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生活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25 10:32
新竹台大分院家庭医学部医师蔡玮情建议,民众登山、出国旅游前可至家庭医学部门诊接受旅游医学咨询。图/新竹台大分院提供新竹台大分院家庭医学部医师蔡玮情建议,民众登山、出国旅游前可至家庭医学部门诊接受旅游医学咨询。图/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新竹已退休的62岁洪先生,预计跟朋友去非洲旅游,挑战高山吉力马札罗山,为了解旅游前是否有需事先准备的药品,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医院家庭医学部就诊咨询。经过医师评估,建议使用预防性高山症药,医师也查询当地疫情,提供疫苗及其他预防性用药建议。医师提醒,高海拔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有死亡风险,建议登山前先至家医科评估。

新竹台大分院家庭医学部医师蔡玮情指出,近年登山运动盛行,出国时到高海拔地区旅游的机会也增加。高山症在海拔2100公尺以上的任何高度都可能会发生,特别容易发生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区域,建议民众在旅行出发前,可先查询自己要前往的目的地是否为高海拔的地区,事先做好准备。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蔡玮情表示,任何人都可能出现高海拔疾病,包括平时非常健康的成年人,单就高海拔疾病来说,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肺动脉高压等病人,有较高危险性,需要特别注意。高海拔疾病发生与否、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最主要受到个人体质影响,和旅客平时的体力、运动习惯等都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如果过去曾有高山症的病史则是重要的危险因子。

蔡玮情说明,高山症临床症状可能会有头痛、伴随虚弱无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头昏、睡眠不佳等,少数发生急性高山病的病人,会恶化为高海拔脑水肿或高海拔肺水肿。高海拔脑水肿的症状包括严重头痛、嗜睡、意识不清、运动失调、步态不稳、甚至昏迷;高海拔肺水肿症状则包括运动能力变差、休息状态下仍不停喘气、干咳、胸闷等,严重者甚至可能有死亡风险。

医师提醒,高山症预防药物是医师处方用药,建议民众登山前,可先至家医科门诊接受身体检查评估,并与医师充分讨论是否需使用高山症预防药物,并依医师指示服用。

安排登山行程时需谨慎规画爬升速度,避免快速上升高度,让身体能慢慢适应高海拔环境;在高海拔地区也尽量减少剧烈、高耗氧活动,并注意自己或同行队友是否出现高山症的早期症状,如有症状发生应尽快降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