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24 21:47

(中央社记者邱祖胤台北24日电)当世界持续崩毁中,人们如何继续相爱,作家胡晴舫最新小说「二十岁」,回到20岁当下,叩问青春的执著与痛苦。

根据麦田出版发布新书资讯,1980年代末,天安门事件、柏林围墙倒塌,冷战迎来句点,民主的风起,吹到了台湾、发展最迅速的台北。此时的台北人,遗留著外省族群在这块土地上的碰撞、矛盾情绪与乡愁,夹杂著社会加速进入现代,新旧交替的迷茫与追求。

新书资讯指出,当未来化、国际化等理念成为教育与当时青年的目标,当这些口号在世代交替的拉锯中逐渐沦为泡沫,在成长的过程中变质成为撕裂彼此的利器,这群人的二十岁该何去何从?

「二十岁」以月青为中心串连一群二十岁的人,他们以为自己会跟自己的父母不一样,会去很多地方,认识很多人,做一些自己觉得骄傲的事结果他们还是跟自己父母差不多,工作赚钱吃饭睡觉,这就是活著的意思吗?月青以观看他人的视角,直击人性对名利、阶级、欲望的追求,不断挑出成长过程中每个痛苦的结点,都必须在青春过境后才能幡然参透。

胡晴舫在书中提问,「就算提早明白青春是人生的奇迹、短暂的特权,就能逆转命运的无常、躲过世界的残酷吗?我想,不能。」

胡晴舫在新书「后语」中表示,「我不相信世代标签,但相信时代的影响。这本小说写了十年,因为那涉及我辈之人的青春以及所经历的时代,难免近乡情怯」。

胡晴舫在「后语」中表示,「青春总是莫名其妙结束,而我们毕竟年轻过。就算提早明白青春是人生的奇迹、短暂的特权,就能逆转命运的无常、躲过世界的残酷吗?我想,不能。懵懂之中,花只能拼命盛开著,直到不能为止,直到大自然快速终结了我们的花期」。

胡晴舫生于台北,旅居过香港、北京、上海、东京、纽约等9座城市,作品「第三人」获第37届金鼎奖图书类文学奖、「群岛」获2020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编辑:李亨山)11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