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news ( ) • 2024-06-24 16:18

[!--begin:htmlVideoCode--]f7a650efb88242029ca3f18b0d0a5687,0,1,16:9,newPlayer[!--end:htmlVideoCode--]

央视网消息:首先关注《让“独角兽”多起来跑起来》系列报道。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巨大,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逐渐向前沿科技领域靠拢。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需要怎样的支持?一起来看。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孕育地和集聚地,北京中关村聚集了超过100家独角兽企业。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AI是国内最早入局大模型赛道的公司之一,这是国内首批大模型领域独角兽,负责人告诉记者,算力成本高昂是他们的最大压力。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鹏称:“我们训练一个千亿参数的模型可能就需要上千张最顶级的这种GPU的卡,每一块卡的成本都是几万美元到十几万、几十万美元不等,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会失败。”

智谱AI所面临的情况并非个例,赵杰辉是一家数据智能基础软件领域独角兽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科技创新本质上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是从“0”到“1”的过程。不少创业公司都要经历不断试错,甚至将原有的成果推翻重来的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耐心资本的陪伴。

除了耐心资本的支持,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科创型企业来说,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至关重要。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人工智能岛的一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向记者介绍,从2012年左右概念兴起至今, L4级自动驾驶即“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发展十余年,这种技术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全程无需人为介入驾驶,然而目前全球还没有能成功的商业模式落地。

上海浦东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称:“我觉得我们应该是在自动驾驶大规模到来的前夜,当这个模式跑出来的时候,能不能更好地对从0到1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尊重和保护,通过更多的创新走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begin:htmlVideoCode--]c64e88155c3748848a518b5a11d4c943,0,1,16:9,newPlayer[!--end:htmlVideoCode--]

政策出台落地 创投“十七条”为独角兽企业添底气

独角兽企业成长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为了更好的帮助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出台落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六项十七条细则。其中提到,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进一步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称:“要打造培育独角兽企业的耐心资本,要多元化渠道,包括风险投资、政府的引导基金、资本市场等,应该说是为独角兽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提供一个必要的资金支持。” 

资本市场是连接上市企业和投资者资金供需双方的重要平台,专家表示,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独角兽企业开辟更多上市渠道,建立健全投资退出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提高股权投资机构服务独角兽企业的积极性等方面也很重要。

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称:“独角兽企业原来上市主要是美国纳斯达克为代表,这几年,我们国内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成为一个重要的上市退出渠道。”

除了耐心资本的投入和退出机制的完善,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也是帮助独角兽企业能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称:“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产业政策能够比如说对于一些特定领域的一些重点扶持、人才引进,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这个当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