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26 07:02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5日在辽宁大连开幕,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政界、商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当天,在一场名为“在充满竞争的世界格局中发挥气候领导力”的专题会议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提到,“过去一年,中美在积极推动双边气候合作。”去年11月,中美在两国元首会晤前夕发布了《阳光之乡声明》,宣布重启气候工作组,共同承诺加速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会议现场,刘振民为左二  主办方 供图

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需注意,中美在该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今年5月14日,美方宣布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至100%。彭博社的一篇评论认为,拜登政府此举与此前的减排努力背道而驰,推迟了对美国及全球而言殊为关键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中美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贸易摩擦是否会影响双边气候对话的进程?刘振民就该问题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美国同事和我说,他们会把这个问题(指对美国政府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看作一个双边贸易问题。中方也并不希望美国把这个问题引进到多边气候变化谈判当中去。如果该问题介入,那么整个多边气候变化合作就会完全垮掉。

“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这种单方面的措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利的,也希望美方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只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谈到气候合作的前景,刘振民也坦言其担忧:“明年地缘政治局势或将更紧张。”

此次会议上,刘振民也直面中国新能源产业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今年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期间设置“产能过剩”议题后,该问题一时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我只能听到美欧国家在谈论产能过剩,但放眼世界其他地区和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有巨大的需求。”

刘振民进一步表示,这就是为什么中方需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新能源企业生产更多产品。中国制造业在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和风能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在国际范围内)降低了相关产品的价格,这样的行动应该得到赞赏。

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消息,5月8日至9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会议由刘振民和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美新任气候特使上任以来的首次正式会议。今年1月,刘振民接任解振华担任这一职位,同月,约翰·波德斯塔接替约翰·克里出任美国气候特使,刘振民在6月26日的这场会议上表示,中美气候特使的初次会晤取得成功,并不代表双方的谈判有巨大突破,而是双方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两国真诚合作,努力推动气候合作向前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