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29 10:16

偏乡医疗专题2(中央社记者林巧琏、李卉婷高雄29日电)「我们竭尽所能让病人可以不要动」,高医副院长戴嘉言投身偏乡医疗近30年,从大学时代就载著超音波进部落,他坐在小发财车后方,一路颠簸主动出击找病人。偏乡护理师赖慧珊在屏东满州乡开业,笑称自己是「长照秘书」。

戴嘉言是肝胆胰内科医师,他自1997年投入偏乡医疗工作,30年来,除了无数次至高雄茂林区、桃源区、那玛夏区等原乡巡回看诊外,近年更拓展屏东县狮子乡、泰武乡、台东县达仁乡,致力于「医师动、病人不动」,要让偏乡民众享有医疗服务,更于去年获第33届医疗奉献奖。

戴嘉言说,与偏乡医疗的缘分始于高医就学期间的服务课程,到部落后发现有些部落肝癌特别严重,他与团队开车载著超音波设备到部落筛检,到了当地还要换小发财车,戴嘉言笑著说,「我跟设备就坐在车后,一路扶著超音波,就怕昂贵的设备损坏。」

「他们跟大家缴一样的健保费,为什么不能享受一样的医疗服务?」戴嘉言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谈医疗平权,他说,从市区开车前往桃源区,至少得花2小时车程,以前路况不好要花更久时间,部落居民要下山看病真的很辛苦。

戴嘉言回忆刚毕业时到部落筛检,为了要达到90%检测率,团队在部落的道路上、田野间、山沟旁找人,就在现场抽血。而抽血检验仅是第一步,戴嘉言说,确认罹患C型肝炎,后续的治疗才是最辛苦的,早期治疗方法是注射干扰素,副作用包括类流感、血小板和白血球低下,甚至出现忧郁、甲状腺机能状况等。

戴嘉言说,后来C肝治疗有长足进步,出现口服药,但早期自费药价约新台币240万元,一颗药就要1000元美金,相当惊人。当时卫福部募得千人份药物,高医也开始用在偏乡诊疗,「这时稳定服药变成另一个课题。」

「我比讨债集团还会找人」,戴嘉言笑著回忆,为了让病人持续吃药,拚命找人的过程,他说,只要吃完全部疗程治愈率达9成以上,但如果没吃完,成效会大打折扣,往后还是会有致命危机外,也等于浪费医疗资源。

有一次戴嘉言为了找出一名中断服药的女病患,他说,当天自己在部落有其他工作,一早与当地卫生所护理师联系,确认该名病患就在恒春机场打工,他跟医疗专车司机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到机场,一定要亲自见到她。」皇天不负苦心人,戴嘉言真的在机场找到病患,也成功让她稳定服药。

偏乡医疗的传承除了有许多人医护承先启后,一代接一代在市区与偏乡中往返;更有在地有志青年投身医护产业,第32届医疗奉献奖得主赖慧珊正是此例,她大学念长庚技术学院护理科(现为长庚科技大学),毕业后投入原乡护理。

赖慧珊来自屏东县牡丹乡,毕业后回到恒春,先后在南门医院、恒春基督教医院医院任职,在医院期间她感受到偏乡居家照护缺乏,5年前在满州乡开业,开启她的原乡居家护理之路。

赖慧珊说,她母亲突然去世与公公中风病倒是她投身原乡居家护理的主因,她透过居家护理师贴近每个原乡患者和家庭,协助申请资源、媒合辅具,希望能让长者能安心老化,在宅善终。

「我想要的照顾模式不是蜻蜓点水,居家护理也能带感情付出。」赖慧珊说,服务个案的过程中,有专业也有欢乐,不光只是照顾病人,甚至拓点至照顾者、社区,包含身心灵,发展出全人照顾模式,与病人、家属间也产生许多情感连结。

赖慧珊笑称自己就像是「长照秘书」,她说,原乡长辈有些较不方便出门,有时也会帮个案家里处理大小事,只要有需求,「顺便一下都可以」。

居家护理对象多是行动不便和长期卧床,赖慧珊引进安宁疗护观念,学会转念让重症病患不带遗憾离开人世。她说,曾有一名患舌癌末期的妇人,因年轻时没能穿上婚纱,为让妇人一圆心愿,她招募志工与团队替她拍婚纱,未料拍完婚纱照的隔天,妇人便离世「这应该也算是功德圆满了。」(编辑:孙承武)11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