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国內 ( ) • 2021-06-30 15:03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渐从“有保障”走向“更完善”,为国人“老有所养”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编辑 | 林琬斯

  审校 | 罗琨

  随着四川公布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目前31个省份的养老金已全部上调。你的养老“钱袋子”鼓了多少?

  31个省份上涨养老金,快看看你涨了多少?

  4月16日,人社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拉开了养老金上涨的序幕。

  按照通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这是养老金“17连涨”。此后,上海第一个在5月12日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各地也陆续公布养老金方案,到6月28日四川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31个省份的养老金上涨全部落地。

  “我是2020年退休,今年第一次参与养老金的上涨,上涨之前的养老金每月是3631元,6月份养老金到账金额4353元,一共补发了822元,也就是每月养老金提高了137元,涨幅约3.8%。”一位湖南的退休人员给记者分享了自己养老金上涨的情况。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2900元左右。有一些省份公布了今年养老金的人均上涨金额。青海公布的数据显示,调整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96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4.5%是全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多地人社厅解释称,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增加的养老金绝对额是不同的,对应到占个人养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养老金怎么涨?

  目前,多数省份已经将上涨的养老金补发到账了,最后一个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四川,从6月28日19时起,调整增加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将陆续上账,确保在7月1日前将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退休人员在收到上涨的养老金后,核对上涨金额时要注意,养老金上涨不是简单在自己养老金基数上增加4.5%,而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三结合”办法。

  其中,定额调整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统一增加相同额度的养老金,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指增加的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双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以四川省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六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李某,71岁,缴费年限35年,2020年12月基本养老金为5600元,其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为:

  定额调整:42元;缴费年限挂钩调整:15年×0.7元/年+20年×1.8元/年=46.5元;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5600元×1.3%=72.8元;高龄倾斜调整:35元;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调整:80元;合计:42+46.5+72.8+35+80=276.3元。

  不同地区养老问题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紧密相连。“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齐头并进,形成两者互补、互相促进的格局,才有利于我们整个养老服务事业顺利进展。”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教授褚福灵表示。

  东部富裕地区的退休人员拿到的养老金相对较高,因为地方财政能够负担很大一部分支出。比如上海,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基础养老金。

  相对而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支付相对吃力,中央财政就会更多向这些地区倾斜,承担更多的调整额度。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存在差别。

  未来养老金还会继续涨吗?

  未来,城乡居民养老金能否继续提高,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开源来增收,重点是依靠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社保基金产生的收益。

  社保基金是大家共同投资、风险共担的,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其保值增值。人社部党组书记、部长张纪南近日表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战略储备,目前基金权益约2.4万亿元,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正在有序开展,共划转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人社部将在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继续推动养老基金委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提高投资能力,防范投资风险,努力实现养老基金稳健增值,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成共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到如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再到企业年金持续扩面提速、个人养老金制度酝酿推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渐从“有保障”走向“更完善”,为国人“老有所养”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我国现代养老保障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企试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后来逐渐实现了对各类企业、各种职业的全覆盖。”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构成的养老保障三大支柱。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7亿人。在统筹层次上,2020年,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全国统筹相关准备工作稳步推进。

  企业年金方面,《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8万人;企业年金积累基金22497亿元;各地陆续启动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年末投资规模1.29万亿元,全年累计收益额1010.47亿元。

  缓解第一支柱“独大”局面,让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更加平衡、更可持续,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背景下,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就要全面建成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说。

  董登新认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三大改革:加快全国统筹、逐步推进延迟退休、大幅下调缴费率。针对第三支柱养老金,他建议,将其纳入家庭理财资产配置,通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大量研发,引导家庭理财从短炒赚快钱到向全生命周期养老储蓄的转变。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于个人来说,需要多种方式为自己的养老做好准备,构建个人完善均衡的‘养老三支柱’,即‘基本养老+企业缴费+个人储备’。”泰康养老保险首席养老金执行官田军称。

  中新经纬综合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新闻网等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