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23 22:49

(中央社台北23日综合外电报导)华尔街日报今天报导,台湾正加紧脚步打造无人机队以强化国安,但在战场举足轻重的小型平价无人机,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使台湾面临供应链挑战。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平价无人机的重要性在乌克兰表露无遗,乌军部署大量无人机侦查敌军行动和空投炸药,有助基辅当局抵御规模更大、装备更精良的俄罗斯军队。

据报导,类似乌克兰的那种不对称冲突,也可能发生在台湾。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更声称台湾是其领土,而且不排除以武力犯台。

台湾正密切研究乌克兰的国防情势,期盼能借镜乌国的若干战术,其中一项就乌克兰推动与民间企业合力打造「无人机国家队」。

据报导,台湾国防部表示,已拟议未来5年支出约1.75亿美元(约新台币56亿元),向民间承包商采购约3200架无人机。

然而,这个数量仍远远不够。根据英国国防及安全智库皇家联合军事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RUSI)资料,乌克兰每月得消耗约1万架这类无人机。

华府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学者葛梅兹(Eric Gomez)表示:「乌克兰已向我们展示,这类冲突如何消耗大量物资。如果补给成为一大挑战或出现不确定性,那么,台湾在冲突爆发前开始大量囤积并保护这些物资,就显得十分重要。」

乌克兰起初拒用美国制无人机,原因包括经常故障和价格过高,因此开始大幅依赖中国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DJI)的产品。随著需求攀升,乌国迅速发展出采用中国进口零件再组装成无人机的在地产业。

不过,台湾无法如炮制这个做法,因为中国供应商可能帮助解放军骇入台湾国军使用的任何无人机,这种风险太高。

再者,台湾身为一个岛国,可能也会发现无人机供应链很容易遭到封锁。相反地,台湾须设法找到能绕过中国供应链,同时建立大量无人机库存的方式。

根据德国无人机领域商业智能研究平台Drone Industry Insights(DII),大疆握有全球3/4的商用无人机市场。

DII执行长沃克韦兹(Kay Wackwitz)表示,中国无人机产业规模之大,使其能量产平价无人机和相关零组件。

台湾无人机大厂雷虎科技董事长陈冠如指出,云台系统(Gimbal System)是一大关键。这种系统结合光学镜头、热感应器和稳定器,是任何侦察无人机的核心。台湾虽已生产许多云台组件,但因为国内劳工成本高昂,大多数组件须运往中国进行组装。

陈冠如提及,在中国以外地区制造云台系统价格至少多两倍,从其他地方取得相当困难。他表示,他花了6个月时间,开发1款原型机,其中包含以色列供应商的云台系统,但在以国去年10月入侵加萨走廊(Gaza Strip)后,库存就没了。

台湾另一家无人机制造商智飞科技创办人暨董事长黄重生,最初曾尝试在台湾军方无人机原型机中,以澳洲替代品取代中国制引擎,但发现成本高出20倍。

因此,黄重生希望与本地供应商合作。他表示,多数台湾工厂不愿配合,因为他无法保证有足够订单,他不得不至少跑了5趟,造访台北郊区1家供应商,花了数小时与老板喝茶协商,最终才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华府也意识到台湾迫切需要一支有能力的无人机队。去年,五角大厦宣布了所谓的「复制者」(Replicator)计划,旨在于18至24个月内部署「数千套跨领域自主系统」,因应中国与日俱增的军事部署。

美国国务院最近批准了一项价值3.6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包括弹簧刀(Switchblade)在内等约1000套无人机系统。

另一方面,台湾也正投资反无人机计划。2022年,台湾士兵在外岛金门投掷石块,击落1架飞越军营的中国无人机,使得反无人机需求成为焦点,

葛梅兹指出:「台湾国防产业并非不够好。而是需要扩大规模。」(译者:洪启原/核稿:陈正健)1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