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7-01 15:01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张向荣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历史非虚构作品,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全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

洪涛著,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取了三部文学经典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作者为本书撰写了一篇九万余字的代前言《小说与个体》,提出以想象作为克服个体的彼此殊异性的新途径,以抵抗技术主义对人性的吞噬,产生一个“同情”“共情”,甚至“友爱”的世界。

《北宋的改革与变法》

梁庚尧著,东方出版中心·时刻人文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两大问题为中心,一是对外关系,二是改革运动,而这两大问题又相互牵连。在对外的情势上,北宋承受着辽、夏强敌的威胁,当外患进逼时,让人警觉到内忧。由于华夏对外一向有“修德来远”的主张,北宋在取得对外和平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从内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来远”的意义从维持和平的消极态度,转化为改革内政的积极要求。本书主要爬梳北宋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的缘由、实施内容及其施政阻力与偏失,进而探究熙宁变法与北宋晚期党争激烈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法对于南宋历史的影响。

《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李竞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孟子的爱有差等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不仅深入挖掘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还特别强调家庭、家族和社区在文明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揭示原始儒学在铸就现代文明制度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滋养现代文明精神的重要意义。

《阳明学再读》

吴震著,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阳明学”,既指王阳明个人的哲学思想,也包含阳明后学或后世学者有关阳明学的思想诠释与理论发展;而“再读”,指重新解读和思考,也涵指不尽同于以往学界的相关研究而略有新的看法。全书由问题所牵引,讨论的内容呈多点散发,最终聚焦于广义阳明学的思想和历史。主要关心的问题有两大类:第一类关于阳明心学的理论结构及其特质,第二类关于“后阳明”时代的思想演进及文化现象。两篇附录则将视野扩大至“东亚阳明学研究”的领域,探索阳明学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所发生的各种思想转化。

《〈黄帝内经〉通识》

刘鹏著,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黄帝内经》被视为“医家之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书,也是其他领域了解、认识中医的一个窗口。本书涉及《黄帝内经》的成书、主要内容、版本流传与影响,以及其与现代中医的关系等方面。作者提炼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容易引起共鸣的、与传统文化关联密切的内容,如中医有解剖吗、什么是经络、如何尽终天年等,还将艰深的中医理论与古代小说、诗歌、出土医药文献与文物,甚至是日常生活体验相互印证。

《扎布让的黄昏:1630年古格王朝的危机及其灭亡》

黄博著,巴蜀书社

古格王朝(10-17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吐蕃王室后裔在西藏阿里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1630年古格在内忧外患下覆灭,后来整个王朝随着王城扎布让的荒废而被世人遗忘。坊间传闻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西藏文化的古格“一夜消失”了。本书利用并详细释读了古格亡国前后形成的藏文史籍、耶稣会传教士的信件和报告,尝试重构17世纪前后西藏西部地区的历史地理空间及其地缘政治背景,深入讨论西藏阿里地区与西喜马拉雅地区的各种政教力量的交互关系,揭开古格内部政教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对西藏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剥洋葱式地辨析古格面临的“外患”和“内忧”,从史料的缝隙中揭秘古格亡国的真相。

《朱子的哲学世界》

陈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来先生是一代哲学史大家,从学之始即治朱子,《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朱子哲学研究》为之奠立广泛的学术声誉。其后,他的研究转向阳明学、船山哲学及近现代哲学,并上溯先秦时期的宗教与伦理,考辨儒家思想的根源。近年则在古今中外的宏阔视野中尝试构建儒学思想体系,代表作为《仁学本体论》和《儒学美德论》。本书为作者近十余年关于朱子学的文章结集,是其回归朱子的厚积总成之作。

《和苏东坡吃茶》

周重林著,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一代文豪苏东坡,是个琴棋书画诗酒茶俱全的生活家。而后世论起东坡的生活趣味,多谈起他的美食与酒,而对东坡在饮茶一道上的品位与情趣,少有谈及。其实苏东坡爱茶爱得紧,对茶叶、用水、茶器、同饮之人都很讲究。茶是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苏轼的诗词文章中也处处有茶的身影。苏东坡的茶生活,也是宋代茶文化发展繁荣、宋人生活美学的一面镜子。作者细细梳理了苏东坡与茶相关的50余篇诗、词、文章,注释翻译,细细钩沉出一个精细、闲雅、充满人情味的东坡茶世界。

《香尘灭:宋词与宋人》

李让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选取李煜、晏殊、晏几道、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姜夔、陆游、辛弃疾、吴文英、文天祥等宋代重要词人,从他们作品的丰富内涵入手,以词证史,对词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细腻的主观感知进行推敲和琢磨,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描写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崭新画卷。

《技术恐惧:溯源、演变与价值》

王斌著,尔文|四川人民出版社

人类技术发展史也是人类技术崇拜史、恐惧史,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融合,技术的正、负效应也日益显现并引起人类的崇拜和恐惧反应,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崇拜和技术恐惧。技术崇拜,崇拜什么?技术恐惧,恐惧什么?技术恐惧的心理魔障如何破解?如何科学管理恐惧、自如驾驭技术?本书以技术恐惧的历时性过程演变、共时性形态演变和文化性演变为基础,系统论述技术恐惧依附于技术并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演变的过程,深入剖析技术恐惧的主体性、客体性和文化性三大特点。

《中华文化经典课》

郭继承著,天地出版社

作者精选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20余部文化经典,通过对《尚书》《易经》《论语》《史记》《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经典的解读,以及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荀子、司马迁、韩愈、朱熹、王阳明、顾炎武等数十位先贤哲人的伟大思想的分析与阐释,结合当下时代问题和自己的人生思考,总结国学经典如何提升人的修为,帮助读者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在复杂的社会中精进自己,提升人生的境界。

《〈红楼梦〉中的饭局》

周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从《红楼梦》饮食文化说开去,透过虚实食单、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饮具鉴真、酒与酒令等单元,品读红楼滋味,重温中国传统文化醇厚丰富的细节。阶段

《明清小说选本研究》

代智敏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明清小说选本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兴盛或衰落的原因。第二章为明清小说选本类型论。第三章为明清小说选本艺术论。第四章为明清小说评点论。第五章论述明清文化思潮与小说选本的关系。第六章探讨明清小说选本与小说观念的关系。第七章论述明代小说选本的价值,并分析小说选本编选所反映的明清之际文人心态。

《何以为诗:新诗文本细读十五讲》

魏天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采用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借鉴了中国传统古诗文评的观点,对中国现当代十五位新诗诗人的代表诗作展开细读。所选诗人,包括徐玉诺、冯至、艾青、卞之琳、穆旦、曾卓、昌耀、顾城、韩东、海子、余笑忠、张执浩、剑男、雷平阳与胡弦,每人选诗一首到三首不等,通过对诗作的细致解析与串讲,从而让读者紧贴文本,领略新诗语言与体式的独特魅力。

《从兰亭到钟鼎:中国书法史探微》

莫家良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书选取北宋至晚清书法史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现象进行分析,反思传统书风的继承与演变,书法形制对创作的影响,典范的取舍,艺术风格与政治环境、社会心态、学术风气的相互影响等议题。其中涉及到宋高宗、王宠、钱坫、江声、邓尔雅等书史上或隐或显的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个人实践与创作取舍,以及《兰亭序》《淳化阁帖》等经典习书范本在不同时期文人创作中的使用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