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6-28 18:28

因裁员导致人手不足,特斯拉紧急“调转车头”。

6月27日,时代周报记者从特斯拉员工处获悉,特斯拉中国少量部门正在返聘部分被裁退员工,且多集中在销售和服务领域。关于返聘被裁员工的补偿信息暂无进一步消息。

2024年4月,特斯拉进行了2017年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裁员。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公司需要削减超过10%的员工。

马斯克在内部信中称,多年来,特斯拉发展迅速,在全球各地设立了多家工厂。但与此同时,某些领域的角色和工作职能也出现了重复。在公司为下一阶段的增长作准备时,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率就显得极其重要。

尽管企业并未就“如何处理返聘员工的裁员补偿”一事发布官方说明,但有员工表示已收到相关通知。

“返聘是要退钱的,身边技术岗位有人返聘回去。”原特斯拉员工林一(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曾是认证Tesla科技讲堂讲师、一天拿到超过5个订单的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被裁员。

“4月15日收到裁员10%的邮件,4月16日上午11点半就去公司签署了裁员协议,赔偿金额是N+3。”林一如是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特斯拉返聘被裁员工可能是因为公司业务需求的变动,销售和服务领域作为特斯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关键部门,其员工数量和质量对于公司的市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或公司战略的调整,特斯拉或认为需要增加销售和服务领域的员工数量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01 门店人手紧缺,喊回被裁员工

一位接近特斯拉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返聘被裁员工,主要原因是门店人手不足。“但此次返聘名额有限。”

记者查阅特斯拉招聘微信公众号发现,目前特斯拉正在上海、南京、济南等多地急聘销售顾问、维修技师等职位。

“最近店里人很多,您要想来店里需要提前跟我说。”一位北京特斯拉门店店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近期北京推出了以旧换新补贴细则,再加上刚刚配置了一批新能源指标,店里客流量大幅增长。

上述店员称,由于人手不足,门店正在招聘销售人员,待遇从优,包括高保障固定薪资、完善的五险一金(社保、公积金足额缴纳),还有补充医疗保险(社保内医疗费用100%报销)等。与之相对的是,“每月业绩考核压力巨大,入职后还要看能否挺得住。”

当记者询问店内是否有返聘员工时,该店员表示,因返聘才刚刚开始,目前店内还没有被裁后重回岗位的人员。

事实上,返聘省去了培训和熟悉业务的流程,比招聘新人更加高效。江瀚指出,返聘被裁员工也可能是出于对员工能力和忠诚度的认可。这些员工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并且对公司有一定的忠诚度。

在他看来,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返聘被裁员工的成本通常低于招聘新员工。因为公司无需再次支付招聘、培训等费用,同时这些员工也无需再经历适应期,能够更快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02 特斯拉“补救”求稳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严重“内卷”的背景下大规模裁员,特斯拉急于做出“补救”措施。

毕竟2024年4月大规模裁员之后,特斯拉销量持续走低。

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4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约3.14万辆,同比下降21.4%。2024年1-5月,特斯拉累计在华销售新车约21.91万辆,同比下降0.4%,在国内新能源厂商销量榜上已被比亚迪和吉利超越。

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销量也远低于预期。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FactSet提供的信息,分析师普遍预计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约为45.7万辆,而其实际交付量为38.68万辆,同比下降8.5%,未达到行业预期。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发展也面临产能问题。从特斯拉官网订单信息来看,截至2023年8月,Megapack最近的交货日期已经延后到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供应不足。

更重要的是,大裁员可能会导致员工士气和忠诚度的下降。江瀚认为,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其稳定性和积极性对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大裁员可能会让在职员工感到不安,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

根据特斯拉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截至2023年末,特斯拉全球拥有员工超14万人。若以最低比例10%计算,特斯拉2024年4月裁员将涉及最少1.4万人。

其次,裁员可能会导致部分关键岗位的人才流失。这些关键岗位的员工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他们的离开可能会给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2024年4月,在特斯拉工作了18年的核心高管、动力总成及能源工程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利诺(Drew Baglino)在社交平台宣布离开特斯拉。同一日,特斯拉公共政策和业务发展副总裁的罗汉·帕特尔(Rohan Patel)也宣布离职。一个月内,10位高管宣布离开。

或许是“补救”措施及时,经历了大规模裁员、开始返聘被裁员工的特斯拉,在华销量开始复苏。

据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最新销量榜单显示,2024年6月17日-23日,特斯拉以1.74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比亚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王贺,编辑:郝琳,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