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28 12:07

(中央社记者陈婕翎台北28日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最新发布研究发现,网路霸凌高峰在小学高年级到国中1年级,11至15岁族群约16%受网路霸凌,高于4年前13%,专家建议家长引导孩子设立好社群互动界线。

这项今年3月发布于「学龄儿童健康行为(HBSC)」研究,数据来自欧洲、中亚和加拿大等44个国家、27万9000名儿童和青少年,结果显示,15%男孩和16%女孩近几个月曾被网路霸凌1次,网路霸凌的高峰在11岁男孩、13岁女孩;调查也指出,每8个青少年就有1人承认曾对他人网路霸凌。

宇宁身心诊所院长吴佑佑近日透过新闻稿分析这项研究,过去4年网路霸凌比例增加明显,可能与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网路使用明显上升有关,传统霸凌须实体接触,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网路霸凌随时可能发生,常一传十、十传百,捕风捉影的影响无远弗届。

对于新生代的网路原住民而言,网路已融入日常,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建议家长积极引导孩子,身处网路时代,与其限制儿童使用网路,不如教导使用前先设立好社群互动界线,不要发布或发送任何会让他人感到尴尬的内容,建立正面网路形象。

叶雅馨提醒,使用网路不要泄漏地址与电话等真实身分,勿在论坛或聊天室等网路公共空间发泄或抱怨,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追踪请求,建议设定社群隐私和偏好隐密内容仅供信任者浏览,设定复杂的密码且不在公共空间存取以确保个人资料安全也非常重要。

叶雅馨说,很少人会注意到,应定期在网路上搜寻自己,以利发现个人讯息立刻删除,不要随时暴露自己的行踪,避免过度分享自身生活,情绪不稳时切勿发布或回复任何内容,发文或互动时考虑他人感受,可避免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或遭受网路霸凌伤害。(编辑:陈政伟)11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