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央日报 ( ) • 2024-06-25 10:55
2024.06.25 09:31

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对韩国的地区制造业生产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有人指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Temu、Shein(希音)等大型流通企业进口的消费品可能会取代韩国国内产品,导致今后制造业生产和就业萎缩。 

本月24日,韩国央行调查局地区研究支援组科长李艺林(音)发表了《对中国进口增加对地区生产及就业的影响》报告。  

去年韩国对华进口比重为总进口的22.2%,自1990年(3.2%)以来持续增加。在分析了这种增长趋势对韩国地区制造业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之后发现,积极效果小幅大于负面效果。这是因为去年制造业就业人数仍高于1995年的94%,和美国与欧洲等6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平均)2022年制造业就业人数与1995年相比减少到75%左右的情况相比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中间产品的比重以去年为准为67.2%,高于美国(31.6%)、欧洲(39.6%)、日本(39.0%)等。如果中间产品被廉价的中国产品取代,生产成本将降低,有助于创造制造业附加值和工作岗位。韩国央行推测,1995年至2019年,对华进口增加对韩国制造业就业增加的效果在全韩范围内为6.6万人。 

随着中国产中间产品的进口,以韩国国产中间产品供应商为中心的生产、雇佣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但报告分析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但如果大量进口消费品(普通消费者直接使用的商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报告指出,“全球速卖通、Temu、Shein等中国大型跨境电商企业扩大国内服务,国内消费者选择在中国生产的成品时,可能会导致国内生产萎缩,就业减少”。以去年为准,韩国对中国消费品进口比重仅为13.2%,但美国和欧洲等进口近30%的国家经历过所谓的“中国冲击”。 

韩国央行提议,“应该密切监测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大众进口动向,制定应对方案,使其与国内服务业的附加值及雇佣扩大相联系”。他还指出,“为了开拓新兴市场和供应源等,实现进出口结构的多元化,维持与中国的制造业技术能力差距,应该努力进行研究和开发(R&D)”。

 

#AD166625363541.ad-template { margin:auto; position:relative; display:block; clear:both; z-index:1; } #AD166625363541.ad-template .col { text-align:center; } #AD166625363541.ad-template .col .ad-view { position:relative;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662479008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