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虎嗅网 ( ) • 2024-07-02 08: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世界 (ID:EEworldbbs),作者:付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去年9月,EEWorld在《工程师:给卖中国芯片,为什么不做中文资料》一文中反映了工程师的一大诉求——芯片产品的中文手册与资料。

 最近,工程师又因为芯片不提供中文文档吵起来了。工程师表示,外国芯片用英文文档还可以理解(也不尊重中国客户),国产芯片也用英文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还是另有缘由。对此,工程师有着不同的理解。 

厂商角度:中文显得比较外行

并不是厂商们故意不提供Datasheet,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第一,Datasheet中技术内容量非常大,芯片领域一些国产化力量还没有那么强大,毕竟让工程师分出精力专门再做一版中文资料,也是需要投入很的大人力的。

一般Datasheet的编写与其它工作都是并行处理的,光是测量数据都要耗费一个月,更别说别的步骤,再额外进行中文翻译无疑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但对于一些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外芯片公司,手册都是涵盖简繁西法俄英德日韩等各种语言。根据工程师讲述,Datasheet主要经由文档组翻译,基本内容则是制式的,只要往里面嵌套就好。尤其这两年国产替代,写汉字客户就会说好,比如把380V写成380伏,真的有客户喜欢。

第二,Datasheet写成中文会显得自己比较外行。因为英文作为在芯片领域绝对强度的标准化语言,在描述硬件功能、性能、规格的时候能够用最少的字做到准确传递,比如PCIe、DMA、HIT、Sec、RAS、SPI、I2C、CAN、INT等,即便是中文说明书,也没人会把PCIe之类的术语写成中文。而像Cache这样的词,转换成中文也很难表达原来的意思。

很多做硬件和芯片的大牛之前在外企工作时间长,他们的交流语言就是英文,所以转换习惯还是很困难。就像DNA、NBA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为了沟通高效,大家习惯性用这些词,换成中文思维转换困难。

第三,很多芯片虽然是国产的,但受众客户却是全球的,英文作为世界比较通用的语言,所以肯定优先做一版英文资料。

所以,原版Datasheet就是英文的,国内工程师也有阅读英文的能力,翻译过来容易产生误解或者出错,增加沟通成本,干脆不做中文资料反而更稳妥。

工程师角度:争吵不休

事实上,对于中文资料还是英文资料,工程师们的个人感受差异巨大。

想要中文Datasheet的工程师认为,TI、ADI这些大公司,因为重视中国市场,很多都是中文、英文两份资料,如果从现在开始养成做中文Datasheet的习惯,慢慢之后两代人就会都养成用中文Datasheet的习惯,也许有人觉得没必要,但习惯都是一点点开始改变的。

工程师强调,中国的芯片厂商就要坚持用中文写Datasheet,即便是P2P(pin to pin)也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重写,专用术语用英文加中文表述,有些在附录写上定义或测试方法,现在有些国产芯片厂商已经这样做了。

还有极端的工程师认为,“说到底还是功底不行,有些芯片或许是抄出来了,但是未必对做芯片完全了解,没法用中文表达清楚意思。既然功能一样,规格书也就照抄得了,上面的参数数据多半也是抄的,没有实测。”

更有甚者表示,看过一份资料,PDF文档倒是有中文,但是内容跟国外某对标产品一模一样,完全就是把英语给翻译成中文。

习惯英文Datasheet的工程师认为,很多国产芯片公司的研发人员都是出自TI,NXP这种公司,规格书和资料习惯了英文。而且有些芯片都是用来替代国外芯片的,采用英文规格书可以更方便相互比对。

还有一个原因,英文的语法更严谨,专业领域不容易产生歧义。况且大部分工程师基本上都看得懂这些英文,仅仅是语言而已,语言和编程差不多都是工具,内容才是王道

“中文的手册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翻译的大多都有错,而且好多是致命的错误。好在有好多厂家开始出中文的手册了。”一位工程师说。

一些工程师则分享了自己的无奈经历,表示起码有个文档看看,有些偏门的,连个PDF都找不到。

所以,究竟是中文Datasheet,还是英文Datasheet,总归没有结果。你希望芯片厂商推出更多的中文资料吗?

参考文献

[1]硬件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国产芯片,也用英文写“datasheet”?.2022.7.9.https://mp.weixin.qq.com/s/iz-xFG270km2oDCWdKF-kw

[2]EEWorld:工程师:卖给中国的芯片,为什么不做中文资料.2023.9.15.https://mp.weixin.qq.com/s/etwg5JuDdQUj2vWq0yvvPQ

[3]EEWorld论坛:国产芯片也是英文PDF是不是有点过分了.2024.6.25.https://bbs.eeworld.com.cn/thread-1285916-1-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世界 (ID:EEworldbbs),作者: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