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6-26 19:11

6月11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4)上,苹果发布了“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战略,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 深度整合进苹果系统,让用户可以免费使用GPT-4o。

十天后的6月2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HarmonyOS NEXT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随后推出AI“核弹”——Harmony Intelligence(鸿蒙原生智能),基于盘古大模型5.0,将AI能力融入系统,并带来部分AIGC功能,对标苹果智能。

国产手机与苹果的较量,再一次迎来关键时刻。

近年来,国产手机发展迅速,各家手机厂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内用户也早已建立起了稳固的心智认知:支持国产。

【1】苹果的面子,OpenAI给不了

2024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除了iPhone可以通话录音、iPad新增计算器等功能更新外,最值得关注的,是苹果的AI战略。

苹果宣布与OpenAI 达成合作,将ChatGPT 融入 iOS、iPadOS 和 macOS 系统,用户可以在系统中直接调用ChatGPT,且无需任何账户注册,内置的ChatGPT 将完全免费,已有的付费用户也可连接账号获取 ChatGPT 更高级的体验。

用户通过语音向Siri提问,如果Siri认为有需要,就会弹出确认框,将问题发送给 ChatGPT 处理并返回答复。所有苹果系统的写作工具都将支持ChatGPT 输入。

Siri是乔布斯离世前留下的“遗产”。2011年10月4日,Siri发布,10月5日,乔布斯与世长辞。此后,Siri被认为是鸡肋般的存在,长久以来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随着苹果智能的发布,Siri终于成了它该有的样子。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缩写是 AI,而苹果智能 Apple Intelligence 的缩写刚好也是 AI,Apple Intelligence或将成为AI的全新代名词。

苹果的这一策略使得全球科技爱好者资本市场集体沸腾,发布会后,苹果市值也一度超越英伟达和微软,重回全球第一宝座。

但遗憾的是,这些令人兴奋的AI体验,只在iPhone 15Pro及以上机型和搭载了M1芯片的iPad和Mac以及后续机型上提供。而且考虑到GPT-4o对大陆的访问限制,本次iPhone和Mac功能更新,可能基本与国行版本无缘。

6月25日,OpenAI发布公告称,自7月9日起将采取额外措施来阻止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流量,这一限制包含中国地区。这就更加确定了,国内用户将暂时无法体验到iPhone的AI服务

但中国是苹果的第二大市场,苹果公司不会放弃中国用户。在发布会上,苹果就表达了对AI工具进入中国的渴望:“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但这肯定是我们想要做的。”

(来源:互联网)

根据以往经验,苹果在国内最有可能的策略是与中国公司合作,用中国公司的产品为国内用户提供AI服务。

被讨论最多的合作对象是百度。百度在AI领域深耕多年,百度文心一言的用户画像也和iPhone在国内的核心消费者高度一致。今年1月,百度就宣布和三星达成AI生态战略合作伙伴,百度文心大模型深度集成到Galaxy AI中,三星Galaxy S24系列的国行版均搭载了相关服务。坊间也已传出苹果和百度正在谈判的消息。

但有相关消息称苹果和阿里云通义千问也有实质性的商讨。阿里云在电商领域有着多年的深耕,这也让其AI大模型的目光并不局限于中文世界。

此外,字节跳动近期也在加速探索基于手机的大模型软件解决方案。考虑到Tik Tok在全球的影响力,苹果在国内也有可能与字节跳动合作。

行业内有一个说法,人类正处于一场从物理世界搬迁到数字世界的“数字化殖民”浪潮之中,而智能手机就是穿梭于新旧大陆之间的商船。

既然苹果最令人心动的ChatGPT服务在国内用不了,国内的iPhone搭载的大模型其他手机也能有,那这个人工智能手机又何必一定得是苹果呢?

【2】国产机,早已不是当年的后进生

就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期间,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鸿蒙HarmonyO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2023年一季度的8%上涨至2024年一季度的17%,iOS份额则从20%下降至16%,华为鸿蒙HarmonyOS在中国市场首次超越苹果iOS,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许多用户从苹果手机转换为国产手机,这其中多少有一些民族情怀的加持。但即使不论情怀,国产手机在性能、性价比、散热、续航、充电速度、信号稳定性、拍照等方面,不同厂家的手机品牌也都有其过人之处。

就最基础的续航能力而言,国产机早已超越了苹果手机。苹果明确表示,iPhone电池在充电500次后电池健康度会下降,这意味着iPhone14系列以及更早的机型在用一年半后,电池续航就会下降20%。虽然iPhone15系列进行改进,声称1000次充电循环后还能够保持80%健康度,但这仍然不够。

一加、realme、vivo、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均承诺,其手机电池在充电1600次后,有效容量才会降至80%。小米对外表示,用120W或200W快充,可以支持800次电池循环,健康度才下降到80%。

此外,国内用户所注重的手机拍照性能,这几年也取得了超越性进展。

vivo从2016年就开始布局算法研究,通过自研影像芯片、超清画质引擎等技术,在算法上不断突破。vivo X100 Ultra搭载了蔡司一英寸云台级别主摄像头与蔡司2亿像素的APO超级远摄镜头,全系镜头采用蔡司标志性的T*镀膜工艺,显著增强了光学表现。其特别设计的“长焦舞台”功能,通过独有的算法优化了20至30倍变焦下的拍摄效果,专为演唱会量身定制,让手机发烧友发出“看演唱会山顶秒变VIP”的感叹。

小米与徕卡合作,小米14系列配备了专业的徕卡Summilux光学镜头,拥有全新的光学系统和算法处理,手机也能轻松拍出质感大片。小米14系列甚至推动了手机照片水印的“参数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可以在相片底栏看清照片的焦段、快门、IOS 等相关“ 专业数据 ”。小米14pro 钛金属特别版在首销当日,销量即超过此前上线的iPhone15全系。

(来源:互联网)

近日,徕卡在 iOS 应用平台上架了一款拍摄软件 Leica LUX,这是徕卡公司的第一款手机端专业拍摄软件。虽然徕卡表示使用 Leica LUX 可以让 iPhone 用户轻松拍出徕卡风格的照片,但目前来看,小米14 Ultra 的相机硬件还是“断崖式”领先于 iPhone,小米14 Ultra依然是目前安卓影像旗舰机最占优势的一款,iPhone无论在构图的视角、最近对焦距离还是阴影控制上,超广角的表现力都不如小米 14 Ultra的长焦。

基础续航功能夯实、摄影性能超越的同时,国产手机在形态方面也在进行着创新性探索。

折叠屏手机是近年来国产手机不可忽视的创新增长点。自2022年以来,折叠屏手机异军突起,销量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接近1000万台。

折叠屏手机的关键在于铰链技术、柔性屏幕技术、软件生态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铰链,影响着折叠屏手机在翻转时的手感、屏幕折痕以及折叠状态下的整机厚度。早在2018年,OPPO就开始打磨折叠屏外折方案,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先后迭代6项折叠方案,外折、内折、上下折,穷尽了所有折叠屏方案,终于有一款成熟的方案浮出水面。截至目前,OPPO围绕折叠屏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已布局专利1080件。

性价比来说,一般人们所认为的苹果手机比国产手机贵,或者是国产手机性能不如苹果,大都是拿国产入门机和苹果比。但是如今,在同价位水平,国产机的性能早已超越苹果,在4000元至6000元的价格区间,几家国产手机品牌都有拿得出手且具备一定消费群体的高端产品。

即使抛开性能和性价比不谈,苹果手机最新的优势在AI,而苹果本次的布局更像是一个追随者,国内的华为、小米、vivo等品牌的旗舰机早就搭载了大模型,苹果作为引领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我们仍然应该向远处看

从数据看,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据着完全优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品牌手机国内市场出货量累计2.31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9%。也就是说,国产手机几乎已占据八成国内市场。

但是在国际市场,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量依然有所欠缺。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11亿部,同比下降4%。苹果首次略超三星,成为出货量最高厂商,两者的市场份额均为20%。此后是小米、OPPO和传音,市场份额分别是13%、9%和8%。国产手机若想更进一步,唯有转换发展路径,摆脱本土市场依赖,到海外去,在海外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就换机周期而言,近年来手机芯片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消费者对不同代际手机产品没有明显的感知,新品对用户的吸引力有限,换机周期拉长,加之手机的使用场景多年来没有太大的突破,主要功能依然局限在线上聊天、网络购物、短视频、手游、直播等固定场景,以往作为换机需求主要推动力的内存空间和摄像头,近年来手机厂商都竭力满足,手机逐渐成为耐用品,性能出现过剩状态,这也使得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进一步拉长。

大模型在手机端的落地,带来全新的使用场景,智能手机将作为高度个性化的个人助理,全方位参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手机的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

苹果本次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只在iPhone15 Pro及以上机型提供,这并非苹果有意为难老用户,而是大模型的运行需要足够大的运行内存(DRAM),较小的内存会严重拖慢推理速度甚至无法完成推理。iPhone 15 Pro及以上的机型才有的8G内存,可能是当下经过一系列优化的3B端侧模型所需的最小内存数。数以亿计的老机型用户想体验Apple Intelligence ,就必须更换新机,这将开启新一轮的换机周期。

(来源:互联网)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苹果或许依然是引领者。

多年来,苹果手机一直走在最前面,手机市场往往是苹果先发布一个新品,国产手机再去模仿创新。目前,国产手机虽然取得了阶段性优势,但是也有行业分析师坦言,苹果公司目前储备了大量技术,若有朝一日成熟落地,将进一步拉大与国产手机的差距。

苹果智能虽然被马斯克质疑与OpenAI合作将泄露用户隐私,但是据相关报道,苹果自研出了GPT4级大模型,OpenAI的ChatGPT并没有为Apple Intelligence提供支持,两者完全独立。Apple Intelligence完全由Apple自研模型提供支持。

对国产手机来说,这是一种鞭策,也是全新的机会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与芯片制造商联手,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强大算力和算法,创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新场景。端侧大模型的加持生成式AI在手机端的落地,将为手机市场带来新动能

我们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司库财经”(ID:skcj88),作者:庆福,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