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1-09-17 07:00

八月、九月,上海接连迎来“烟花”“灿都”两场台风。上海东南沿海的南汇新城,位于抗台一线。两场“大考”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在排水防涝方面,南汇新城的“答卷”交得尤为漂亮。降雨量虽大,在绝大部分路段,都无太多积水,内涝情况则几乎没有出现。

背后的“诀窍”,就藏在脚下。2016年4月,经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和水利部同意,上海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区位于临港。

8月16日,上海市最大的海绵公园——星空之境海绵公园也在南汇新城开园试运行。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以海绵技术为内核、以星空之境为主题、以艺术地形为特色,打造超50万平方米的集海绵功能、休闲娱乐、生态绿色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正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益处。更重要的是,构建海绵城市,有助于提升城市韧性,是城市系统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临港管委会生态和市容管理处处长龚红兵表示,临港地处上海东南角,是热带气旋北上要冲,极易遭遇雨涝、风灾等极端自然气候。构建海绵城市的同时,治理、利用好区域内部水网,临港希望能将防汛除涝能力提升至二三十年一遇的标准。

目前,南汇新城已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建成了包括河湖水系等蓝绿大海绵和道路、小区等中小海绵在内的完整海绵体,实现了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慧调度。面对强降雨,南汇新城依靠海绵型道路与市政总院的技术支持,实现了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慧调度,很好地做到了源头减排和过程控制。

海绵城市的建设,折射出南汇新城对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视。今年6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生态环境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提出高标准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低碳城市、善治城市,且一些约束性指标——如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占比达45%、生态空间占比达50%——都高于上海市标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天生对立。”龚红兵说,“前瞻性地考量这些问题,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融进发展理念,提前规划、精细管理,未必不能找到永续发展之路。”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胡幸阳 文字编辑:胡幸阳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