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news ( ) • 2024-06-25 15:29

[!--begin:htmlVideoCode--]a21b293532f54fd7ba3417109bc2a96a,0,1,16:9,newPlayer[!--end:htmlVideoCode--]

  央视网消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天津正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天津海河两岸焕发出新活力。作为天津人的“母亲河”,入夏之后夜晚的海河边,百姓自发形成的各类娱乐演出纷纷上演,彰显着天津人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而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的多元需求,这里又有了新动作。

  夏日的傍晚,穿城而过的海河人气聚集。市民遛弯、游客打卡,十几公里的沿岸“烟火”升腾。天津桥多,而每座桥的风格不同,也让桥畔的娱乐活动各不相同。北安桥旁的音乐公园,李斯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雕像在此矗立,自然而然让这里多了点儿西洋乐的文艺范。金刚桥位于老城区,也更加老派,老年人们伴随着音乐舞出幸福。金汤桥畔则是流行乐的聚集地,专业也好,业余也罢,都能在这唱上一曲。

  “一桥一景”“一桥一乐”,只要你热爱音乐、享受生活,都能在天津这座爱乐之城的海河之畔找到适合你的那座桥。

  天津的海河上有20多座桥,蒸腾的文化气息也让文旅部门也开始思索,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茁表示,在海河两岸有很多的市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天津的热爱,对文化的热情和需求。他们也在思考为百姓能做些什么,是不是可以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激活海河的艺术基因和文化资源,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变出现在2024年4月,一个全新的文化品牌——桥见音乐汇,浪漫开场。来自戏曲、歌舞等不同领域的专业院团走出剧场,来到群众身边。交响乐、民乐等不同风格的40多场高水平公益演出圈粉无数。

  天津市民司思表示,漫步在海河边,能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特别有意义,而且是免费听到的。

  外地游客表示,作为游客,一出天津站,就可以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也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是一个很大的惊喜,让人们对天津有更多的期待。

  有获得感的不只是观众,还有演员。天津交响乐团副团长、大提琴首席张洪坤,2个月来已经是第8次登上桥边音乐汇的舞台。

  张洪坤表示,这种街边现场演奏,和听众没有任何距离,每一个听众的眼神都能看得见。他们有的是一种欣赏,有的是一种惊讶,有的是一种激情,这是在剧场里是感受不到的。所有的听众认为好,才是精品。

  桥边音乐汇带来的是城市文化气质的不断提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天津海河沿线的各区也都使出看家本领为音乐汇“扩容”。京剧、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加入,进一步彰显了这座城市海纳包容的文化特质,艺术家与懂艺术的人们双向奔赴。

  如今的海河边,从传统到现代、从音乐到绘画,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流派在这里汇聚,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润物无声地感染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