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24 14:26

三千拿货卖两万、大牌展厅“关门做生意”、票据伪造销售一条龙……

近日,央视财经的一则调查报道,揭秘广州火车站周边的假代购产业链。据报道,从拉客、制假、售假、包装、单据、物流,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商户打着算盘,这些商户宣称假货是工厂购买正品后拆开一比一生产的,专柜“柜姐”也看不出真假。

随着庞大的高仿产业链被展示在聚光灯下,一场大整肃在所难免。

据媒体报道,6月16日,针对广州火车站周边地区存在销售“高仿假货”问题,广州市多部门联合成立专项整治联合工作组,全面排查广州火车站周边的金宝市场、金都市场、南方国际钟表城、三一钟表城、壹马服装广场、白云国际皮具贸易中心、桂花岗商圈等区域,共立案调查17宗,查获涉嫌侵犯“爱马仕”“迪奥”“LV”“GUCCI”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皮具、服装、鞋帽等商品约7600件。

专项整治期间,九派财经记者走访了广州火车站周边市场发现,经过此次大规模清查行动,各商圈已发生不小变化。与往日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不同,西侧的南方国际钟表城主路上,到处可见紧闭着的闸门,只有少许铺面夹在其中透出零星灯光。

南方钟表交易中心附近多家商铺紧闭。图摄: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杜逢

“广州奢侈品高仿问题已经很多年,这次整改虽然力度空前,但就像猫抓老鼠,老鼠永远抓不完,高仿皮具生态已然成型,很难通过清查关店一次性根除。”一名皮具商人向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到,早期由于外来人口流动聚集,广州火车站承接了周边地区的皮具销售环节,甚至发展到品牌扎堆的“世界皮具城”;但近些年,工厂来料加工利润愈发稀薄、又恰逢海外代购的兴起,不少皮具厂商又盯上了高仿背后的暴利、选择铤而走险。

打假风暴来临,广州打假力度和决心空前,曾经的“世界皮具城”又该如何与高仿划清界限、重新找回定位?

【1】大规模闭店与夹缝中的试探

随着整治力度加深,以广州火车站为中心,皮具商人们草木皆兵。

记者走访南方国际钟表城当天,众多关闭的店铺上方拉着亮眼的红色横幅 “假货横行,危害重重,坚决抵制,从源头杜绝”。不远处还能听见喇叭高声播报:不要相信拉客仔,不要购买假冒商品。商场对面修钟表的商家告诉记者,15日晚间,有关部门前来清查,多数商贩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闭了店,谁也没预料到这场旋风式搜查来得如此之快。

南方国际钟表城街边商铺,商场管理人员装订横幅。图摄: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杜逢

说话间,商场管理人员正领着一队工人将准备好的横幅装订在商场北门门头上,横幅上写着“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还消费者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街对面的店主们默默观望着装订过程,不时互相私语两句。目前,整个站西所覆盖的商贸城都要进行检查整改。

位于火车站东边的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同样风声鹤唳。原本簇拥在街边的 “拉客仔”不见身影,只有在靠近商场入口时才能听见“看包吗”的吆喝,但很快就被旁边的人提醒打断:“你胆子真大,还敢在外面拉客。”

但仍有人在夹缝中试探,踏入皮具城内部,只有少量店铺熄灯闭店,不少外国人带着行李穿梭其间,店内仍可见货品陈列。大部分店主对顾客提出的“假货”需求格外警惕,有的需要验证朋友圈,确定不是政府工作人员或媒体记者才能进一步沟通,但同样有泰然无惧的店主,在记者走过时主动抛出“橄榄枝”道:“买包吗?高仿,现货。”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便会将顾客拉到周边的居民小区。这些民宅中的门面通常有着专人把守,只有通过“拉客仔”的引荐才能找到。

正如央视暗访报道中的画面,白云皮具城周边的商用民宅才是高仿假货更大的生意场。

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曾曝光藏在桂花岗小区里的假货产业链。卖货、包装、物流、假海外单据......整个产业链之完整、门槛之低、流程之“便捷”令人咋舌。只需30元置办一整套包括保修卡、票据等在内的“名牌包装”,就能将仅有正品十分之一价格的高仿货变为“海外专柜正品”。其中,“异地上线”更是假代购最具迷惑性的证据之一。通过制造发自香港、欧美等假物流信息、模拟海外代购发货,普通消费者难辨真假,而这样一套“境外发货”定制也仅需7元。

【2】世界皮具城背后的阴影

在一次次的揭露和曝光中,此地作为高仿皮具聚集地也似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年年都有媒体来报道,不就越来越多人知道这是个假货中心了,有需求的人也就自然会来,黑红也是红。”在皮具城一侧开水果店的老板对白云假货的“出名”如是评价。

但与水果店老板的说法相反,早期的三元里皮具商圈并不走黑红路线。

1978年后,广州狮岭镇承接来自欧美皮革皮具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大转移、转做来料加工生意,大量皮具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地处广州火车站附近的梓元岗由于人流密度大、交通便利,早期成为狮岭皮具商人的主要销售市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梓元岗的地摊马路市场生意兴旺而逐渐升级,棚架铺面取代了地摊,经营方式也由零售转向批发。1995年,梓元岗迎来了第一家中澳皮具商城的成立,标志着该地区皮具批发市场的初步形成。

随着皮具经营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和聚集效应的推动,省外大型知名皮具商户的批量迁入,到了2013年,白云区三元里皮具商圈的专业市场已达到34个,经营业户超过1.2万户,仅箱包产品的纳税总额就达到了1.8亿元。

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图摄: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杜逢

一句“中国的三元里,世界的皮具城”成为三元里皮具商圈走向国际的宣言。但在入驻商家与消费需求的爆发增长之时,高仿皮具的暴利生意也在阴影中滋生。

泰格奴是广州花都一家箱包品牌,受仿品的围剿已久。该公司总经理钱真友在接受九派财经采访时透露,2022年公司发现一些客户在采购产品后,擅自委托其他工厂仿制并低价销售。尽管公司向监管部门进行了举报,但官方的回应是,由于产品上未印制品牌标志,无法认定为侵权行为。

事实上,维权者与售假者的博弈更像一场猫鼠游戏,后者则在这一次次争斗中总结出“擦边”“逃脱”经验。在商城档口,几乎每款产品的品牌标识都被人为改换,或是改变拼写方式、或是直接去掉其中一个字母。比如Gucci标志,原本LOGO上的大写字母G、稍作改变成了C。

甚至一些商家还用颜料涂抹商标或直接将标识去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开监管打擦边球,懂行的顾客直接根据档口产品判断做工,一旦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便会一同前往周边居民楼中,在那里商家会展示出印有正品LOGO的仿制品。”一名购买过高仿奢侈品的消费者告诉记者。

钱真友同样表示无奈,大部分仿制品的外观与正品几乎无异,但仅因为缺少品牌标识,便无法认定为侵权。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无法监控到仿制品贴上品牌标志的瞬间。一旦对方察觉,便会迅速转移生产地点,寻找其他工厂继续生产低质量的仿制品。即使我们发现了仿制品,也难以采取有效措施。”

【3】品牌转型是出路

除了消费者、厂商鉴定及举报的困难重重外,高仿皮具同样也在破坏广州的皮具产业生态。

相较于已经建立起稳定品牌认知的海外奢侈大牌,仿制品对国内自主品牌的影响更甚。由于大多数消费者仅通过品牌标识来识别产品,一旦购买了质量不佳的产品,很可能会认为是品牌的问题,而非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

仿制品市场的泛滥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环境质量下降。广州皮具产业主要以工厂为主,而这些工厂更注重产量而非品质。产量是工厂维持运营的关键,面对高产量的低品质订单,即使是高品质的小批量订单也显得缺乏竞争力。

对此,钱真友强调:“如果市场上充斥着低价仿制品,工厂会倾向于生产易于销售且成本低的产品。这会挤压追求高品质的自主品牌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和工厂,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长此以往,自主品牌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形成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广州相关部门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早在2004年前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曾以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为核心打造规范市场,对经营环境进行整治改造的工作,白云区梓元岗地区16个皮具市场的业主与有关部门签订了不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协议书。

然而,这么多年来,售假问题仍旧屡禁不止。钱真友认为,奢侈品高仿虽分不同的档次,但普遍成本在300-500元之间,最高也不会超过千元,而当成高仿甚至正品售卖,价格却能从千元到万元不等。“真货与假货之间巨大的差价,注定了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从消费端看,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总会有追求奢侈品又买不起正品的群体,因此高仿市场不会完全消失。”钱真友说。

但另一方面,近些年国内消费趋势的改变也带来机会,年轻人不再跟风追求奢侈品,而是更考虑性价比和个性化。

钱真友曾在海外的奢侈品专柜观察过正品。在他看来,尽管原材料可能略逊一筹,国内顶级1:1高仿品在手工质量上,有时甚至超越了正品。"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制作出超越原品的奢侈品。”

可要打造一个品牌,难度不小。与生产假货即有市场不同,品牌建设需要开拓新市场,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品牌和工厂的双重损失。“尽管这条路是不好走,不想被市场淘汰或者一直做仿货的话,总是要迈出这一步的。”他说。

原标题:《打假风暴中的广州世界皮具城:仍有“拉客仔”顶风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