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7-02 13:03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马頔的民谣《南山南》运用矛盾修饰法描述了中国的南北方气候差异以及人物心境的强烈反差。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冰宫》则凸显出气候差异在男女主人公爱情婚姻中的重要性。小说中温暖湿润的美国南方和干燥寒冷的北方形成巨大差异,北方的“冰宫”是促使女主人公莎莉·卡罗尔回归南方的导火索,是压死他们爱情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南方”、“美国南方”和“全球南方”这些概念在全球变暖的语境中,在地方生态现实的背景下,已超越了其地理学意义,而融入了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心理内涵。2023年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热催生了“南方小土豆”的昵称,浓缩了中国北方人对南方人体型、性格和处事模式的幽默鄙视。这样一个称呼的诞生,与气候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谈论气候变化时,往往绕不开“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和“全球北方”(Global North)这两个概念。“全球南方”主要指经济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大量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从化石能源转型至新能源方面相对滞后。“全球北方”主要指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是新能源的倡导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呼声较高,并呼吁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尽快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向清洁能源。二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也会带来产业链的根本变革,其经济代价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时难以承受的。

埃及裔加拿大作家奥马尔·阿卡德的气候小说《无人幸免》(American War)虚构了新的美国南北战争,能源利用方式的分歧是此次内战的根本原因。阿卡德生于埃及,成长于卡塔尔的多哈,16岁移民加拿大。《无人幸免》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17年出版后获得评论界关注,被认为是该年度“现象级”作品,迄今已被译为36种不同语言。在小说中所虚构的21世纪中晚期,美国北方已全面转向新能源,对化石能源实现零容忍。相对保守的南方则仍然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新的南北内战导致很多南方人流离失所,只能寄居于佩兴斯(Patience)难民营。小说中对未来的预叙和对历史的倒叙来回转换。在阿卡德杜撰的“联邦教学指导大纲”关于美国第二次大战这一章节,“记录”了此次内战的主要起因:“南方各州拒绝接受一项在美国境内全面禁用化石燃料的法案,即《可持续未来法案》”。这项法案是数十年来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气候变暖”、“化石燃料不断下降的经济地位”及发生于北达科他州的油罐车脱轨事故。而这一事件正好成为美国南方分离主义可资利用的工具,激发了以密亚佐(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为中心的“南方自由邦”的独立欲望。希尔(Mike Hill)在《战争的生态》一文中指出:传统的战争在气候变化时代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空战”态势,这不仅仅意味着气候变化带来的空气环境的退化和灾难,更意味着新型战争会向一种基于能源和资源争夺的方式演进,“无人机”这样的器械作战会与“飓风、干旱、物种变异、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环境因素交织混杂。

《无人幸免》的中英文版封面

《无人幸免》采用了复仇叙事的框架,通过对人性之恶的合法化阐释所引发的各种暴力行为,揭示人类巨大的破坏力,凸显灾难的人为性和复杂性。《无人幸免》的故事结构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记录的雅典因瘟疫而战败并沦为二流城邦的故事较为相似,小说中以埃及为中心的布瓦吉吉帝国利用美国南北之间的仇恨,最终让女主人公萨拉特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散播瘟疫,并且此次瘟疫流行长达十年之久,完全摧毁了北方的社会体系,彻底颠覆了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的结局。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阿卡德一定程度上受到修昔底德的影响,并将战争与瘟疫置入能源危机背景下,进行了现代诠释。

《无人幸免》通过虚构一个第三世界帝国来反讽全球政治现实和生态困境,美国的北方和南方实际上成为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一种提喻(synecdoche)。纵观人类世全球变暖加剧的历史、当今俄乌之间和巴以之间的战争阴云,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能源危机和食物危机,回溯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迅速传播及对世界人民健康的大范围破坏,我们便不禁感叹这部发表于2017年的气候小说所具有的强烈的预言性。

如果说《无人幸免》旨在推演未来,那么《拾骨》(Salvage the Bones)则重在回忆过去。作者杰丝米妮·瓦德成长于密西西比州的德利斯勒,被誉为21世纪的约翰·斯坦贝克。在《拾骨》中,瓦德用细腻而忧伤的文字,从一个非裔少女的视角记述了全家人在经历卡特琳娜飓风的12天中所发生的故事。《拾骨》出版于2011年,获得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2005年夏末,瓦德亲身经历了席卷墨西哥湾沿岸的五级飓风卡特琳娜,目睹了美国南方黑人社区受到飓风摧残的惨景,对贫困的黑人族群在飓风中的抗灾能力深感忧虑,试图通过该小说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卡特琳娜飓风的威胁,以及在气候灾难中的各种族裔的、性别的及地区的不平等。

《拾骨》中英文版封面

《拾骨》作者瓦德,图片来自《纽约客》

《拾骨》的叙述者伊丝共有四个兄弟姐妹,全部都在自己的家里出生,她是唯一的女孩。他们的母亲在生产最小的弟弟朱尼尔时,由于失血过多而身亡,自此父亲带着四兄妹艰难度日。父亲成日酗酒,在准备应对飓风时,不幸受伤失去三根手指。大哥兰德尔是篮球高手,想通过比赛进入大学。大弟斯奇塔养了一只纯白色的比特犬琪娜,生了一窝小狗仔。斯奇塔全身心照顾琪娜和小狗仔,本想将卖小狗的钱用来支付兰德尔参加篮球训练营的费用,但漂亮的狗妈妈琪娜因斗狗受伤,后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洪水冲走。小弟朱尼尔几乎全靠哥哥姐姐照顾。这个贫困的黑人家庭在卡特琳娜飓风来临之际,在父亲的带领下,将家里的窗户用木板钉死,储存了尽可能多的罐头食品和狗粮。然而,尚未成年的伊丝却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孩子的父亲曼尼,也是她兄弟的朋友,却丝毫没有为此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小说以飓风来临为主要叙事线索,伴随着卡特琳娜从一级变为三级,再上升为五级,人物的焦虑、痛苦与挣扎也逐渐强化。

整部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启示录特点,通过电台的天气情况播报和小说人物的切身感知展现飓风不断升级的过程,渲染一种环境末世氛围。小说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飓风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作者这样描摹飓风逐渐升级的过程:

“那个飓风,现在有名字了。果然糟糕透顶,是个女的名字,叫卡特琳娜。”

“海湾的低气压已经形成飓风了。我们还不赶紧拆木头挡窗户,还有空在这闲坐着,问我必须天黑弄吗?”

“卡特琳娜飓风已在佛罗里达登陆……”

“尽可能多地准备应急物品,预防飓风来袭,卡特琳娜正在……如果她不减弱……继续朝西北方向移动,居民还应准备……政府应该发布强行疏散指令。”

“高速公路将为疏散人群开通。最好尽快撤离……数小时……困在交通之中。”

“卡特琳娜飓风现在已经升级为三级飓风。”

随着飓风的不断升级和靠近,伊丝一家的生存也遭到巨大威胁。一家人目睹自家房屋被淹,在漫过膝盖的洪水中互相帮助,撤离到地势稍高的地方。“猛烈的风刮得就像是扯掉你的衣服,把你的身体看光似的。”“播新闻的女人说是五级飓风。”“外面昏天黑地,雨水肆虐。”伊丝一家在风雨飘摇中看着眼前“异常恐怖”的场景,目力所及,均是灾难。

小说凸显了环境危机中的贫富差异。白人邻居可以有足够的资本妥善安置家中奶牛,然后驾车撤离从而远离飓风威胁,而像伊丝家这样的贫困黑人,只能想方设法躲在家中。作者还讽刺了美国南方州政府并未给民众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只是通过机器人打电话敦促居民撤离,并强调如果居民“选择待在家中”,政府“将不为此负责”,因为 “已预先通知”。然而政府既没有提供合理的逃生路线,也没有供给食物资源或者撤离所需的其它物质支持。最终,伊丝一家所在的黑人社群主要还是在自己家里躲避卡特琳娜的侵袭。

在气候灾难的阴影中,在伊丝一家祸不单行的生活轨迹里,作者还是为我们留下一些温情的瞬间,一点救赎的希望。比如,大亨利和不负责任的曼尼完全不同,大亨利看起来笨笨傻傻,但却是真心善待伊丝的人。当伊丝全家在飓风中失去家园无处可去时,大亨利和他的母亲主动收留了这家五口人,为他们提供食物和庇护。瓦德似乎暗示,只有黑人社群内部的自助和团结才有可能帮助贫困的黑人家庭走出气候灾难的阴影,重建生活的秩序,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

小说最后,白人老头和黑人老头在树下铺开防水布,准备支开帐篷,而小说叙述者伊丝则给一位肤色介于黑白之间的老妇一包带在身上的泡面。这令我们想起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所言:“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轻轻绿洲。……我梦想有一天……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正如伊丝在小说中所说:“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样的结尾暗示了作者瓦德对种族问题的态度。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环境危机并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某个族群,而是跨越国家、种族和阶级的全球性风险。这就从本质上呼吁我们超越已有的民族、阶级、性别、物种等多重障碍,共同应对这样的风险和灾难,从而从人类世走向共生世。小说中斯奇塔对比特犬琪娜的爱和等待也留下希望的种子,在人类和非人类物种之间建立了拉图尔所说的行动者网络。

2024年的夏天已至,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珠三角正迎来汛期,南方很多地区并非如马頔所唱的艳阳高照,而是阴雨连绵、洪水泛滥。高温伴随着潮湿,走到哪里都是汗滴滴哒,与金·斯坦利·罗宾森的气候小说《未来部》(The Ministry for the Future)所描述的印度热浪颇为相似。

《未来部》英文版封面

《未来部》中,在2025年的印度,白天人们把身体浸泡在恒河里降温,晚上则睡到屋顶乘凉。然而恒河的水像洗澡水一样烫,屋顶也不断有人中暑身亡,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地面温度持续在38度,湿度则维持在60%。”而印度很多地方并没有空调,或者电力断供。罗宾森写道:“一般在1月到3月,恒河平原比较凉爽和干燥,然后慢慢变热,但仍然是比较干燥的。季风来临后,温度会逐渐下降,遍布的云层会阻挡直射的太阳光照。然而这次热浪却很反常,没有云,只是热,还伴随着潮湿,一种恐怖的组合。”此次热浪导致印度两千多万人丧身。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反常天气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然而,如美国的枪击事件一样,印度热浪很快就被大多数人忘记,直至这样的反常变为正常,变为全球变暖时代的新常态。

《未来部》发表于2020年,罗宾森将此书献给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明信(Fredric Jameson),也是四十多年前他的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2024年初,罗宾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中,用“愤怒的乐观主义”来概括自己的气候小说创作理念。《未来部》写于2019年,随后的新冠疫情让人们认识到,生物圈中物物相连,小小病毒的大范围传播可以让整个世界秩序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也客观上刺激了气候变化否定论和怀疑论者,让他们看到生态风险随时可能转化为生态灾难,而且灾难就在身边。罗宾森通过虚构一个联合国部门,来整合全球资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出詹明信所说的“乌托邦欲望”,通过批判资本对资源的控制,试图建构一种生态乌托邦。小说通过来自美国的志愿者弗兰克的视角,观看印度热浪中的众生惨象。小说中的生态恐怖组织成员自称是印度黑色地母迦梨女神的孩子。弗兰克暗杀欧洲石油公司高管的行为似乎也是在伽梨女神召唤下的一种复仇,彰显了原始自然所赋予的黑色暴力,是一种暗黑生态理念的当代表达。有意思的是,这位伸长舌头、以男人的头颅串成项链并将脚踩在丈夫湿婆身上的伽梨女神也是来自印度的南方。

伽梨女神像

所谓的全球南方,不应只包括发达国家以外的世界,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太平洋岛国、拉丁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地区等,也应包括发达国家内部那些贫困地区、少数族裔聚集区和受气候风险影响较大而应对能力相对不足的地区。《拾骨》是对2005年卡特琳娜飓风侵袭墨西哥湾沿岸事件的文学记忆,《无人幸免》是对美国南方与北方的能源利用分歧的未来推演,《未来部》则将印度热浪作为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南方的风土,能源、宗教礼仪甚至爱情婚姻都受到气候环境的多重影响。在中国的南方深受洪灾影响的当下,在高温和潮湿肆虐的日子,有更多的人来阅读气候小说中的“南方”或许能引发更多理性的思考,也是全球变暖语境中的一丝清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