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6-25 21:30
王克丹的回答

茅台的双重金融属性,一个是酒本身就存在投资属性,大量的囤积者本身就不是消费群体,而是期待低屯高出,另一个是股票本身就是投资品,且做的非常成功,比科技企业还厉害,主要是高附加值带来巨额利润。但任何投资品都不可能永远涨,哪怕需求强势,至少也会出现波动,投资过热就会推动价格超过其本身价格的上涨,而市场恐慌又会打击信心,出现存量的高位抛售。

至于所谓的信仰,这东西非常脆弱,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比如房地产前几年的信仰多么坚定,有一百种原因可以支持房价不跌,所谓的房价永远涨,但真等涨不动开始下跌的时候,你去看看原来的投资者,抛售的比谁都快,价格联盟?扯淡,都是想着把自己手里的投资品尽快的变现,尤其是较早低价购入的群体,成本本身就比较低,就是大打折扣也是赚的,预期收益如何变成实际收益才是关键。

金融心理还真就是想通的,刚好对应很多参与者:

1)真正消费的群体,这类往往是商用和送礼,具有切实的消费需求,但也往往对价格较为敏感,要么饥饿营销,这种适用于涨价周期,一说市场要涨价反而提前囤积,对于这种耐放消费品,会提前透支未来需求,当然目的不是卖出,而是放着慢慢消费。一旦价格下跌,这类消费反而会放缓一些,除非没办法,在下行趋势显著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推后购买,就会便宜一些。

2)投资者,在下行周期自然会更加谨慎,当然也不排除有信仰者,但大方向会让投资需求放缓,茅台信仰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变成坚定的拥护者,一旦自己利益受损,即刻就会站到抛售的一方,进一步加剧市场供给的抛售恐慌。

不可否认,茅台的社会认同依旧存在,所谓的商业需求,服从性测试亦或者腐败问题,需求还是那个需求,也是我国少有的大额稳定奢侈品税征收工具,得亏贵州有个茅台,否则照他们那举债花钱能力,估计债务问题早就爆了,2000亿左右的无偿划转加每年几百亿的税收,也经不住地方霍霍的。但需求归需求,供给这块不止是茅台收紧供应能左右的,就和地方短期想通过限制土地供应降低房地产供给一样,市场投资的太多了,都想击鼓传花的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但任何投资品都会出现投资过热之后的供大于求,以及抛售恐慌,信仰在利益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金融属性高的东西往往很难逃过金融过热和出清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