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今日(21日)在市区(天文台总部)录得气温摄氐34度,平了1980年最热夏至纪录。现时南海的水温较高,可以为广阔低压槽的发展提供充足能量,天文台指一道广阔低压槽会为南海中部带来不稳定天气,而广阔低压槽上亦「可能有低压区形成」,并会逐渐靠近海南岛至北部湾一带。

虽然潜在的低压区距离香港虽有六七百公里,但天文台指出风虽远,但在与副热带高压脊的共同影响下,下周初至中期广东沿岸风势清劲,骤雨增多及有雷暴,吹和缓至清劲(4至5级)东南风,高地间中达强风(6级)级,即3号风球风力。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6月21日夏至,天文台总部中午时分录得摄氏33.9度,为近44年最热夏至,外出市面避烈日,吃雪糕消暑。(廖雁雄摄)

天文台科学主任昨(20日)发表新一篇

《天气随笔》——「南海又打风?」

,指出预料一道广阔低压槽会在周末期间影响南海中北部,并在下周初靠近华南沿岸,该区骤雨将会增多及有雷暴。若大气环境合适,广阔低压槽有机会发展成低压区,甚至会进一步增强为热带气旋。

文章指出,现时南海的水温较高,可以为广阔低压槽的发展提供充足能量,但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暂时不太有利热带气旋的生成。即使该广阔低压槽有所发展,若副热带高压脊维持相当强度,使低压槽位置偏西,较为接近中南半岛陆地,则其进一步发展空间有限。

不过天文台今日上午11时半及下午4时半天气预报则指出,一道广阔低压槽会为南海中部带来不稳定天气,而广阔低压槽上亦「可能有低压区形成」,并会逐渐靠近海南岛至北部湾一带,即在香港西南偏西约600至700公里。

天文台并指,「其(广阔低压槽)与副热带高压脊的共同影响下」,下周初至中期广东沿岸风势清劲,骤雨增多及有雷暴。

天文台「地球天气」显示,人工智能电脑模式「伏羲」6月25日凌晨2时的预测,未见南海有低压区形成。(天文台网页截图)天文台「地球天气」显示,人工智能电脑模式「伏羲」6月25日凌晨2时的预测,未见南海有低压区形成。(天文台网页截图) 天文台「地球天气」显示,人工智能电脑模式「盘古」6月25日凌晨2时的预测,未见南海有低压区形成。(天文台网页截图)天文台「地球天气」显示,人工智能电脑模式「盘古」6月25日凌晨2时的预测,未见南海有低压区形成。(天文台网页截图) 天文台「地球天气」显示,欧洲中期预报中心6月25日凌晨2时的预测,未见南海有低压区形成。(天文台网页截图)天文台「地球天气」显示,欧洲中期预报中心6月25日凌晨2时的预测,未见南海有低压区形成。(天文台网页截图)

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显示,下周一(24日)天色开始转差,短暂时间有阳光,有几阵骤雨,稍后有几阵狂风雷暴,吹南至东南风4至5级,高地间中6级。到周二及周三(25及26日)大致多云,有骤雨及狂风雷暴,吹东南风4至5级,高地间中6级。6级属强风,为3号风球风力。

随着副热带高压脊在下周后期再度覆盖中国东南部,该区天气酷热,预测下周五起一连三日,市区气温介乎28至3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