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6-25 23:39
王克丹的回答

说句难听话,以前收未来几十年的税收作为短期的公共福利返还给地方居民,效率和公平都差异很大,以后没有太多的土地税支撑,本就不多的福利只会越来越少。很多所谓的免费资源实际上就是进城税支撑的,这也就是所谓官方关于地方财税5成左右依赖房地产的原因。

世界上哪有免费的东西,比如特殊时期的检测和防疫支出,最后没钱了不都是社保资金池和本地的税收支撑么,本质还是大家的钱,如何高效使用才是关键,而低效投入比如各种大型设施,很多地方还不对外开放,慢慢反而变成少数人的特权,而过去透支税收可以在极低的效率下支撑住地方的诸多公共开支。

随着土地财政的无以为继,未来这部分收入欠缺都是可以预期的,光维护费用预计都是巨大的缺口,而土地财税本身就是向居民端转移负债的过程,现在都不买房,再结合无法确定的效率,你能保证减半的土地财税后有钱维持城市的公共福利?

这和该问题有什么关系,户籍制度本身就是旧时代的产物,现在世界上延续的本身不多,而把这个作为门槛,但前提是你要先交够进城税,而这些进城税和养老金一样也是现收现花的,且往往还有巨大的亏空,比如地方隐性债,原来的人交的最少,越往后交的越多,来维系城市的运转,即便如此还要设置各种门槛,尤其是房价上涨的时候,分的清自己人和外人。

现在好了,房地产下行了,居民也没有接盘能力了,也不想玩了,连后代都未必成为必须了,户口和公共福利这东西就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且这个事情还是自我强化的,愿意接盘交土地税的人越少,地方能提供的公共福利能力越差,还要考虑分配公平问题,吸引力就越差,愿意接盘的人则更少。

当然好处在于,当时很多人看不上的经济规律,现在反而是让刚需的议价权增加,跌20%,同样的居住面积下土地税(进城税)大幅下降,政策不体面市场还是会让他们体面,以前高高在上,当没人陪着玩的时候看谁更着急一些,连就业都是问题的年轻一辈,还有什么软肋呢,未来所谓稀缺的教育资源,在人口结构畸变下也没那么稀缺,反而未来的农村户口可能更具有竞争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在过去透支型土地财税税收体系下,未来的城市户口还能提供多少公共福利,有哪些优势,亦或者地方能提供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和晋升渠道,愿意放低姿态的城市还能抢点需求,苏州这类城市也还算务实,总好过得了税收还一副高高在上的地方,得了便宜还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