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虎嗅网 ( ) • 2024-06-27 16: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虚构时间 (ID:non-fiction702),文中引文摘自《唐人街之味》序“寻味伦敦”,作者:杨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讲述了一名中国记者在伦敦唐人街的美食探险经历,描绘了英国中餐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华人在海外打拼的故事。

• 🍜 记者失去味觉的震惊经历和对中餐的思考

• 🌍 描述了英国中餐业百年发展历程和不同华人群体的故事

• 🥢 通过多次采访,展现了华人在海外中餐业的奋斗精神和成就

来英国的第一年,我一度失去了味觉。这个发现令我震惊。就像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的厨师,我的味蕾莫名其妙退化,对食物的反应迟钝,香臭咸淡傻傻分不清。我本来就是乏味之人,现在食不甘味,生命又少了一大乐趣。

实际上,初来乍到英国,我即发现了味觉衰退的迹象:跟中国同样的烹饪手法,在伦敦的家里面做出来的中餐却味同嚼蜡,怎么也做不出原来的味道。我最拿手的两道家常菜:西红柿炒蛋和红烧排骨,以前是压箱底的绝活儿,现在烧出来却味道寡淡,排骨有股挥之不去的腥骚味。于是我开始拼命多放调料,油、盐、糖、鸡精,一通招呼,以求味道浓郁,结果适得其反,家人撇着嘴,把碗筷推开,用埋怨的目光瞪着我,表达抗议。

一个家庭的分裂是从饭桌上开始的。在中国的时候,我控制着饭桌上的话语权,在灶台上像个国王,煎炒烹炸、收放自如,威风八面,自以为掌控一切,现在却发现:在英国,过去的一切全都归零。

——《唐人街之味》

杨猛曾经在国内做过20年的记者,出版过《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等非虚构著作。2016年一家三口搬到英国伦敦居住,他希望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反映海外华人的生活,出版了《伦敦的25封来信》(上海译文出版社)

初来乍到,他本人经历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甚至食不甘味,对号称荒漠的英国食物完全无法接受。特别在疫情爆发初始,很多西方媒体把矛头对准中国人和中国食物,英国媒体报道了许多中餐馆被骚扰、涂鸦,华人遭歧视、乃至被当街辱骂殴打的极端事件。

这让他开始关注和思索英国(海外)华人的经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是如何漂洋过海的?又是如何在异国立足生存的?他决定探寻华人的足迹和心路、为英国华人社区立传。

英国第一家中餐馆旧址,现在是一家赌场,摄影:杨猛

现在我动身去唐人街,那里是味蕾的避难所。初来伦敦,唐人街是我每周必到的地方,这是我的食堂,温暖异乡人灵魂的救济所。从我家乘坐176路巴士经过达威奇高街、丹麦山、国王医院、西街市场、象堡、跨过泰晤士河,进入伦敦心腹地带,大本钟、议会、白厅,穿过特拉法加广场上的国家美术馆和国家肖像馆,就抵达唐人街。

我去唐人街的频率比英国人去教堂都勤。这趟朝圣之旅在头一年只要花45分钟,现在则增加到了70分钟左右——伦敦变得日益拥挤和嘈杂。最初是牙买加人、印巴人,后来是越南人,现在则是中国人,涌入这座奇幻之城,也带来了各地的美食。

全英国至少有超过2万家中餐馆及中餐外卖店,中餐如此受欢迎,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食物的背后,都是一些什么样的移民做出来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是否都如我有一颗无处安放的灵魂?

——《唐人街之味》

杨猛注意到,很多华人在英国都在从事中餐馆生意,最早的中餐馆大部门都是中国海员开的,他们在上海、广东和利物浦、伦敦之间穿梭,登陆英国之后,因为别无所长,为了养家,开始经营中餐馆,这就是英国(海外)中餐业的雏形。

后来,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又涌入了大量华人,比如四五十年代为躲避战乱来英国的老华侨,英国于六七十年代接纳大量外劳,中国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大批华人随之涌入,更有改革开放之后,众多中国内地同胞走出国门务工。他们很多人都选择在英国经营中餐馆,推广中餐美食文化,提高了西方人对中餐的认识,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从第一家中餐馆在伦敦开业至今,这个旅程已经持续了超过一百年。

唐人街的一家烧腊店,摄影:杨猛

2009年我第一次访问伦敦,唐人街上主要是香港人开的餐馆,跟讲粤语的侍者讲普通话如同鸡同鸭讲,我英语又很一般,连比划带猜,才成功点了一份鱼丸虾饺。我喜欢那些艳俗的门脸、空气中烧肉肉皮爆裂油脂散发的香气、以及坐在湿漉漉的后厨门口叼着烟卷专心读马经的香港厨子。一切都跟旧时的香港很像,仿佛向鸭寮街和油麻地一带的市井之气致敬。

伦敦的唐人街开始是依靠香港人开拓成型的。这点跟其他地方的唐人街的华人构成不太一样。旧金山的唐人街是作为苦力后代的广东台山人创建;洛杉矶和悉尼的唐人街则有不少越南华人(后期的难民)参与其中。

——《唐人街之味》

杨猛决定以不同时代和背景的中餐馆经营者为描写对象,来透视英国华人百年的海外打拼历程。

伦敦唐人街位于Soho,围绕两条主街构成,算上外围,总计有11条街道。集合了大概六十家中餐、一家韩餐、四家美发美容院、两家中医馆、六家博彩厅,一家同志酒吧,若干大小超市,以及至少六处色情按摩院。大红灯笼、石狮子、仿古牌楼等中国元素点缀其间,混搭了阴郁古旧的英式建筑。

伦敦的路灯柱子都是黑色的,唯独这里的路灯刷成了大红色,很好辨认,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非我族类的标示。西方游客来到这里,兴致勃勃拍摄橱窗里光溜溜的烤鸭和颜色鲜艳的烧腊,看大厨手起刀落在案板上熟练地斩鸡斩鸭。唐人街就像是好莱坞电影的布景一样华而不实,充斥着一种陈旧的中国意象,跟我成长熟悉的中国似乎并无关系。

——《唐人街之味》

通过大量采访和资料搜集,他第一次明确找到了第一家在英国开业的中餐馆的信息:开设于1898年的一家中餐馆,老板是广东人。

沿着这条线索,杨猛寻访到了很多英国中餐业的关键人物。

已故华人美食家、外交官罗孝建,曾在BBC介绍中国美食,上岁数的英国大妈几乎都认识和记得这个精瘦的中国先生。杨猛采访了他的女儿,还原了当时英国中餐业的许多真实场景;杨猛还采访了已经八十多岁的周英华,周英华是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儿子,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高档中餐馆,他被周英华深藏的中国情结打动,周英华的餐馆叫“周先生”,取这个名字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进店消费的英国人尊称他一声“先生”;

杨猛还采访了曾经接待过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中国香港餐馆业主——他们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土地开发之际大批移民英国的,并且极大拓展了中餐外卖店的版图;最后,杨猛又采访了众多在改革开放后来英国务工的中国同胞,他们把更加精彩和原汁原味的中餐呈现到了西方人的面前,其影响力远远超出历史上的其他阶段。

第一家高档中餐馆“周先生”内景,摄影:杨猛

现在这里汇集了天南地北的中国人,五湖四海,口音各异。可以找到几乎中国每个省份的美食。唐人街上,泗和行和龙凤行超市人流如织,但是售货员多了说北京话的大姐,货架上出现了老干妈辣酱和辣条。随着中国新移民的涌入,正宗中餐纷至沓来。唐人街出现了诸如梁山好汉、峨嵋一派、北京四合院之类的内地餐馆,看名字就像比武大会。

有天我在一家号称“正宗川菜”的餐馆吃饭,吃到一半,对弥漫着海鲜面气息的“担担面”产生了怀疑,忍不住把伙计叫到跟前问:“这是川菜师傅做的吗?”伙计立马承认:“厨师是福清来的。”——这就对了。香港人、福清人、山东人,正在塑造新的华人移民群体,创造一种崭新的唐人风味。

我习惯到泗和行超市买新鲜的豆芽和长叶蔬菜,到龙凤行买没有腥味的猪肘子,吃完人民公社的猪肉大葱包子之后,体内彻底充盈了一股泥土气息的中国味道。之后顺手取几份人民日报海外版风格的免费中文报纸,乘176路巴士回家。

——《唐人街之味》

在采访中,杨猛结识了来自陕西的魏桂荣,她从偏僻农村走出来,为改善生活,在西安的餐馆学徒,学了一身技艺,凭着高超厨艺,又杀到英国,凭着西安的面条和肉夹馍,征服了英国人的胃,获得很多美食大奖,在有男性传统的厨房,闯出一片天地,成为新一代华人中餐从业者的代表人物。

唐人街后面的一条小巷,摄影:杨猛

食物的香气在空中弥漫,思乡之情愈发浓厚了。我无数次在唐人街漫步,并没有留意这些飘着香气的中餐馆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他乡故事?中国人如何在异国开始了中餐的冒险之旅?

我萌生了追寻他们的故事的想法:那些烹制了这些美味的中国人,是否和我一样,为了一个模糊的目标踏上了义无反顾的旅程,又在新的钢筋水泥里迷失了方向?

——《唐人街之味》

近3年的时间里,他采访了近百位英国的中餐从业人士,上到世界顶尖大厨,下到普通打工者,以及包括扶霞这些美食作家,探寻英国中餐业的发展脉络,把百年来中国人(华人)在海外打拼的波澜壮阔的历程,通过三代英国中餐馆经营者的故事,完整展现出来,最后形成这本《唐人街之味》。

杨猛说:“中餐是一个万花筒,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华人)的吃苦耐劳,可以看到华人的心灵手巧,可以看到华人的变通和进取,更可以找到所有中国人的根系所在。”

《唐人街之味》,杨猛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6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虚构时间 (ID:non-fiction702),作者: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