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7-03 10:03

近期出圈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里,有这样一个片段,黄亦玫问庄国栋,怎么没用交友软件谈女朋友?此时的庄国栋,戈蘭集团亚太区总裁,外企高管、单身、爱运动、无不良嗜好,妥妥的黄金单身汉。就是因为条件太优秀了,所以总被人举报是“杀猪盘”。

其实,不仅是电视剧里的相亲人士这么认为,放到现实中,很多人也这么认为。最近一批“相亲分析师”博主火了,有人3天涨粉30万,有人一月涨粉50万。在他们的分析下,“果冻哥”成为绝对的“杀猪盘”。

“相亲分析师”,把相亲变成一道题

什么是“相亲分析师”?或者也可以称其为相亲界的福尔摩斯,或者军师,还有人说,他们是媒婆的克星。直播视频中,他们以专业的老师身份出现,一块白板,一支记号笔,一边嘴上输出,一边笔下划重点,将网友相亲对象的条件或感情问题一一拆解,言辞犀利,反转不断,让网友大呼“好上头”!

180cm,年薪80万,这个男人能嫁吗?

每月给3万零花钱,这个男人能嫁吗?

178cm,年收入30万+,这个男人能嫁吗?

……

白板上写着相亲对象的各种条件,“相亲分析师”通过逐字逐句的解读,来揭露“阅读理解”背后的答案。比如180的身高大概率是没有减掉鞋子高度;年薪80万,根据行业市场价,应该是虚高,或者在工作中捞油水;房子没提平方数,大概率是小房子;高知家庭却仅是本科毕业,没有读研极有可能出现了精神问题……

一番番分析下来,堪比推理剧,让网友们赞叹不已,有的网友,甚至跟着分析师博主,猜测每一个条件背后的隐情。来看看网友们的评论:

这不比剧本杀好玩?我爱学习!

就爱看点奇葩的,本质就跟看推理小说一样。

终于有我能答对的题了!

比微短剧的反转还要爽!

……

“相亲分析师”也并不是统一的赛道,还是有细分的,一部分是解剖相亲对象条件;一部分是解答婚恋难题;还有一部分提供向上破圈教学;甚至有博主教人如何“拿捏”优质对象。从粉丝数来说,几十万粉丝的博主居多,当然,也有厉害的,粉丝超过百万。

“相亲分析师”是怎么戳中单身人士爽点的呢?

“相亲分析师”是怎么戳中大众爽点的?

“相亲分析师”戳中大众爽点,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原因:

1.单身女性的群体定位

我们会发现,在“相亲分析师”的题板上,都是“这个男人可以嫁吗”居多,相对来说,比起单身男性,单身女性对于“嫁错郎”的焦虑感更重,痛点更足。

根据媒体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由此可见,当“相亲分析师”将标题聚焦在“男人能不能嫁”上,相当于定位了精准用户,吸引了单身女性。

2.抽丝剥茧的探案欲

相亲对象的条件明明那么好,为什么单身至今,有什么隐情?分析师让想不想,变成能不能,当相亲变成一场剧本杀,一部悬疑剧,大众的兴趣就被吊起来了。

有网友说,“相亲分析师”的本质,是在挖掘人求偶时的谎言和潜台词。的确,相亲市场上,信息是不对称的,你所知道的,往往是经过媒人或者相亲对象自身包装过的情况。而这种话术陷阱,通常让人很困扰。

人都有好奇心,而悬疑的“相亲黑话”,让人有探索未知的欲望,分析师们以破题解疑为核心,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再者,在分析的一系列过程中,大众还会获得奇奇怪怪的知识,成为相对有趣的社交谈资;另外就是,跟着分析师的直播视频,网友会不自觉的进行脑力较量,看看自己的思考,是否与这些分析师相符。

一般来说,悬疑小说注重细节,所以分析师们也是如此,逐字逐句,用细节揭开谜底,通过揭露相亲条件中的漏洞,打破人们对相亲的滤镜和伪装,以正义的角度分析相亲过程中的各种奇葩现象,让大众实实在在的爽到。

2.表达反差性的新鲜感

把婚恋变成一堂课,把爱情变成一道题,感情的世界或许无解,但感情公式必然是有解的。“相亲分析师”们巧妙运用了表达方式的方差性,用理性的解题方式去处理感性的相亲问题,将狗血奇葩变成阅读理解,带给大众很多的新鲜感。

就像现在大家把穷叫做消费降级,把穷游称呼为特种兵一样,明明是同一件事物,当用不同的词或者不同的表达方式叙述出来的时候,似乎就成了新事物,让人想要了解和掌握。

新瓶装旧酒式的创新,毕竟也是创新。人天生喜欢新鲜的东西,就像消费者真正消费的不是产品,而是新鲜感。

3.寻求认同的正确导向性

我们淘宝购物的时候,会发现商品下方除了评价之外,还有“问大家”的选项,相比于各种评价,大家更信任“问出来的答案”。这便是寻求认同的正确导向性。

“相亲分析师”也是利用了这一点,网友从分析师的案例里,寻找相同的感受和经历。除了某些剧本套路,分析师的案例来源于网友的投稿,大众更倾向于受外部认可的驱动,而不是自身的直觉。同时,他们又需要具体的回应,来确认认同的正确性。

有专家曾经说过,人类的第一大需求是确定性,我们需要控制感,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这会使我们感到安全。这是避免痛苦和压力的需求,同时也是创造欢乐的需求。

“相亲分析师”走红之后的生意经

“相亲分析师”击中了用户的探案欲、新鲜感和认同正确性,从而有了流量,流量之后,便开始撰写商业变现的生意经。这些福尔摩斯的收费并不低,基本上,单次的收费都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接近千元;包月包年服务虽然有优惠但仍就高昂,包月在3000-10000元左右,包年有博主报价5万元;最便宜的社群服务,是99元。

这本生意经,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特定群体的消费能力。我国单身人士已经超过2.5亿,从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70.4%的被调查者有过相亲经历,一年相亲1-6次的被调查者占多数(64.9%),超半数被调查者认为相亲是有效的脱单方式。在这样的数据下,“相亲分析师”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关键,这批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还不低,《中国不婚、不育和少育的状况、影响因素与政策应对》这篇论文就指出,调查对象的结婚花费的平均值高达33.04万元。这个数字是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的8倍多。

二是单身经济的趋势与延伸。“单身公寓”“一人小火锅”“迷你小冰箱”……在越来越多单身“贵”族的出现下,单身经济开始逐渐“走红”。“相亲分析师”笔下的“相亲探案”,就是一种新的趋势的延伸,是在迎合单身人士的求知欲、猎奇欲和认同欲。“单身经济”的盛行,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心态,给了“相亲分析师”们更大的生意舞台。

“相亲分析师”走红且获利,得益于单身群体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的创新满足,以及单身经济的付费意愿增强。不婚不恋的年轻人,最终,却捧红了“相亲分析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鸟哥笔记”(ID:niaoge8),作者:花花小萌主,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