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Yahoo 新聞 ( ) • 2021-06-18 08:34

日前陕西考古人员在陕西省榆林市毛乌素沙漠,发现罕见的明代长城营堡-清平堡遗址。该营堡距离明长城约10公里,是明代延绥地区36营堡之一,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多次遭到攻击,经过多次修补,直到清代时平定准噶尔(1688-1758年)后,该营堡才被废弃。

陕西考古团队在榆林市毛乌素沙漠,发现一座明代长城营堡遗址。(微博@陕西新媒体圈) 陕西考古团队在榆林市毛乌素沙漠,发现一座明代长城营堡遗址。(微博@陕西新媒体圈)

清平堡遗址南北长约600公尺、东西长约300公尺,呈长方形。由于在沙漠中,加上清代废弃后其建筑皆被沙尘掩埋,所以营堡的布局、文物等都未受到太大的破坏,是陕北地区罕有、保存完好的明代长城营堡。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座石碑,得知营堡内南侧院落是一座名“为显应宫”的城隍庙,该庙的屋顶已经坍塌,但墙壁保存完好。除了庙宇戏台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保存完整的彩绘泥塑造像,共30余尊。

这些彩绘塑像的大小接近真人、身上的色彩依然鲜艳、造型生动,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根据塑像外形,考古人员判断应是城隍庙的城隍、判官、夜叉、小鬼,其中小鬼的外观与传统城隍庙常见的瘦骨嶙峋大不相同,反而是肌肉丰满、孔武有力,研究人员推测应是长城地区特有的文化展现。

清平堡遗址内发现的塑像,仍有着鲜艳色彩,表情生动。(微博@陕视新闻) 清平堡遗址内发现的塑像,仍有着鲜艳色彩,表情生动。(微博@陕视新闻)
考古人员初步分析,清平堡遗址所发现的塑像,应是城隍庙内的城隍爷、判官、夜叉等雕塑。(微博@榆林日报) 考古人员初步分析,清平堡遗址所发现的塑像,应是城隍庙内的城隍爷、判官、夜叉等雕塑。(微博@榆林日报)

中国雕塑的历史相当早,目前已知最早的雕塑是距今7,000多年前、位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小型人头陶像。普普通通的雕塑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进而升格为神像受人祭拜,主要源自于古人那“万物皆有灵”的观念。

因此最初的神像造型千奇百怪,有模仿牛、马等动物,或是自然界的现象如:日、月,或是山、石,之后更发展出人首兽身等混合形式的神像。不过具有类似今日神像的保护、守护精神的雕塑,最早可追溯秦代一位巨人-阮翁仲。他被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任命为司隶校尉(监察官),秦统一六国后被派去守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由于阮翁仲人高马大,威震匈奴,因此告老还乡后,秦始皇命人仿照阮翁仲的样子,制作雕像。《淮南子.泛论训》载秦代铸金人,东汉士大夫高诱注释说明:“传说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仿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称为‘翁仲’”。

制作阮翁仲铜像的意义在希望能继承其精神,使匈奴不敢再犯,从此这类安置于宫门外的造像通称“翁仲”。随着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人在雕塑上受到佛像很深的影响,塑像的身材多圆润饱满且身披袈裟,动作多是坐姿,面容安详,容易让观看的民众心中产生祥和的感觉。由于雕塑的面容相较于过去,亲切很多,因此使宗教的神秘感降低,容易流行于民间。

随着人类工艺的进步、科技的提升,到明清时已经可以制作各式各样丰富、生动的雕塑。加上人们又逐一细分各个神祇的专责、性格,有容貌慈祥,也有貌生威仪的面孔。关于这次陕西考古团队发现的清平堡遗址,其本身除了能增进学者对于明代军事防御建筑的了解外,城隍庙-显应宫的发现,也有助于考古人员研究长城外围的历史文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