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iThome ( ) • 2024-06-28 11:34

旭荣集团总管理处IT系统专案部资深经理 林宗霖

「要延续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做好数位转型与永续转型,才有机会接到订单」旭荣集团总管理处IT系统专案部资深经理林宗霖明白表示。

身为50年老牌本土纺织厂,旭荣集团虽是私有企业,并未公开上市,但却很早就开始推动ESG永续转型,从2022年起先后完成了中国常州与越南染厂范畴一、范畴二碳排总量盘查,并在今年2月正式通过了SBTi科学净零碳排目标审核,成为纺织业中少数几家确定未来减碳目标的本土企业之一,展现了其减碳的决心。

导入新数位管理系统,优化工厂能耗管理

旭荣的净零排放策略主要聚焦在减少碳排和抵减两大主轴,在减少碳排方面,旭荣大大仰赖IT来加速推动工厂整体减碳作业,例如在能源间接排放管理上,旭荣近年来导入了一套名为 IDCC(Intelligent Data Control Center)的数位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将整个生产管理流程纳入其中,优化工厂能耗管理,并对齐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他表示,这套数位化管理系统能够分析供料、织造、染整和仓储的即时 KPI 数据,并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结果,同时提供异常管理分析,减少异常的发生。此外,旭荣还建置了自动仓储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能源效率。

旭荣在工厂中部署了大量感测器和智慧电表,持续搜集能耗、各项动力成本和用水数据,并将其整合到IDCC系统中统一管理,加强碳排放数据的搜集和管理。在用水改善方面,旭荣在染厂导入中水回用系统进行水循环再利用,截至目前,已节省超过4,300座国际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另外所有染厂均已完成太阳能板的部署,可供应厂内10~15%用电。

林宗霖强调,旭荣投入数位转型与永续发展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求生存并延续企业的发展。他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客户开始重视其供应商的永续发展,并将优先选择那些在永续和减碳方面表现较好的业者。

例如有家知名运动品牌商提出了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专案,要搜集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来符合其减碳路径的要求 ,逐步落实减碳目标,也要求供应商的配合来搜集完整的数据。在挑选供应商的过程中,他们会派人定期走访旭荣工厂,了解生产状况、数位化发展和减碳作为,来作为供应商挑选的参考依据之一。

他表示,旭荣原本就已导入一套 IDCC 数位管理系统,能整合工厂中机台的能耗、动力成本和用水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回传到后端进行分析和储存。后来,他们改进这套系统,可以兼顾 LCA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需求。因此让他们可以被该品牌商选中,成为三家供应商之一。

不只是完成碳盘查,他表示,目前旭荣已经可以因应国际品牌的要求,提供包含碳足迹在内的生产追溯。

甚至在范畴三的供应链碳管理方面,旭荣近期也计划打造自己的纺织数位云平台,未来可透过云端平台的API串接,自动取得上下游供应链源头的碳排数据。

未来将评估在内部KM系统上引进GenAI

除了ESG永续发展,在数位转型方面,旭荣过去10多年来一路从数位化、自动化、智慧化BI,发展到智慧化AI,自3年前展开多方AI的探索,例如利用AI进行纺织成品的品检,也尝试在制造过程中应用AI。林宗霖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持续评估数据建模,利用AI最佳化染剂配比,提高生产一次成功率。此外,还在业务端评估如汇率预测等风险较低的应用。

生成式AI技术在去年快速爆红,今年进到企业应用阶段,越来越多生成式AI产品、工具甚至开源模型推出,降低企业进入的门槛。林宗霖非常重视生成式AI的议题,不只鼓励各单位可以多方尝试,甚至还举办多场AI教育训练,增强员工对新兴科技的认识和应用,包含如何利用这个工具,有哪一些平台可供选择,或是办理征稿活动,促进员工使用AI。例如利用生成式AI规画业务行程和客户互动。同时也会提醒使用这类AI时的注意事项。

他透露,目前IT部门也有开始采用GPT-4o模型的ChatGPT,应用在资料库中处理SQL语法的优化。

他表示,未来将会评估在公司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上应用生成式AI,但在制造现场或制程方面,则会倾向于采用传统或较成熟的预测建模方法,甚至使用更具可解释性的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