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1-05-01 14:42

如果说供水管网是城市生命线的“主动脉”,污水管网就是确保城市水体健康的“主静脉”。城市内涝、污水溢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污水管道发生淤堵。当管道发生淤堵时,需要及时找到淤积“病根”,对症下药进行疏通“手术”。为保护生态环境,守卫绿水青山,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城水务”)平均每日出动近78名“城市血管医生”对管辖范围内两百多公里的污水管道进行巡查和清淤工作,默默坚守治污一线,保障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蛙人不惧黑臭下井探实情

4月21日下午4时,南宁市银海大道上,广西绿城水务公司管网管理处工作人员撬开了一块井盖。工作人员曾臻介绍,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该路段的两个井盖之间出现了水位差,判断该路段的管道可能发生於堵。他们派出蛙人到井下一探究竟。

目前,管道淤堵探测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人工排查,蛙人和CCTV机器人、声呐设备探测等。人工排查主要适用于路面管网的一般巡检,为大规模的管网清淤工程提供数据支持。当遇到水管流量大,水位深,管网疑难杂症时,就需要先派出蛙人到井下摸一摸情况。

当天的南宁,最高温度达到30℃。蛙人秦师傅穿着潜水服,腰上挂着近15公斤的配重,在太阳底下还未站到10分钟,脸上满是汗水。这对于工作了17年的秦师傅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他说:“这天气还不是最难受的,要是到了七八月,南宁最热的时候,地面井下都是闷热无比。”

签好责任确认书,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工作人员先用机器检测,随后还要放下一只活鸡,进行活体检测,以便明确井下是否含有有毒气体。半个小时,活鸡安全,秦师傅才戴上氧气罩,挂着绳索下到了地下6米的井下。

黑漆漆的井下,不时飘来阵阵恶臭味,不一会,从井下传上来一桶又一桶的垃圾。三桶垃圾拉上来后,秦师傅带着一身“有味”且“有料”的潜水衣上到地面,还来不及脱下衣服,就立即跟同事汇报情况。

“管道里淤泥厚度约有1米,且掺杂着大量的塑料垃圾,需要用高压冲洗车将淤泥冲散,人工清理塑料垃圾后才能用吸泥车吸出淤泥”。蛙人下井得到的信息为下一步清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管道清淤前,工作人员放下活鸡进行活体检测。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为蛙人准备下井进行清淤作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高科技手段排查管道“病因”

工作人员宾峻华介绍,当管道下水位和水流情况等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派出CCTV视频检测机器人和声纳等手段为管道清淤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4月26日下午,在金凯路一处井盖旁,一台高约30厘米,形似坦克的检测机器人,准备“下井”工作。

四名工作人员用吊绳将机器人放到井下。随后,宾俊华返回车上,坐在一台带屏幕、键盘和手柄的主控器前,他轻轻地拨动手柄,机器人便在管道里动起来。机器人头部的摄像头,将管道内的一切都清晰地显示在主控制器的屏幕上。

据了解,2011年,绿城水务公司开始启用机器人,机器人一次能走100米,一天能检测将近1公里,工作8个小时,它适用在80厘米宽,水位约50厘米的管道中进行勘测工作。

“清淤前,我们安排机器人事先探测,通过实时监测画面找到‘病因’。”宾峻华说,过去疏通管道是用棍子从窨井伸进去,最多知道哪里不通。如今,通过机器人,不仅能精确检测出管道中“肠梗阻”情况,还能发现管道结构性、功能性缺陷,为养护管道提供科学依据。

宾峻华指着主控机的屏幕说道:“这根水管壁上,有一根树根已经扎根,并伸出了根系。通过机器人传导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根系如果再发展下去,就会撑破水管。因此,这树根必须清除。”

检测管道的设备,还有一个身价贵重的“声纳”。它一般应用在主干线水位很高,像江南污水干线、埌东污水处理厂干线这些水位丰富的管道。

除此之外,他们还配备了快速检测仪,仪器杆长15米,机身就像个望远镜。当工作人员将它放入井下后,就可以通过它的摄像头一探井下情况。

机器装备非常精密,操作员需要长时间在露天或控制室内工作,稍有不慎轻微的失误就会对机器造成损坏,影响清淤进度,所以,操作员需要经过严格培训才可上岗。

▲为工作人员使用CCTV视频检测机器人对污水管道清淤情况进行探测。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清淤护河,水务人一直在行动

清淤作业一般在凌晨开始,十几个工人通宵达旦工作8小时。曾臻说,不严重的清淤,只需要清淤车上阵即可;但碰到都是水泥的,则需要打炮机先把水泥打碎,才能清理。有时淤泥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还需要蛙人慢慢地挖掘。从清理上来的垃圾来看,大多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曾臻说,河流像是城市的血脉,南宁市市区范围内有18条内河,导致内河“生病” 的原因有很多,“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确保污水管网通畅,守护城市内河的健康,不仅是绿城水务的责任,也是每个市民的责任。

据了解,自2018年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绿城水务按照全流域全要素治理思路,以“厂+站+网”模式,加快污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新增70万立方米,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道项目15个,新建市政道路污水管道项目31个,雨污管网错混接点改造491个,同时负责230多公里市政污水管清淤修复及“一厂一策”污水处理整治等任务,为进一步保护南宁市水体环境,巩固南宁市生态优势,促进“中国绿城”品质提档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