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6-26 14:28
花生哥聊升学规划的回答

看到题主对于去年提问的自问自答,对他表示祝贺,我先说一点大环境,东北三省的高考,对于考生,真的挺友好的。

大环境如此,如果你更好是东三省的考生,你们真得要好好把握住这种大环境给的机会,真的挺香的,至于什么原因?主要还是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考生也比较少,但是高校方面,像哈工大,吉林大学这些都还是很不错的。

复读决策案例分析(预测和确定目标部分)

接下来我以题主的情况为例,来说说如何分析复读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的问题。

先上题主去年的分数和自我描述的情况:(我此时并没有看题主24年的成绩单)

我大概就是这次数学发挥得很离谱
说白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分数是哪里扣出来的
答案到手特别开心,因为估分147,结果分数一下来只有121,真的当时就很崩溃有了复读的心思
语文英语属于不是很好的
不过英语在高三一年从110提到了125+,这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再给我一年,我的英语(作为弱科)不至于没有提分的空间
包括语文,这次高考理解性默写扣了三分拿了122,但是语文分数就是随机性还是有一点,这个复读我心里也没多少能提高的底气
是物化生的大理,坐标辽宁
很挣扎哈哈哈哈哈哈哈
现在目前是被山大会计录了,但是我本人其实对经济这一类职业都不是很感兴趣
所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想要复读
想问问大家的复读感受/分析建议
呜呜呜呜呜呜谢谢各位

我们先说客观情况的成绩复盘和提分空间分析:

1、物化生表现和提分空间

题主作为理科生,物化生都在90分以上,最高的生物在94分,至少说明分数比较稳定,属于优秀范畴。

再复习一年,提分空间方面,三科可以在10分上下,6分左右应该没有问题。

记住这个数字:6

2、英语表现和提分空间

然而英语128,按照英语成绩的发展规定,离135还有七分,也就是差不多十分的距离,英语这学科,跟积累是有很大关系的,另外就是应试诀窍问题,所以,这种层次的学生,复读一年,只要心态保持良好,且应试技巧和词汇、阅读量积累正常,至少达到135没什么难度。

也就是说,客观分析,英语还有至少10分左右的提分空间,如果开窍得比较彻底,将会奔着超过140分的方向而去(主要算写作和阅读一两道题还有其他一两道题的失分预估)

记住一个数字:10

3、数学表现和提分空间

题主估分是147,但是只拿到了121,属于我们再复读决策中,重大失误级别的考量基础。

因为分差超过了20分,20分对于高分段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相差一个学校档次甚至两档的问题!

那为什么题主估分147,说明平时对于数学非常自信,至少比较自信,且基础扎实,但是数学题主并没有提到复盘的结果,通常来说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对于题目的印象没那么深刻,也或者书写的时候有关键错误导致的,技术性失误的可能性很大,要不然不太可能会有高达26分的分差。

也就是说,属于严重的发挥失常。

因为,题主最大的提分空间科目,并不是英语,反而是数学,只需要他发挥正常,那么140+不是问题,也就是说,复读的话,非常有望在数学单科上,可以提高20分。

记住一个数字:20

4、语文科的表现和提分空间

题主语文科考了122,并且提到理解性默写扣了三分,这个属于技术性失误,或者积累性的问题。不管如何,再准备一年,那么提高这3分没有问题。

当然,语文科重在阅读和写作,如果强化这两个方向,并且识记类不要过于粗心,应试技巧也能够上来,包括书写!

语文分数奔着130分左右,还是有希望的,只不过考虑到语文玄学的属性,提分空间放在5分上下,应该更为科学合理。

记住一个数字:5

小结一下:

1、题主坐标辽宁,高考政策相对友好,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改卷的手稍微松一松,很正常,这是大背景大环境。

(以上这点为高考竞争环境分析)

2、题主大理选课,物化生表现不错,基础扎实,稳重求胜是主要基调,但不是提分的主要方向,优中再优,有希望,但不能是复读的主打策略。提分空间预估在6分。

3、题主三大主科,数学技术性失常的概率很大,因为估分和实际相差高达26分,而两大积累型学科,英语复读一年,补起来的空间有10分上下,语文则保守一点,估计在5分。也就是说,提分空间可以达到40分上下。应该是主要的复读提分策略。

(以上为高考科目提分空间和目标分析)

4、对于技术性或者偶然性的高考分数滑坡,是我比较提倡的复读三大因素之一,因为这代表的是院校层次甚至身份的差异,往往值得一搏,更何况题主的提分空间在6+10+20+5=41分(已经是很保守的分数预估)

23年总分647,录取学校专业是山大会计。

而如果复读,那么算上提分空间,有望达到647+41=688.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主23年高考的主观因素决策层面:

1、录取院校为山东大学,985,不错,但是只要复读达到上面的标准的2/3水平,再突破一两个院校层次,比如华五,甚至清北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就是院校层次突破的可能性。(突破院校层次可能性分析)

2、被录会计,题主不是很喜欢,关键是,题主对于经济不感兴趣

这一点比较致命,因为这个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悖,且录取的院校并不是能力辐射范围内最好,关键心理不舒服,不服输,恐怕入学的时候,还是会面临不小的心理斗争。

所以从兴趣爱好和个人的追求角度来说,内外矛盾,需要特别关注。

(以上这点为:结合兴趣爱好特长和人生规划分析)

这也是复读决策中,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那就是如果被录取的院校和专业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自己还是有希望能够达成自己更高的目标,要不要复读?

如果结合第一点,复读决策没有问题。

如果是没有第一点这种发挥失常导致院校档次明显滑坡的情况,那么这问题我通常会建议先去上大学,然后再通过本科就读期间辅修专业或者修双学位,也或者考研进行专业的调整,而不太建议进行孤注一掷的复读。

3、题主的家庭条件以及与家人、老师的沟通情况未提及

这本来也是一个分析角度,但是没提到,此处略去。

所以,综合以上主客观因素,我的建议是:

可以选择复读,有望突破的概率较大!冲过去了,会是另一篇蓝天。

但是风险在于心态保持,还有就是学习方法上的提升,复读不是简单重复,更要克服倦怠感。

所以如果题主一直是一个心态很好,基础扎实的考生的话,我的建议是:冲吧!

(接下来轮到下个环节了,看看题主24年的高考成绩表现)


复读的结果情况及分析:

语文考了124,提了2分,原来我的合理规划在5分左右,算是差不多。

英语考了134,没有突破135这个坎,看来学习方法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但还是提了6分,没有达到10分的目标。

数学考了144,提了22分,基本上是对于技术性失误导致大滑坡的回应,达到了20分保底的提分目标。

物化生100+91+93,物理提了8分,化学提了1分,生物稳定(降了1分),总共提了8分,超过了提6分的目标。

所以最终跟整体提分空间分析基本一致,只不过我猜测,题主在执行过程中,反倒花了不少时间在物理等三科上面,尤其物理。

而三大主科本来的主提分战略,反而成了求稳为主。所以最后主要是靠数学回归正常拿到的分数目标。

英语应该是真有下苦功的,但是窍门应该还没打开。语文的话可能提升过程中方法不多。

最后总分是686,离我刚才分析的目标小差2分,但已经可以啦!

以上,就是我对于题主复读决策和最终结果的复盘。

最后再次对题主表示祝贺,接下来要好好考虑志愿院校和专业问题啦!

接下来,我们推而广之,进行复读决策的探讨吧(其实题主这样的复读决策案例,我见过很多。)


⭕复读决策的参考因素

(一)自己的目标

目标决定方向,具体目标决定具体行动。 你想复读,到底是想要上更好的学校,选择更王牌的专业,还是只是因为你发挥失常,所以希望来年正常发挥考上一所匹配的学校就好?还是你喜欢的对象在某所大学?...... 一定211、985、双一流么?一定是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么?

(二)自己的进步空间

光有目标还不行,得反过来分析,自己离目标到底有多远。 在一年的复读时间里面,能否达到或者至少无限接近这样的目标。 觉得自己能够达到或者无限接近这些目标的理由是? 123......列出来! 并且要具体化数字化精确化,还得是真问题,而不是为了应付谁!尤其不能自欺欺人!

(三)问题清单+解决方案

目标具体化,并且对照了自身进步空间之后,如果发现几乎不可能实现,那你要么调整目标,要么再次审查自己,如果审查多次的结果还是一样,那就调整目标,或者选择放弃复读! 心甘情愿那种,别怨也别气,毕竟这是自己选择的! 如果以上两步都没有问题了,那就足够了么? 不,需要自己列出自己在复读备考一年的时间里,所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困难,越详细越有针对性越好! 比如: 学习疲劳倦怠问题你怎么办? 考纲/政策变化你怎么办?(比如用了新教材) 面对质疑你怎么办? 有人劝你放弃你怎么办? 学习效率低你怎么办? ...... 这些问题,可以大致按照: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外在压力等这些维度梳理出来。 然后如果以后复读了,那就看看这些曾经写下来的东西,你到底做到了没有? 当时说好的呢?

(四)经济因素

这个就不多说啦,复读是有成本的,显性成本经济支出,比如以什么形式复读,在哪里复读,可能不同的路径都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钱财。而隐形成本主要还是时间。

简单重复式的复读,效果通常都不太好的,你得客观分析自身情况,评估进步空间,扬长补短,最终通过相比于应届高考生更多的复习事件,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加体系的学习方法整合以及更有效的努力从他们手上抢过一些机会,占一个有效名额,这就是现实。


推荐复读的情形

(1)非主观因素(意外突发情况)导致发挥失常

比如高考时刚好生病,比如因为自然灾害原因迟到或者缺席等等,非自己可控的因素,导致了考试发挥失常或者缺席某科目考试,考试表现大大低于自身表现的预期。 那么建议复读,因为在第一部分的分析内容中,你很容易梳理出前面两个,而第三个问题,你也同样可以比较明确的整理出来。 为什么? 说白了,你目标明确,你觉得遗憾很大,你很不甘心,你不服气,你咬紧牙关......简单一句话:因为你很想要复读!

(2)能力所及范围内目标院校层次上的本质差异

本年度高考的成绩,离更高层次学校仅一线之遥或者相差不大,经过复读完全可能够得上这样的突破。 比如:当年高考可以录普通的一本学校,但是离211一线之隔,比如几分十来分的差距。那还是值得一搏的。 又比如:211与985之间,一般985和顶级985之间,有决心且经客观评估,属于能力射程的话也是可以一搏。

(3)不幸掉档或者被调剂到自己很不喜欢甚至反感且可能不太擅长的学校和专业方向

这个,兴趣爱好特长,还真的不一定是短时间能够掰过来的。如果是真的看着就痛苦,就免了吧,相信自己的直觉。 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做必要的信息了解,而不是只是你觉得! 要排除因为你一知半解,因为信息盲区,做出的盲目冲动选择可能带来的机会损失或者成本提高。

4)家长/亲人/老师很理解和支持 这个不得不说是一种助力。

毕竟如果能够取得外界熟人圈的支持,不仅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阻力,降低沟通成本,同时也更有利于自己集中精力去解决主要矛盾:备考! 否则任何单方强行决定复读,在过程中会可能产生很多冲突和内耗,除非一个人精神足够强大,否则很难说完全不受影响。 以上符合一条,就可以考虑下决心复读啦,符合两条以上,那强烈推荐复读! 当然,如果有人说,我就是很想复读,并且相信复读之后肯定能表现更好,自己愿意付出努力!那就是:你很想要! 说明你自己已经决定了,那以上分析,可以忽略! 若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花生哥的付费卡片咨询,希望能够帮到你(3个学位,16年教龄,8年考研培训,9升学规划指导答主)。

更全面的复读决策攻略,建议看下面这篇更详细的:

复读一年比前一年还差,还要不要继续复读?

高考季,花生哥会抽时间分享包括高考志愿填报在内的攻略,如果有人看,后续我会持续分享干货,以帮助24考生及家长更好的决策。别忘了走过路过,学习的同时关注点赞支持哦,你的支持也是我分享的动力!

最详细的高考志愿填报攻略已用心分享,请考生和家长参考以下这篇: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更多志愿填报的核心问题,这个专栏的内容基本都包含了:

北大花生哥教你2024高考志愿填报

我是花生哥,欢迎关注 @花生哥聊升学规划

专注分享干货带成长,助你打通升学与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