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建议引进新加坡志愿者到当地教英语,当地教育工作者认为,政府应多聆听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草根阶层在校内学习英文的心声,否则若派新加坡志愿者英文教师到当地,也会面对不谙马来语而无法有效翻译授课的困境。

马国首相安华本月中与我国总理黄循财会面时,提出引进新加坡志愿者到当地教授英语,特别是到郊区教导学生英文的建议,引起热烈讨论。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安华之后澄清这些教师属于“志愿”性质并由我国负责承担,但是当地人仍批评指马国有足够的本地人从事这份行业。

当地教育工作者对建议看法不一

对于安华的建议,当地教育工作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相关建议作为“最后的办法”还可以接受,而且必须是哪些郊区长期没有马国教师愿意去教课;有人觉得建议合理,不过也指出需要制定细节,包括如何安排这些志愿者,尤其来自新加坡的志愿者教师数目不会太多。

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一个家长组织的主席认为, 安华的建议似乎显示他对当地教师没有太多信心。“我很惊讶会有新加坡教师愿意过来我们的郊区,跨越布满鳄鱼的河流,去教导我们的学生。”

马国教育部应研究了解真正原因

马来西亚全国教师职业联盟(National Union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NUTP)秘书长Fouzi Singon指出,马国教育部应该针对当地英文教师短缺与熟练程度,进行研究、提供数据,了解真正的原因。

Fouzi Singon说,如果只靠布城那些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言论决定,将行不通。

“马国政府必须实体走访,向草根了解,全国各地区学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表示,郊区学校可能拥有足够的师资,但这些教师不一定训练有素,或是对英语教学充满信心的人。他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教师只会说一点英语就必须授课,他们会感到空前的压力。

他说,教师有时就会被迫讲马来语,这样一来,学生就永远学不会。

东马郊区以马来语教英文

一名在东马执教八年的政府学校教师同意,他们面对翻译的压力,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使用多种语言。

她说,在半郊区或郊区学府,当地方言或马来语必须成为授课语言,英语只是第二语言,因此新加坡“志愿”教师将会面对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