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1-06-22 09:57
曾旻Zeng Min的回答

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逐渐形成ta性格的全部。

0-1岁半:“一元关系”的诞生

所谓“一元关系”,就是“我和我”的关系。

比如,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喜欢你自己吗?讨厌你自己吗?喜欢自己哪里?又讨厌自己哪里?
照镜子的时候,你从镜子里看到的那个人,你对ta有什么感觉?
你会如何讲述,到目前为止,你这一生,你的故事?


这些问题,属于“一元关系”。

有些人,会极度喜欢自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处于极度的自恋状态。

有些人,会极度厌恶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处于极度的回避/退缩状态(分裂样)。

这都是“一元关系”糟糕的体现。

在一个婴儿0-1岁的时期,是这个人建构“一元关系”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处于一种弗洛伊德所谓的“原始自恋”(primary narcissism)状态。

你观察0-1岁的小婴儿,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它们是目中无人的,或者说,它们的眼里的外部世界,和自己是一回事——我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我。所以,我感到饿了,就是整个世界缺食物;我感到头晕,是整个世界在旋转;我感到冷,是整个世界在降雪……

温尼科特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婴儿(只有母婴关系)。这说的正是婴儿的一元关系,在玛格丽特·马勒的术语中,这叫做“共生”(Symbiosis),也就是婴儿和母亲是一体的,是一个人/世界。

所以,0-1岁的童年经历,如果母亲的照看是足够好的,婴儿饿了有吃,困了能睡,身体不舒适了,妈妈及时发现并安抚好。这个人就获得了一个基本良好的“一元关系”——我是好的:我有能力改变我的世界,让我的世界变好。

否则,他们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不好。说不上哪里不好,就是哪哪都不好。

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也深刻洞察了0-1.5岁的婴儿,内心的世界。

1,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极端的,因为是“一元”的,那么就是“全能的”——因为整个世界就是我,那么我就是上帝,我动一个念头,整个世界为之改变。

理所当然,这种状态,是一种“偏执”的状态——因为“我想要,就会有”。

在“一元关系”中受挫的婴儿,成年后容易发展出“偏执型人格”。

2,他们的内心是非常动荡的,因为是“一元”的,那么就是极致的——我要睁开眼,全世界就开灯了,我要闭上眼,全世界就关灯了。

这种状态,是一种“分裂”的状态——非此即彼,没有中间状态。

在“一元关系”中受挫的婴儿,成年后可能发展出“分裂样人格”。

1.5-3岁:“二元关系”的诞生

所谓“二元关系”,就是“我和你”的关系。

比如,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觉得,别人总体上是喜欢你的吗?
总体上,你喜欢别人吗?
亲密关系中,你的感觉怎么样?
你会如何讲述,到目前为止,你的感情故事?


这些问题,属于“二元关系”。

有些人,会极度担忧被抛弃,被别人不喜欢。在他们的梦里,是荒无人烟的荒漠,自己被全世界所遗弃。他们处于边缘性状态。

有些人,会极度依赖他人,感觉要寄生在他人身上,时刻不肯分开。一旦和亲密的人,有片刻分离,感觉到惴惴不安,无法做任何事情。在他们的梦里,人潮汹涌,他很想抓住某个人,但没有一个人正面看自己,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样。他们处于依赖性抑郁状态。

在婴儿15个月左右开始,直到3岁,是这个人建构“二元关系”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进入到玛格丽特·马勒所谓的“分离-个体化”阶段。换句话说,在婴儿一岁半左右开始,他们开始既失望、又惊喜地发现: “原来妈妈和自己是两个人!”

我动我的左胳膊,妈妈有可能模仿我做,也可能不会!她是我之外的,另一个独立的人!

这种感觉首先是失望的,甚至是令人绝望的,为什么呢?因为——原来我不是上帝啊!我不是一动念头,世界为之转动。有时候,我想要什么,不一定就立马实现了。这种感觉是让人失望的。

但是,当失望逐渐平复,这种感觉又带来惊喜——除我之外,还有别人,这个人(妈妈)是爱我的,她会很喜欢我。哇哦!

在这个阶段,幼儿和妈妈的互动,如果是充满关注和鼓励的,幼儿会觉得自己被喜欢,且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是很控制的,不允许幼儿有自己的意图,她要拿什么,都不让拿,而是妈妈代为去拿。那么这个孩子很难发展出自主性,永远是在讨好他人——所谓“讨好型人格”。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是很忽视的,幼儿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不闻不问,孩子哭兮兮的,妈妈反而恼羞成怒。那么这个孩子很难发展出健康的依赖,永远在害怕他人——所谓“回避型人格”。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是暴力的,幼儿不太顺从妈妈的意图时,妈妈用恐吓与躯体暴力来对待。那么这个孩子很难发展出基本的信任感,永远在恐惧他人——比如分裂样或边缘性人格。

3-6岁:“三元关系”的诞生

所谓“三元关系”,就是“我和你们”的关系。

比如,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觉得,在领导眼中,你是团队中,最有能力的那一个吗?还是最差的那个?
你觉得,室友A更喜欢你,还是更喜欢室友B?
你觉得,在朋友圈里,你的存在感强不强?
你怎么理解,朋友A向你吐槽朋友B?


这些问题,属于“三元关系”。

三元关系,要面对的核心体验是——嫉妒与竞争。

嫉妒与竞争最早的原型,是3岁左右的幼儿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妈妈不只是爱我,她还爱着爸爸!

这种感觉同样也是既失望,又惊喜的。

失望在于,我竟然不是妈妈唯一所爱的那个人,妈妈的爱,还要分享给另一个讨厌鬼!

惊喜在于,这个世界不是妈妈唯一一个人爱我,还有爸爸也是爱我的!

于是,幼儿第一次开始有了“竞争意识”,他想要独占妈妈的爱。所以,你仔细观察3-6岁的小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对待同性父母(男孩子对爸爸,女孩子对妈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戳戳的排斥,甚至是“敌意”。这是弗洛伊德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

在竞争中,暂时落下风时——爸爸妈妈甜蜜去了!抛下了我!哼!嫉妒的情感就开始爆发。

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处理竞争与嫉妒的关系时,他可能变得很焦虑,始终担心自己不能在团队里拿第一,不能是老师/领导眼中最受宠的那个。

他可能变得很抑郁,认为自己是最糟糕的那个,是老师/领导眼里最差的“拖油瓶”。

所以,“三元关系”中,有时会包含与权威的关系,在权威下争夺宠爱;有时会包含亲密关系,在爱情里,插足或争夺;

但更普遍的是,三元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的普遍关系,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朋友,一个熟识的人,我们一定是在人际环境里存在。

那么我认识A和B,而A和B也认识,我会不会是多余的那个?

我爱爸爸和妈妈,而爸爸和妈妈也相爱,我会不会是多余的那个?

三元关系,常常带来冲突的情感。我既爱爸爸,又恨他夺走了妈妈部分的爱;我既爱妈妈,又恨她分走部分爱给了爸爸。

不能很好地整合这种冲突的情感,常常表现为神经症性的焦虑或抑郁。因担心不被喜欢而焦虑,而努力让自己要变好,去竞争;因感觉到确实不被偏爱,而嫉妒别人的好,陷入抑郁。

一个人0-6岁的童年时期,就基本奠定了他几乎全部的性格基础。

当然,在6-18岁的成长历程中,这种性格基础,依然会被重新塑造和改变,甚至在人的一生,随着遇到的人、事的变化,依然在不断重新塑造和改变着。


更多关于童年经历/原生家庭影响的回答:

你们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大吗?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