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1-05-18 08:13

图为约4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深圳和香港接壤处建立合作区,有助于探索深港科技合作新模式,也给香港科技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妙智科技创始人&CEO谢智衡

中山市康晟生物董事长潘洪辉

肇庆青湾汇创始人郑伯渠

比起香港更高的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竞争压力、生活压力,湾区内地城市能给予梦想更大的空间与关怀。如今,珠三角九市,正成为香港青春梦想的安放之地。一些重要的“造梦工厂”,甚至还写进了广东的“十四五”规划中。

不断增长的“双创”基地,如繁星点点般闪亮在珠三角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港澳年轻人前来实现梦想。

“1+12+N”造梦空间

珠三角九市及广东其他地市,给港澳青年提供了大大小小的追梦空间,在全省形成了“1+12+N”的空间布局。广东省也和港澳特区政府携手,共同打造“10+3”的“双创”空间。

从香港西九龙到肇庆东站,车程最快1小时20分左右。2020年12月,香港人郑伯渠首次来到肇庆,便被这座依山傍湖沿江的历史文化名城所吸引。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肇庆是一个偏远落后之地。春节前回深圳做准备,大年初十就把东西搬过来。第三次再来肇庆时,郑伯渠的项目就已经落地了。尽管年届五十,但肇庆却用“湾区速度”给他提供了人生梦想再出发的机会。

“我1999年于深圳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了我事业发展的第二次机遇。我应该是这个创业基地中年龄最大的港澳‘青年’了。”郑伯渠说。

一切就绪之后,郑伯渠最终以“青年创业”过来人的身份,入驻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创立了面向大湾区青年创业的共享平台“青湾汇”,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支持服务,每天和一群青年人共事。

在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南都记者不仅被郑伯渠的励志故事所打动,还被基地所营造的为青春加油的氛围深深感染:“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感谢自己在大有可为的青春岁月,选择奋斗不负梦想”“青春正当时,逐梦大湾区”……

这是香港郑伯渠们的追梦空间。这个空间,是肇庆市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特意打造的,也是广东省政府为港澳青年打造的12个省级孵化平台之一。

除肇庆新区这类省级基地之外,珠三角九市及广东其他地市,还给港澳青年提供了大大小小的追梦空间,在全省形成了“1+12+N”的空间布局。广东省也和港澳特区政府携手,共同打造“10+3”的“双创”空间。

在中山,南都记者同样看到了类似的追梦空间——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在这个8000平方米的空间里,配有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孵化区、拎包创业区、创业导师室、创业路演厅、创业项目展示厅等,专门为港澳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服务。

这个基地整合了多种创业资助、补贴政策,最基本的是免租金、免物管和免服务费的“三免”政策。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成功创业,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可以申请一万元的创业资助,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次性每人可补贴1000元。这些政策,无疑大大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和风险。

过去两年来,广东正是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发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建立“双创”基地、建设人才公寓,加大对港澳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有数据统计,广东构建大湾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来,两年时间孵化港澳项目765个。

“3+1”重大合作平台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四个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已写进最新发布的广东“十四五”规划里。

如果到香港年轻人北上的第一站——深圳,从前海大道上空俯瞰,8栋极具现代设计感的黑白建筑,就像一个中国繁体字“梦”。这是由香港何周礼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于2014年12月开园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运营5年后,这个梦工场进行扩容。运营至今,这个梦工场至少承载起200多个港澳台及国际团队的创业梦想。

包括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在内,国家已把广东自贸区这三大片区116.2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支持港澳年轻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

这三大片区,自2015年广东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就肩挑历史重任,极力打造趋同港澳营商环境,对接港澳规则,成为对外开放的投资热土。

面积仅28平方公里的横琴新区片区,与澳门一河之隔,最近处只有187米。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如今,无论是澳门特区政府还是澳门民众,都高度认同其对于澳门发展的价值所在。澳门特首贺一诚表示,要在横琴再造一个“新澳门”。目前,澳门居民购置横琴物业占比达到了四成以上,到此创业发展的澳门青年也不少。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横琴也迎来粤港澳三地合作的新时期。采访中,南都记者看到广东首家三地联营的律师事务所“中银-力图-方氏”和三地联营的工程顾问机“华众联创”设在这里,他们在实现自己事业梦想的同时,也在为推动湾区的融合发展而奉献一己之长。

关于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国家和广东则希望它能高水平建设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等平台和载体,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为给粤港深度合作园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咨询,近日,南沙正式成立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担任顾问,首批委员由16名香港委员和11名内地委员组成。此举意在使合作园内的软件硬件能满足香港企业、香港机构和香港人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南沙也在大力推动粤港澳规则制度对接。包括率先试点聘任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和港澳籍人民陪审员,累计推出“湾区通办”事项342项,打造了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除前海片区要积极推动“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外,还将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深港高端科技创新合作高地。这个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分A、B、C三个片区。南都记者站在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俯瞰,从近到远依次是福田口岸和皇岗口岸,以及建设中的河套A区。皇岗口岸与河套A区,看起来只有“一步之遥”。在深圳河南侧葱郁的绿林和密布的水塘之中,A区这片不到1平方公里的黄色土地尤其显眼,港深双方将在此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在深圳这一边,包括皇岗口岸区域的河套C区和福田保税区的河套B区,将规划建设“深方科创园区”。据深圳福田区副区长欧阳绘宇介绍,总面积近4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目前就已经集聚了超过140个的高端科技项目,其中有5家香港顶尖高校、8个科研项目。欧阳绘宇认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很小,但孕育了大希望,一定会有大作为。

上述这四个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已写进最新发布的广东“十四五”规划里。待到2025年回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展现在眼前。

更为广阔的“新兴之地”

除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外,惠州的稔平岛、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中山的翠亨新区、江门的火炬新区、珠海的唐家湾、金湾等,均在这个环湾带中,蓄势待发。

采访中,南都记者在珠三角九市看到,一群志存高远的香港年轻人,他们眼中有光,步履坚定,远征星辰大海。

为了梦想,这些有志青年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他们不只跨过深圳河,他们还将跨过天高水阔的狮子洋、伶仃洋海面,来到大湾区正在大力建设开发中的区域,寻找适合自己梦想的土壤,并希冀在这片新兴之地,让自己的梦想尽情绽放。

因为,摊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定会发现:随着深圳湾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广深港高铁及港珠澳大桥等粤港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的开通运营,随着南沙大桥、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黄茅海通道等跨海通道的不断启用、建设和规划,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大湾区的发展动能,正在“环湾”集聚:

除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外,惠州的稔平岛、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中山的翠亨新区、江门的火炬新区、珠海的唐家湾、金湾等,均在这个环湾带中,蓄势待发。

在中山翠亨新区,南都记者踏上一个叫马鞍岛的小岛。它是著名的深中通道的西岸落脚点,也是目前中山极力打造的临海新城市中心。放眼望去,这里似乎有大片的土地虚位以待,但从岛上一个个正在开发建设的工程项目牌来看,这里正集聚着各种高端科创力量。

他们也深入珠三角城市的腹地,寻找他们“科技兴业”的梦想承载地。广东省早在2017年就开始规划建设广深科创走廊中的十大核心数十个节点,再算上各市国家级的高新区,湾区内地城市要找到和香港科技园媲美的地方似乎并不难。

像在东莞松山湖,这个因华为青睐而闻名的新兴区域,就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等专家在此联合发起成立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而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这里也成为大湾区产学研成果转化率超高的孵化基地。妙智科技创始人、80后青年谢智衡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这位土生土长的香港“80后”,在香港数码港创立妙智科技,专注智能外科软件和机器人研发。随着业务的发展,妙智科技又来到深圳、东莞松山湖安了家。

谈起公司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谢智衡说,这得益于大湾区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各端对接速度非常快。比如一台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周期一般在3-4年,可是在东莞,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一个城市很难满足所有的需求,但是一个区域可以。”谢智衡以自身所在的行业的切身感受告诉记者。“(大湾区)区域的协同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互为成全的“知遇之地”

因为“港普”发音缘故,他在向一些城市介绍“培养基”时,被误以为是推销“养鸡场”方案的。但当他和中山市领导提到“培养基”时,话题立马打开。他知道遇到了“知音”。

为什么不少香港年轻人愿意踏浪前来?

无他,大湾区内地九市,正在以过去40多年发展起来的完善的生产链,和近年来不断对标港澳而打造的高效的“湾区速度”,为港澳年轻人提供更多发挥个人所长的选择,为他们的“梦想”插上起飞的翅膀。

在中山,留美归国的香港青年科学家潘洪辉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他为何来到中山的一个小故事。他说,因为“港普”发音的缘故,他在向一些城市介绍“培养基”时,他们误以为他是来推销“养鸡场”方案的。但当他和中山市领导提到“培养基”时,话题立马聊到一块而且聊得特别愉快。那一刻,他知道遇到了“知音”。

事实证明,他母亲的故乡中山,也确实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福地”。像他创业公司康晟生物入驻的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就有近300家健康医药企业集聚在一起,给潘洪辉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产业发展氛围。而潘洪辉公司生产的培养基,也给中山的生物制药产业带来宝贵的一环,提供了生物制药领域极为关键的原材料。

创业四年,潘洪辉的康晟生物已先后获得粤港澳大湾区生物技术50强“潜力企业”、亚洲最佳潜力领导者企业等荣誉。对于未来,他用“一片光明”来形容。

在佛山顺德这个“家电制造业王国”,南都记者则聆听了新宝家电陈敬业、余国尊等数位香港籍员工的成长心声。曾经由台资和港资主导的小家电制造行业,如今已进入由内地民企主导的时代,此间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今非昔比。而他们在香港养成的独到的国际视野,也让他们可以大展拳脚。在帮助公司推动产品线发展和大客户发展的同时,亦让他们的个人视野和能力不断更上层楼。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让他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妙智科技创始人谢智衡同样对内地充满感情。他说,创业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类难题,但无论是深圳还是东莞,当地政府在金融对接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让他决定坚持下来。

“因为可以”“因为懂得”,这一个个“互为成全”的知遇故事,正在珠三角努力拼搏的机遇空间里不断上演。

南都观察

珍贵的土地留给宝贵的青春梦想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土地之珍贵不言而喻。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的土地资源并不比香港富余。像深圳、东莞市的国土开发强度已逼近50%,中山、佛山市也已超过30%,可开发土地与用地需求的矛盾十分尖锐。珠三角地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57平方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人均用地83.3平方米的水平。

而且,珠三角要腾出土地,需要动用各种力量和智慧。佛山代市长郭文海在谈及“三旧改造”释放的空间时表示,佛山预计将腾出2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相当于1/5个香港。“这是为湾区高质量发展腾出一片产业空间,这是对湾区(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实,这种贡献还表现在,广东始终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积极为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提供各种可以尽情挥洒才华的宝贵空间。

如今,这些土地空间,就像故乡的原野热切地等待着游子归来一样,也在3月和煦的春风里,散发着母亲般温暖的气息,积极拥抱港澳青年的到来!

知多D

广东构建大湾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两年孵化港澳项目765个

广东支持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对参加计划人员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生活补助。

1+12+N

1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12

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

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

广州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中国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

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

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

中山翠亨新区“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

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下期预告

湾区时代:科技造富的时代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海军 王卫国

统筹:黄海珊

采写:南都记者 黄海珊 李鑫

摄影:李孟麟 林耀华

海报设计:林军明

H5技术:邓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