了网

2023年11月,智利国家人工智能中心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美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开发银行以及美洲国家组织的支持下公布了拉美首个人工智能指数,选取并评估了地区12个代表国家的人工智能状况,是目前关于拉美人工智能发展情况最为权威的评级报告。根据这一报告,拉美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拉美地区内部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当前来看,智利和乌拉圭处在第一梯队,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次之,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则处在最末。

拉美各国对人工智能投入水平不高。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和基础设施的私人投资达到1900亿美元,而拉美仅为82亿美元。同期,拉美国家投资总额不超过美国投资总额的1.7%,也不超过中国投资总额的5%。智利、巴西和墨西哥拥有两个以上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阿根廷、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拥有一个,其余国家一个都没有。

拉美一体化的推动力度有限,地区协作水平低。近五年来,拉美与欧洲、美国、亚洲的有关人工智能的合作占与其他地区交往总量的80.6%,而拉美内部的合作仅占总数的7.7%。

地区私营部门对人工智能认可和接受程度要高于政府部门。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编写的《2023年拉美人工智能》报告,近80%的拉美公司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但拉美人工智能公司占全球总数不到3%。其中巴西私营部门拥有的人工智能公司数量高于拉美平均水平,但产业数字化程度总体偏低。

拉美人工智能发展受地区软硬件条件影响大。一方面,缺乏熟练技术人才是拉美面临的最大困难。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到2028年拉美可能需要新增250万名信息通讯领域的技术专家,对地区劳动力进行再培训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数字基建水平是限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拉美仍有2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是拉美仅有拥有商用5G的国家,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5G仍处于前期启动阶段,其余拉美国家还尚未提出明确的频谱招标日期。乌拉圭是拉美数据中心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只有巴西是真正拥有“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AI治理情况:各国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合作水平不高

从区域层面看,2021年11月,在第七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上,拉加经委会提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数字议程区域倡议》。2023年10月,首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工智能伦理部长级和高级别权威峰会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地区20个国家签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工智能伦理宣言》,并批准成立人工智能政府间理事会,决定于2024年上半年召开工作会议。

从国别来看,目前仅巴西、智利和秘鲁政府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具体法规,并实施以数据保护为重点的监管体系。

巴西官方2021年发布了首个人工智能战略,已经实施了计算机犯罪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法,目前正在开发其首部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的法律。智利政府也在制定一项规范人工智能的法案,并引入了智利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部于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政策。秘鲁政府制定了“2021-2026年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专门的第31814号法律,2022年提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道德监管法》。2023年7月,秘鲁政府颁布了《促进人工智能使用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

墨西哥和乌拉圭政府的政策成熟度也相对较高。2023年4月,墨西哥参议院成立国家人工智能联盟。乌拉圭政府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开发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修订了人工智能数据战略,还批准了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并创建国家人工智能中心。

阿根廷政府于2023年发起了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促进计划,得到美洲开发银行3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发布了《可靠人工智能建议书》。阿根廷经济部和科技创新部共同实施“阿根廷计划”,已为超过20万名年轻人提供了编程机会。阿根廷新版《知识经济法》还将人工智能作为其主要考量的内容。

哥伦比亚已经制定了数据保护法,但是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厄瓜多尔治理和监管水平低于拉美平均水平,只有一部《数据保护法》。玻利维亚尚无任何人工智能战略或治理法规。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23年初哥斯达黎加宣布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成为中美洲第一个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的国家。2023年6月,多米尼加宣布开始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制定了《2030年数字议程》和《2030年国家创新政策》,有望得到拉美开发银行和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的支持。2024年3月,洪都拉斯和多米尼加政府签署名为“拉美4.0”的计划,拟对多米尼加和洪都拉斯的1000名年轻人进行人工智能培训。该计划是朝着制定西半球首个区域人工智能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

在国际层面上,拉美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治理的方式有多种,但整体合作水平不高。首先主要是政府间的官方合作。拉美和欧盟开启人工智能合作时间不长。2023年7月举行的欧盟-拉共体峰会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成立欧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数字联盟,这也是欧盟全球门户战略的组成部分。拉美在筹备出台其首个人工智能指数的过程中还得到了教科文组织和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技术援助。哥伦比亚政府正在与总部位于阿联酋的G42基金进行谈判,以在哥伦比亚创建一个人工智能中心,计划启动“PotencIA Digital”战略(“数字潜能”战略)。

其次是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民间合作。2023年微软全球第四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乌拉圭落成,还与智利天主教大学共同创建了人工智能技术联盟。同年联想宣布向拉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1500万美金。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与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公司Wizeline创建了合作关系,建立了拉美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室。华为经常为智利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谷歌在2023年为拉美的数字化转型投资12亿美元,为拉美大学数字技能课程提供12万个奖学金名额。

前景:一片“蓝海”,还是对民主的威胁?

作为全球对人工智能发展最为乐观的地区之一,拉美对人工智能的好感度和接受度都比较高。根据咨询公司益普索2023年的调查,秘鲁对人工智能的支持率最高,约70%;墨西哥紧随其后,为65%;哥伦比亚和智利分别有64%和63%。巴西和阿根廷则相对不那么热情。

总体来看,拉美具备一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潜力。首先,拉美的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特点,青壮年人口占比约为65%,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其次,拉美地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所有地区的比例最大,拥有充沛的清洁能源以应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耗能。此外,近年拉美光纤网络持续快速发展,2023年拉美光纤渗透率占比超过30%,具备良好的用户使用基础,拥有全球最长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尤其是进入后疫情时代以来,以人工智能等高尖精科技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拉美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一大抓手。

与此同时,拉美发展人工智能也存在隐忧。一是对环境风险和能源危机的担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数据中心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水源和能源消耗。拉美最大数据中心的所在地克雷塔罗是墨西哥干旱风险较高的州之一,当地企业和居民间的水源争夺战日益升级。2024年2月,智利法院部分撤销了允许谷歌建设数据中心的许可证,并要求公司提交一份适当考虑气候变化的新申请。

二是对民主造成潜在威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正在操控和改变拉美的选举进程,滥用人工智能对选举的公正性造成了威胁。近两年来,拉美各国相继进入新的选举周期,利用高科技进行选举舞弊的案例相继涌现,也增加了国际社会对拉美民主质量的担忧。

三是可能加剧拉美不平等现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发达经济体60%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在新兴经济体的指标降至40%,而在低收入国家预计将影响26%的就业岗位。美洲开发银行预计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四分之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自动化实现。拉美还是全球技术发展最不平等的地区之一,人工智能很可能将继续扩大拉美地区的数字鸿沟,甚至会导致数据治理赤字的出现和数字殖民主义的兴起。

2019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拉美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拉美国家实现人工智能,将放出像玛雅文化一样的光芒”。2023年9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技术合作论坛成功召开,为中拉深化数字技术合作和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开启新篇章。展望未来,拉美追逐数字浪潮更需要“向东看”。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中拉共赴数字“蓝海”的新引擎。

(章婕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